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明确细化2020年降成本23项重点任务。进入7月以来,包括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财税部门座谈会等多次高层会议均对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为企业纾困作出部署,释放出下半年持续发力降成本的明确信号。《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正在酝酿包括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长效机制等在内的多项制度建设,下半年企业降本减负将迎来更多红利。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财政部、央行四部门28日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从减税降费、强化金融支持、降低用能用地成本等六大方面细化23项具体任务,为全年的降成本工作明确路线图任务书。
其中,落实税收减免政策方面,将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今年年底。允许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延缓至明年缴纳。对除“两高一资”外所有未按名义税率退税的出口产品全部实现足额退税。
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方面,免征中小微企业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至年底。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落实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
今年以来,为缓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压力,助力企业渡过难关,“降成本”成为政策重要发力点。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包括物流、房屋租赁、税费等方面减负的一揽子举措陆续落地。
进入7月之后,多次高层会议和相关部门会议更是加大了落实落细的力度。7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既立足当前,围绕保上亿市场主体,落实好已部署的财政、社保、金融等规模性纾困政策,又着眼长远,用改革的办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7月10日召开的财税部门座谈会强调,要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该减的要减到位,该降的要降到位。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强调,各级政府要把该减的税坚决减到位,该降的费坚决降到位。
除了国家部委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推进,各地方政府近期也进一步加大了推进降成本在地方落地的力度。例如,河北省近期出台政策,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力度,让对企业的支持进一步落到实处。江西省也出台措施,聚焦企业的用工、用能、融资、物流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优化环境,推进企业降成本。包括北京、上海、云南、海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也出台政策,在金融、减税降费等方面加大降成本力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当前落实“六稳”“六保”任务艰巨,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依然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菜单选项”,近期从国务院到多部委密集部署,释放出减税降费等降成本举措将持续下去的重要信号。
“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力的载体,在当前保市场主体是缓解经济困难、稳定社会就业的关键,因此,当前,继续贯彻落实减税降费十分必要。减税降费是持续性的营商环境优化,还有助于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有助于我国经济克服困难持续向稳向好。”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展望下半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志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进一步减税降费等助企纾困政策是为了更好地夯实二季度来之不易的增长成绩,同时减轻企业的成本负担,增强其投资信心,让中国经济能够行稳致远。下半年减税降费重点应该是针对小微企业和服务业,推动其复苏进程,从边际上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李旭红也表示,下半年来看,对中小企业的减税降费覆盖面会更广,力度更大;对交通运输、服务业、电影行业等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可能会进一步观察并及时给予对应的支持。此外,对于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需要出台针对性的政策,稳住就业;同时,加大对于外向型经济的扶持,需要关注以自贸港、自贸区为区域集聚的外向型经济将会享受到更大的税收优惠政策,发挥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
值得关注的是,相关政策将从短期救急逐渐转向长效机制的建立。日前,工信部等17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长效机制等。
王志刚认为,小微企业发展事关保市场主体、保基本民生等,疫情给其带来的冲击很大,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为了能让小微企业的税负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下,稳定其发展预期,同样有利于稳定就业和社会稳定。
在李旭红看来,相比起短期应急政策,长效机制将会进一步稳定投资者的信心及预期,产生更为长久的效应。
在黄立看来,民营企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应该更加专注于实业,脚踏实地,不畏所难,以创新精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要保持定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作为企业的掌舵人,要努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以恒心办恒业,带领企业心无旁骛做实做优主业,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黄立说。
具体来看,一方面,企业家们在创新创业及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在做好充分的政策研究、行业分析后,审慎定位好企业发展的主业,以持之以恒的专注力、发展实业的毅力和决心,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不要随波逐流追求短时利益而放弃坚守,要大力弘扬企业“工匠精神”和“踏实做主业的企业家精神”,着力培养企业长久发展的实力以应对市场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挑战。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虽然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已积累了巨大优势,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还应进一步拓展战略性视野、着力布局本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领域,以形成产业生态上的规模优势、产业化优势,增强民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民营企业也应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黄立说,经过多年发展,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已经集聚了创新的机制、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优势,并将高科技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民营企业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未来要以核心技术作为支撑,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新领域,以规模优势、产业优势构建企业整体竞争力。
“要加快完善国内产业链,掌握产业链主动权。”黄立指出,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赢得机会,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掌握核心技术摆在创新发展全局的首位。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要主动作为,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和自主创新力度,争取早日完成“卡脖子”等关键技术领域攻关,通过牢牢掌握核心技术,不断夯实“高端”产业环节,从而真正赢得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