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相关部门虽然早已着手推动这方面的工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改革的步伐显然过于迟缓,问题似乎正变得越来越棘手。
日前发布的中国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社会首当其冲的风险点是,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逼近社会容忍线。财富的马太效应以及资本与土地、资源之间的互相拉升,使得“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越来越没钱”。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属的劳动工资研究所近日发布的一份中国薪酬发展报告,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使得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升反降。这难免让人担忧,居民收入增速的放缓,是否会进一步加剧贫富差距的扩大?
而更为棘手的是,在国内外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从企业层面大幅提高员工工资的增长路径,显然不太现实。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凸显,此前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人口红利正在减弱,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正在大幅上升。这就带来一对矛盾:面临市场需求的减弱和成本的上升,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就可能在降低员工工资层面打主意,而降低工资又有可能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进一步削弱企业竞争力。降与不降?如何在这两者之间达成平衡,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委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但是,推动收入分配改革早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无论是从缩小贫富差距,让老百姓分享到更多改革开放的成果,以此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高度,亦或是从激活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现实考虑,还是从兑现“十二五”规划中“两提高”的承诺(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等角度来说,加快收入分配的改革步伐已没有任何借口或退路。
那么,在各方利益博弈下不断推延的收入分配改革,又该从哪进行突破呢?这显然牵涉到“财富蛋糕”重新切割与分配的问题,势必要打破既得利益群体的固有利益格局。而这个利益格局包括了劳资关系、土地资源产权、垄断行业壁垒、个税体制、国资红利问题等诸多深层次体制性障碍,收入分配改革推行缓慢的最重大的阻力也在于此。这就决定了收入分配改革绝对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我们认为,要想推动收入分配改革有实质性的进展,着力点仍然必须放在“改革”两个字上面。犹如三十年前的改革开放,既然方向是正确的,既然是要推行下去,就必须有勇气和智慧去顶住各方的压力,打破这些既有的利益格局。因此,在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过程中,需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制定出改革路径和时间表,做到有的放矢;必须和其他领域的改革结合起来,与国企改革、垄断行业壁垒的打破、税收改革等形成互动、形成合力;同时要坚持市场化的取向,通过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竞争制度,既调动绝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又能使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最后使我国社会中等收入人群呈现出稳定的橄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