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 习总书记的这番话,俨然道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根本逻辑。沿着这一逻辑行进的中国,必然迎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灿烂光明
“来,咱们拉拉话。”6月21日,在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一个深度贫困与生态脆弱交织的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地,专程到此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坐在村民刘福有家的炕沿上,招呼老两口坐在自己身旁详细询问:“家里的地还种得动吗?”“今年旱情严不严重?”“孩子们在外面打工能帮助你们吗?”
得知年逾古稀的刘福有两口子,还有92岁的老母亲一起生活,去年全家收入不到7000元,种粮收入只有500多元,主要靠种粮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生活,习总书记立即问在场的当地干部:“对这家贫困户,下一步准备采取什么脱贫措施?像这种情况县里还有多少?”
听到地方政府准备采取易地扶贫搬迁的办法,习总书记又细致追问,“搬迁要花多少钱?新的住房多大面积?搬出去以后做些什么?”
习总书记告诉大家,现在党中央对农村农民的政策都是“给予”,就是要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这一场景,让人们想到了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阜平看望慰问困难群众的情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理念。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牵挂着人民群众,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四年多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踏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高频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刘金田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等等,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的政治底色和政治品格,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和实践的根本目标和行动逻辑。”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自己插队时的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在那里,他深情地说,“1969年1月,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我在这里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曾与习近平坐同一趟知青专列到延川县插队的艾平,接受采访时谈了他更真切的理解:7年里,习近平与农民朝夕共处,建立起了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树立了为人民办实事的理想。“梁家河的经历,是他治国理政实践的开端和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
艾平说,人们已经看到,党在十八大以来推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重大举措,都是“以人民为中心”,非常务实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解决一系列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
“执政党以基层百姓的诉求为政治路线和大政方针的起点,就是‘不忘初心’。”长期从事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研究的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潘维,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意味深长地说。
“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的这“两个牢牢把握”,就是我们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九大,全党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一步步实现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确保如期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社会,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前进。
“以人民为中心”宗旨不变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谈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基于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43年和改革开放13年的历史实践,这36个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概括产生了惊人的回响: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要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真正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从而使每个人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
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这个论断再次印证,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对马克思主义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继承和发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促进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教授黄锡富说,“这意味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70多年前的1942年,毛泽东就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告诫全党:“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无论是革命年代“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了革命政权”、“江淮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从“一穷二白”迅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支持拥护并取得胜利的实例。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历史标志。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努力,近40年来从未动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以人民为中心”置于治国理政思想的最核心,明确提出,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十八届三中全会非常鲜明地指出,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届四中全会非常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八届五中全会非常鲜明地全面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们不会忘记,2013年3月17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刚履新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向台下2900多位人大代表发出的深情而庄严的承诺:
“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都不能掉队”;全面深化改革,强调“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全面依法治国,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关键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地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一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行动方向,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探索为人民服务规律、创新为人民服务方法的历史。
反腐败唤回民心
“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2012年11月17日,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第三天,习近平就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上一针见血地指出,近年来,我们党内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非常恶劣,政治影响极坏,令人触目惊心。
他严正提出,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在启动奔向伟大复兴新征程之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定下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拉开了一场力挽狂澜的反腐败斗争,以空前严厉的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今年1月9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给予纪律处分223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全国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14.3万人,处分农村党员、干部55.4万人。2014年以来,共追回外逃人员2566名,“百名红通”人员已有37人落网,追赃金额86.4亿元。
从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数和审查高级干部人数看,数量和力度均创了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历史新高,查处的高级干部覆盖31个省区市,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曾位居党政军要职的腐败分子纷纷落马。
这可能引起一些地区、一些部门、一个时期的冲击和震动,但,亦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不是没有掂量过,但我们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而言,反腐败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没有“铁帽子王”。
“这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所在。”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田应奎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四年多来,一批‘老虎’被绳之以党纪国法,消除了党内重大政治隐患,不仅厚植了党为民执政的政治基础,更坚定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和信任。”
反腐败斗争已形成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风清气正的为民执政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确立。
“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告诫全党:“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振聋发聩的话语,正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的真理,就是党长期为民执政的资格保障。人民立场永远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永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对习总书记这番论断,全党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永不动摇、永不懈怠。
“小事”承载民心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2016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提醒台下的干部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