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以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为抓手提升产业链水平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产业基础能力直接决定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是产业链升级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欧美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并通过提供产业支持政策强力推进产业基础能力建设。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增强自主能力,在开放合作中提升我国的产业链水平。以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为抓手,提高我国产业链水平,中央的这个重大决策意义深远,将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产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是提高产业链水平的现实需要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产业特别是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建成了举世无双、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关键共性技术缺失,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自主化程度不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难以满足需要,基础制造工艺落后,工业基础能力薄弱,包括试验验证、计量检测、信息服务等在内的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已经从多方面严重制约着新阶段我国产业的发展,拖累产业高级化、现代化的进程。

  一是严重制约了产业系统能力的提升。由于部分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元器件)自主配套能力严重不足,我国相当多的产业在进行产业链和价值链升级时往往被“卡脖子”,无法形成有特色、有竞争力、能自我升级的系统集成能力,影响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特别是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和重要装备,如我国正在实施的民用大飞机和第三代核电站工程,发动机、机载电子设备、关键材料和核岛配套件等依赖进口,一旦遇到国外供给限制和禁运,不仅产业升级将成为空谈,甚至产业的生存发展也可能面临严重威胁。

  二是严重限制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质量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影响其品牌打造。由于产业基础能力薄弱,当前我国许多产业面临“缺芯”“少核”“弱基”的窘境。在这种背景下,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提升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就无从谈起。

  三是严重影响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产业正处于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产业基础能力薄弱使绿色低碳发展、结构优化升级严重滞后。由于先进基础工艺缺失,研究开发能力、先进工艺技术创新能力弱,推广应用程度不高,致使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资源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远超过发达国家。比如2017年我国制造业单位能源利用效率仅分别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同期的68%、50%和47%。产业基础体系和能力薄弱,使我国产业发展长期处于“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低效运转模式,难以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可见,没有好的基础材料、基础部件和基础工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都将无从谈起,产业链和价值链升级将是一句空话。如何尽快突破产业基础能力弱的瓶颈制约,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保障我国经济和产业自主、安全,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可回避、十分迫切的任务,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已经成为助推产业链水平提升的迫切现实需要。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已经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

  从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的条件来看,当前我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已经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

  从“天时”看,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并将继续改变产业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兴起带来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将极大地改写世界产业发展的格局。这将为我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现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弯道超车”提供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

  从“地利”来看,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积累起来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已经相当雄厚。截至2018年,我国GDP已突破90万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接近2000亿元,建成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接近2000家,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突破2000万。所有这些,都将为我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供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

  从“人和”来看,经过这些年的产业发展,我国从上到下、从政府到企业均已经认识到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实施以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来提升产业链水平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就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加强了顶层设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促推产业链水平提升应该找准着力点

  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因此,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促推产业链水平提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发力点,着力解决关系我国产业链升级和制造强国建设全局的核心领域、关键问题和重点任务,精准施策,方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是要突出重点领域,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提高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技术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信息功能材料等关键基础材料的性能和质量稳定性与自给保障能力,重点发展一批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强度、长寿命、智能化的核心技术零部件(元器件),重点研发推广应用绿色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型先进基础工艺,着力解决制约产业链升级的关键瓶颈和“卡脖子”问题。

  二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基础领域研发创新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创新是产业基础能力提升进而产业链水平提升的基础和灵魂。要优化整合创新资源,引导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下游用户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投入,加强基础领域产业共性技术、高端技术、前瞻性技术的研究攻关,着力解决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着力提升数字化设计、先进成型与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的技术水平,增强源头技术供给,突破产业链升级的技术瓶颈制约。

  三是要强化产业链协作,坚持主导企业及配套企业和下游用户企业的协同发展,提高产业链水平升级的整体合力。要以重点基础产品、工艺提出包括关键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专用材料开发、先进工艺开发应用、公共试验平台建设、批量生产、示范推广的“一条龙”应用计划为抓手,促进整机(系统)和基础技术互动发展,协同研制计量标准,建立上中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组织新模式,推进产业链协作,整合形成产业链上下游良性互动达到升级机制,提升整个产业链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

  四是要加快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促进产业链升级的产业技术基础体系。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用户和第三方机构,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试验检测类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大数据公共平台,强化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关键技术研发与转化,提升试验验证、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标准等技术基础支撑能力,完善产业技术基础的公共服务体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产业基础  产业基础词条  抓手  抓手词条  再造  再造词条  产业链  产业链词条  提升  提升词条  
产经

 发改委主任谈化解结构性失衡

 3月18日至20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在京举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发言时表示,2016年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展开)

产经

 叶檀:请问石油巨头们,吃饱了吗?

 石油巨头们又开始了一场暴利狂欢。  成品油批发价下降,民营加油站促销降价幅度不小,中海油、中化道尔等国营、外资加油站也出现了类似降价,但绝大多数中石油、中石化...(展开)

产经

 危机中育新机 变局中开新局

 51.1%——最新公布的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回升,连续5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释放出市场主体信心持续增强的积极信号。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