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经济圈规划环评”从谋划到编制到送审到通过,全过程近乎保密。如果没有公众的广泛知情和参与,如何让人相信,其在未来的实施中,能有效防范各种环境风险?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鄱阳湖区综合规划”已经通过了“国家环评”。而这个规划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就是在鄱阳湖与长江之间,修建一个超大型的“生态水利枢纽”,让整个湖区能够把大量的水围圈在枢纽里面,以解决鄱阳湖常态化枯水。
鄱阳湖作为“长江之肾”、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一旦建坝,对生态环境以及下游城市产生的影响不容低估。但这么重大的事件,公众所能获得的信息却不多。在环保部的官网上,近期没有见到相关消息;只在江西省环保厅的网上,2012年1月17日有一则简讯,透露“环保部正式批复《鄱阳湖区综合规划环评报告书》,该报告书由长江委水保所和江西省环科院联合编制”。
也就是说,“鄱阳湖经济圈规划环评”从谋划到编制到送审到通过,全过程近乎保密。如此重大的项目,如果没有公众的广泛知情和参与,如何让人相信,其在未来的实施中,能有效防范各种环境风险?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现在需要履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大体有两大类,一类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类叫“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前者大体是针对具体建设项目,后者则主要是针对一些大型或者超大型发展规划,比如“鄱阳湖区综合规划”。而按照环保部2009年2月份出台的有关“建设项目分级审批”的办法,环保部已经不再干预“建设项目”,而是要一心一意抓好“规划环评”,因为规划比项目更能防控环境风险。
那么,在如此重视“规划环评”的背景下,“鄱阳湖区综合规划”是怎么通过“国家环评”的呢?在环评的过程中,有没有、在多大程度上吸纳了公众的意见?
该项目的环评编制单位,在2011年9月27日倒是进行了“鄱阳湖区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这次公示主要的问题在于,一是让公众发表意见的主要领域显得模糊宏大,让人不知如何回答,比如,“您认为该规划实施是否有利于鄱阳湖区经济的发展”等;二是,公示是否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向社会充分告知。就目前公众的反映来看,鄱阳湖大堤通过国家环评还是有些出人意料。
鄱阳湖大堤不只关系江西民众的利益,其实,也关系到下游省份民众的利益,也关系到长江的命运,一个如此重大水利工程的环评,尽可能多地让公众知情,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另外,环保部门在更大范围征集公众意见的基础上,也应多征询民间环保组织的意见。从2005年以来,鄱阳湖要建大坝的消息就在不断地传出,但却一直未见有民间环保组织明确地参与了这个项目的“意见提交”。
对这样一个影响深远的项目,有关部门不能关起门来搞环评,而必须接受“公众环评”。经过各界的广泛讨论,才能避免匆促开工留下隐患,毕竟,因人们的短视而对生态造成破坏的前车之鉴,并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