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作为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将形成直接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约6亿人的强大发展新动力,长江黄金水道也将迎来再次发展的新机遇。
长江全长6300余公里,其流域提供了中国36.5%的水资源、48%的可开发水电资源、52.5%的内河通航里程,是连接中国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2013年,长江干线货运量达19.2亿吨,连续9年排世界内河货运量第一,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密西西比河和欧洲莱茵河。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公布的数据,长江经济带所覆盖的11个省(市)GDP总量接近26万亿元,占GDP总量的41.2%。将长江经济带纳入一体化的通盘考虑,将形成国家经济地理的新布局,实现在更大空间下的资源流动和配置的新突破。因为,从区域发展来看,长江经济带自东向西的发展本身并不均衡。长三角地区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而朔长江而上,最西部的贵州人均GDP则只有3000多美元。只有以长江经济带为一体化通盘考虑,提高基础投资的规模效应,发挥产业衔接和生产要素结构的互补效应,打造统一市场,才能有望形成一个开放融合、分工协作的新的经济生态系统。如李克强所说,“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棋局,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形成直接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约6亿人的强大发展新动力。”
毫无疑问,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战略性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区域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要实现这一战略部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完成。事实上,长江经济带的概念从构想提出到成为国家战略,已有30年历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一线一轴”的战略构想,所谓“T”型经济,其中,一线指沿海一线,而一轴即长江流域。上世纪90年代,又提出“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战略构想。2005年,长江沿线七省二市在交通部牵头下签订了《长江经济带合作协议》。2013年,开始编制《推动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指导意见》,从综合交通、产业转型、新型城镇化、对外开放、生态廊道和协调机制六个方面规划再造长江经济带。2014年,“打造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不难看出,无论是从历史沿革还是从经济规律出发,长江经济带其内在关联性是客观存在,但时至今日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一体化发展,其深刻根源在于行政分割问题突出,区域之间并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市场体系,产品要素和资源流通仍受到不同经济体系的制约。例如,在沿长江经济带的11个省市中,大多都有各自的经济发展规划,安徽有两江经济合作区,湖北有武汉经济合作区,成渝有西南双城经济区,贵州也有自己的生态旅游大省规划。沿江各省市都于一定区域范围内制定了自己的经济合作发展规划,不能将这些各自为政的区域发展规划在一个更大范围和视角内进行一体化通盘整合,就很难形成合力,实现长江经济带的整体发展。
因此,打破行政藩篱,实现一体化发展,带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正是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战略的根本目的。如李克强所言,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深化改革开放、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建设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全流域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要建立健全区域间互动合作机制,完善长江流域大通关体制,更好发挥市场对要素优化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施东西双向开放战略,与依托亚欧大陆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相联接,构建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开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