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酒店业继续低迷,今年前三季星级饭店停业总数达到近3000家。记者昨天从北京商业联合会等主办的北京商业高峰论坛上了解到,高端酒店市场遇冷、经济型酒店疲软,2015年酒店业仍然没有走出这两个泥潭。
“北京商业发展蓝皮书”(下称“报告”)显示,2015年酒店业并没有如期望中转暖。今年一季度全国停业星级饭店数达994家,二季度停业星级饭店数达881家,三季度停业星级饭店数达964家。总计达到2839家。而去年全年全国星级酒店停业数达3468家。
据悉,有些停业的酒店是为了重装,但是从业绩上看,酒店业近几年来大幅下挫。报告引用华美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赵焕焱披露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五星级酒店平均每家酒店年利润总额持续下滑,2011年平均每家酒店年利润总额为1054万元,2012年这一数据为856万元,2013年对应数据为405万元,2014年对应数据为76万元,而2015年的数据,业内表示也并不乐观。从2011年到2014年,年均利润降幅超过9成。
报告以北京首旅酒店集团为例,首旅酒店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为9.7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2%,去年同期营业收入为20.4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15.4万元,相比去年同期9025.1万元下降25.59%。
经济型酒店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型酒店集团巨头之一如家酒店的净利润全部较上年同期下滑,三季度下滑幅度达40%。
在创新转型升级招数齐齐放出之后,经济型酒店终于选择卖身,曾经的巨头七天合体锦江,首旅近日宣布以110.5亿收购如家。
其实在这不景气的市场中,大宗并购异常频繁,如前不久首旅酒店再次收购南苑股份;今年9月锦江国际以83亿元收购铂涛81%股权;锦江旗下卢浮酒店集团近日也宣布收购德国Nordic酒店集团下属的25家酒店等。
报告指出,酒店业探底,不论是全球住宿业的周期性波动还是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多米诺骨牌已经启动,未来还将有大的并购。
相关
奢侈品牌纷纷尝试做副业
奢侈品大牌2015年业绩多数持续下滑,“北京商业发展蓝皮书”显示,中国成为奢侈品品牌颇为头疼的市场。
今年,大部分奢侈品牌在业绩上并不乐观,亚太地区的下滑尤为严重。欧元贬值、限制“三公”消费及境外游的火热,让奢侈品牌在亚太区,尤其是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表现颇为疲软。
在已发布的今年前三季度财报中,古驰(Gucci)仅二季度实现收入正增长,且仅是缘于中国的降价“清仓”销售和欧元贬值带来的欧洲销售强劲。截至2015年3月底的一季度,古驰收入按固定汇率计算暴跌7.9%,日本与亚太市场均不理想。受古驰的拖累,其母公司开云集团一季度收入也出现2.6%的负增长,为近年来最差的季度业绩表现;二季度古驰销售同比增长了4.6%;截至9月30日的三季度,古驰恢复跌势。
此外,普拉达(Prada)集团一季度业绩显示,排除汇率因素后,大中华区销售额同比下降19%。截至9月30日的上半年,博柏利(Burberry)在亚太地区同店销售呈现下滑,净收入同比减少2.1%。
业绩下滑的部分原因是,2015年中国人虽然买走了全球约46%的奢侈品,但中国消费者78%的奢侈品消费发生在境外,消费外流形势进一步加重。
业绩不佳的奢侈品牌今年以来纷纷采用各种策略做调整,它们一改只涨不降的态度,下调中国市场售价,尤其是香奈儿今年的率先降价在市场引发连锁反应,甚至一向宣称不会触网的奢侈品牌也放下身段拥抱网络。
同时,奢侈品牌还一改曾经疯狂扩张门店的举措,除放缓开店速度外,也开始选择关闭效益不佳的门店。顶级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V)在华关闭3家门店,其中已在乌鲁木齐全部撤店;8月手表品牌泰格豪雅关闭了在铜锣湾的门店;蔻驰关闭了在中环的旗舰店。
在主业下滑明显的情况下,奢侈品牌在今年还纷纷尝试做副业。如LVMH集团旗下餐饮品牌COVA进驻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古驰在上海开设全球首家餐厅;博柏利伦敦摄政街的旗舰店内新增了咖啡厅和礼品区。
“未来国际奢侈品牌将进一步关店。广泛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在减少门店数量的同时奢侈品牌会对现有门店进行改造”,报告指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奢侈品牌的消费者群体会减少,未来消费者仍会回流,但需要具备很多条件,一是消除海内外价差,另一个是需提供网络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