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罗万象的物理世界,不外乎“人、事、物”三个维度。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世界应运而生。数字世界的诞生,又催生出“数字公民”。“数字公民”顾名思义,是数字化的公民或公民的数字化,它是公民在数字世界的映射,是物理世界公民的副本,是公民责、权、利的数字化呈现,是构成公民个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公民”上承国家战略、下启社会治理,在国家治理主体、职能、范围、方法都亟待改革的当下,“数字公民”是国家治理的一把“金钥匙”。
基层的治理实践和信息化发展大势对“放管服”改革提出要求,行政服务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已实现“进一家门办事、盖一个章办结、限一个时间办完”。如何才能进一步突破,真正做到“最多跑一趟”甚至“一趟都不用跑”?百姓办事“最后一公里”瓶颈,将在数字时代得到破解。从现在来看“三个如何”在数字化手段的辅助下正逐步一一实现。这些关乎民生福祉的思考基点,正是“数字公民”缘起的思想基础。
数字世界是物理世界的映射。当今时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解决了“事”的数字化,物联网正在解决“物”的数字化,“人”的数字化更是犹如数字世界之两翼,是数字世界重要的一部分。
在网络世界,网络实名制难以实现,给网络空间治理和诚信体系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核心原因是缺乏公民的数字化身份,就好比物理世界的公民没有了身份证,无法证明“我是我”,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更无从谈起,“数字公民”的产生显得尤为重要。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数字身份认证体系,是“数字公民”诞生的基础设施,是“数字公民”刚需体系中的“1”。
当下,各行各业都在推进数字身份服务,但受制于有限的行业生态空间,只是在较大范围内形成了新的“信息孤岛”。国家通过统一建设公民身份认证平台,构建身份认证体系,才能打通“信息孤岛”,使公民拥有在数字世界畅行无阻的数字身份。政府部门签发和管理权威的可信数字身份,配套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才能为公民提供一个基于实名认证环境下参与社会治理的统一入口。
“数字公民”刚需体系中的“2”,则是“身份通行”与“数据通行”,基于这两项能力,“人”的数字化才能实现,完成人由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映射与对接。身份通行,关键是“网络实名制”。依托可信数字身份,在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相融合的新空间里,围绕各类主体的身份识别建立的一套综合体系,实现在现实场景和互联网场景中对身份的安全可信验证。数字身份要基于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是公民进入数字世界的基础。
网络实名制是规范网络行为、提高数据真实性的基本保障,通过实名制,公民才能以唯一真实的数字身份在数字世界跨业态、跨区域通行,准确高效地行使自己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实现一把“身份钥匙”走天下的美好愿景。
数据通行的关键前提是“还数于民”。数以亿计极富价值的数据资源,都掌握在政府和大企业手中,公民产生数据但不拥有数据,政府和企业拥有数据却无法加以善用。这是数字时代社会治理的一大痛点。“还数于民”旨在政府、企业、个人共建,推进政府部门与各类市场主体间数据互联互通互信、开放共享,让每个公民在不断产生数据的同时拥有自己的数据资产,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窘境,为公民提供个性化、智慧化服务,发挥数据的最大价值。
“数据银行”则是“还数于民”的关键成果。公民开设属于自己的“数据账户”,个人数据成为重要资产,公民通过存数、理数、交易,实现资产的增值扩大,数据在社会成员间可共享、可获取,让社会各治理主体相互赋能。公民拥有了自由支配的“数据账户”,数据的智慧化应用也就有了基础。
基于可信数字身份的签发与管理,支撑以“身份通行”与“数据通行”的强大技术,数字世界“1+ 2”得出答案是无限可能的N。通过各种终端获取的数据,在各种平台之间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形成数据的标准化与可视化,通过AI等模型、算法和技术,以各种各样不同的需求为创新点,实现社会治理的高效、赋能、智能、便利和智慧的生活。数据的“智慧应用”,实现智慧社会和智慧生活,真正实现便民、利民、惠民、暖民,让广大群众共享数字时代的红利。
作为数字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公民”对创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意义重大。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数据如何用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成为数字治理的关键。
快速感知百姓需求是社会治理的着陆点,高效服务与赋能是社会治理的方向,诚信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的关键,百姓自觉参与是社会治理的目的。这四个要点的实现,都将依靠“数字公民”理念的实践。“数字公民”将通过构建从百姓需求出发,构建由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动的自下而上的公共服务创新体系,帮助公民愿意参与、主动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协同政府自上而下的治理体系形成合力,实现从政府单一主体的管理模式,走向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公民”就是那个能撬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困境的支点。
“数字公民”创新公共服务。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持续演进,为政府政务发展提供了更为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每个公民需求中的痛点、难点、热点、焦点问题,都可以被捕捉、记录和统计甚至被预测。“数字公民”变得可感知、可识别,而针对性的服务也可以非常方便的送达,这样的服务将直击百姓内心深处。
“数字公民”构建诚信体系。诚信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数字公民”使得人在数字世界中的身份可识别、可认证,人的行为轨迹变得可追溯,对人的监管更加便利化、系统化,身处数字世界中的“数字公民”也必然会更加自律地规范自身的行为。
“数字公民”增进民生福祉。充分运用信息化,以大数据为驱动,通过构建快速迭代、持续完善的“数字公民”运营体系,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掌心里就能办成事、办好事,推动粗放式、经验式的社会管理升级为精细化、个性化、主动化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