高校辅导员是处在思想政治教育最前沿、离学生最近的人。近70年来,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一支政治过硬、信仰坚定、高质量、高水准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正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为明晰高校辅导员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2018年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进行了专项调研。今天我们结合调研数据和一线辅导员心声,共同探讨进一步推动我国辅导员制度和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
样本介绍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8年对我国东中西部7个省份100多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6186名辅导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大连海事大学等3所大学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与20多位辅导员进行了面对面的单独深度访谈。同时,通过面谈、电话、邮件、微信等方式,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的几十位专家进行了个别咨询。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源远流长、卓有成效。早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创办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时,就把人民军队中的政治指导员制度引入学校,成为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于1953年最早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此后,随着《高教六十条》和《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等相关文件的颁布实施,高校辅导员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确立。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辅导员制度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实现了由单一的政治干部身份向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的转变,各高校也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形成了不同管理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立德树人确立为高校的根本任务,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来抓,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迎来了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最了解学生实际困难、思想动态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本质属性决定的,并已成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特色。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为此,我们既要不断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又要注重完善高校辅导员制度,为我们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实践中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提供制度保证。可以说,高校辅导员制度首先是确保党对大学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制度,高校辅导员工作首先是在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进而引导广大学生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工作。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依托,是实现大学生价值引领的骨干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中,高校辅导员是一支比较特殊的队伍,他们直接面对和接触学生的思想、学习和日常生活,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既具有教师的身份,又担负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能够直接听到学生呼声、懂得学生关切,也最能了解学生实际困难、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这些“天然”条件,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党要在新时代更好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发挥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积极作用。
广大高校辅导员是维护高校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高校无论是迎接“四大挑战”,还是针对“三个争夺”,说到底就是要通过有效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社会认知问题,确保我国高校和谐稳定。而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社会认知问题又往往超出校园,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每一个学生背后都牵系着一个家庭,一千个学生又有着一千种成长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处于高校学生工作最前沿的高校辅导员,不仅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和引导,而且可以结合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开展勤工俭学、组织社会活动、指导就业创业和帮助应对民事纠纷等工作,密切学生和家长同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实现家庭、家教、家风同学校、学习、学风的无缝链接,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形成了使用与培养相结合的机制,具有培养者和接班人的双重身份。经过多年来的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既是一种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又是一种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辅导员已成为培养输送高素质干部的一个重要途径。实践充分表明,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任的高校辅导员,自身也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更有条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党政管理工作的骨干。调研也发现,除了大量高校领导岗位,许多党政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也都有过担任高校辅导员的经历。
“又红又专”,年轻富有活力
调研发现,我国高校辅导员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校辅导员制度体系。通过修订《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出台《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举措,使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由原来的探索实践上升到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
迎来了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新局面。党和政府立足高校和社会发展实际,确定了辅导员作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专职人员的身份,明确了其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之路。
创新提出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做法。比如,大连海事大学高度重视榜样引领,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特色鲜明,涌现出全国“时代楷模”曲建武等先进典型。长沙理工大学创造性建立7支辅导员工作研究团队,有效提升了辅导员的归属感和专业水准。
打造了一支“又红又专”的辅导员队伍。根据问卷统计,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共约12万人,其中党员占86.3%,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70.9%。
辅导员队伍年轻而富有活力。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年龄在25~34岁的占61%;60%以上专职辅导员每天投入工作的时间达8~12个小时;20%辅导员的学历在任职期间得到了提高。
辅导员队伍构成日趋多元。专职辅导员占64.5%,教师兼职辅导员占20%,管理人员兼职辅导员占11.3%,学生兼职辅导员占4.3%。在专职辅导员中,具有正式编制的占45%,非在编合同制的占29.4%,人事代理制的占23.6%。同时,辅导员学科专业背景也呈现广泛性特征。
职业吸引力差、稳定性低
调研发现,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和队伍建设仍面临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困惑。
国家宏观要求同制度落实之间的落差。调研显示,目前我国高校每个辅导员平均所带学生为230人,“双一流”高校更高达304人,尚未达到有关文件规定的1:200之内的比例要求。调研中,对“辅导员是否可以同时走专业职称和行政职级”的肯定回答仅占56.2%;对目前工作的总体制度环境的满意度也仅为57%。
神圣使命感同职业成就感之间的错位。如果从1到5打分,辅导员对自身职业价值和意义的认同度最高,也认为学生认可他们的工作,其分值都在4分以上,但对地位和收入的认同度最低,尤其与教师相比认同度不足3分。其中,专职辅导员的成就感不仅低于其他教师,也低于兼职辅导员。这就导致辅导员职业对年轻学生兼职辅导员和工作年限较长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弱,严重影响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吸引力和稳定性。
内心期许同选择彷徨之间的冲突。从选择辅导员职业的原因来看,喜欢学生工作和喜欢学校工作的排在前两位,达到60%。此外,尽管有1/3的人认为辅导员是受欢迎或非常受欢迎的职业,但仍有一半以上辅导员认为离职现象普遍且可以理解。当被问及有机会转岗时是否会继续留任,32.6%的人表示不会继续留任辅导员,仅有22.1%的人认为还会选择这个职业,只有不足9%的专职辅导员希望长期从事这项工作。
精神价值引领同事务性工作之间的困惑。调研显示,对于辅导员角色定位的认知,“理想筑梦者”“思想奠基者”和“学生管理者”这三种身份都有较高认可度。但是,64%的辅导员认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大都被事务性工作占用,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投入不足20%。他们反映,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常态就是“5+2”“白+黑”“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什么事都可干,什么事都要干”。在“琐碎”的日常工作中,没有充分时间开展深入细致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双重身份”同个人职业成长之间的纠结。明确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本是好事,但由于缺乏学科专业和行政位置归属,导致他们在职称评定、干部选拔、岗位分流等方面面临两边都不靠的“双重尴尬”。辅导员岗位开始被部分人简单地视为职业发展的跳板,辅导员随时随地都面临着转岗、轮换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辅导员离职倾向越来越高。
专业化发展要求同辅导员现实结构之间的矛盾。辅导员队伍90%以上的人职称或职务在讲师、科级及以下;同时,71.8%的人自认为知识储备不足,75.7%的人提出迫切需要提升理论水平和学术修养。可见,大多数辅导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上处于“做中学”的状态。培训是解决高校辅导员理论储备和实际经验不足的主要途径,但目前辅导员培训主要集中在校级层面(73%),国家级培训的较少(8.8%),远远难以满足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