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中国发展营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成就卓著的中国外交实践,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致力于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在2014年11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我们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对外工作理念,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理念指引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这是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也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基准坐标。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将中国外交实践与中华文化传统相结合,极大丰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内涵:提出中国梦并赋予其深刻的世界意义;丰富和发展和平发展战略思想;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弘扬正确义利观;提出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及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全球经济治理观等。
外交部长王毅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是一个系统的顶层设计,以坚持和平发展为战略选择,以寻求合作共赢为基本原则,以建设伙伴关系为主要路径,以践行正确义利观为价值取向,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努力目标。
今年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被相继写入联合国决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成为全球治理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霸、超越零和博弈,开辟出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
圆满完成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二十批护航编队(右)与第二十一批护航编队分航,驶离亚丁湾海域开始执行环球访问任务(2015年8月23日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开展全方位外交,推动全球治理新变革,谱写出中国外交新华章。新华社发(曾涛 摄)
在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下,中国在坚持“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原则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已同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不同形式伙伴关系,实现对大国、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伙伴关系的全覆盖,对外战略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深化。
——构筑总体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中美两国元首海湖庄园成功会晤,推动中美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中俄战略互信加深,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迈向更高水平;中欧共建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中国同新兴力量和发展中大国合作迈上新台阶。
——秉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中国提出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与东盟制定2016年至2020年合作行动计划,启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并取得多项重要进展;维护中日韩合作企稳回升势头;增强与南亚国家合作;同中亚国家实现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实现同发展中国家整体合作机制全覆盖。中国提出真实亲诚对非工作方针和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确立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定位;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创立中拉论坛,共同打造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同阿拉伯国家构建“1+2+3”合作新格局,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取得长足发展;同太平洋建交岛国建立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
南非总统祖马说,“十大合作计划”涵盖与非洲发展有关的所有主要问题,在中国大力支持下,非洲大陆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是我们真正的朋友和伙伴”。
在王毅外长看来,近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主动进取,积极作为”,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发挥中国作用。
——强化底线思维,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南海等一系列涉及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亮出底线、敢于斗争,捍卫了国家核心利益和正当权益。
——坚持外交为民,维护海外利益。中国成功组织9次海外公民撤离行动,处理100多起中国公民境外遭绑架或袭击案件,受理各类领事保护救助案件近30万起。
——在解决热点问题、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展现大国担当。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为推动伊朗核、叙利亚、南苏丹、阿富汗、朝鲜半岛等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作出重要贡献。深入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同各国合力应对全球性挑战,为推动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应对埃博拉疫情等发挥重要作用。
巴勒斯坦总统顾问沙阿斯说,中国提出推动解决巴以问题的“四点主张”是创新之举,是促进巴以和平进程“真正的驱动器”。
联合国负责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拉克鲁瓦说:“中国对维和事业的贡献值得大书特书。”
——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通过主办北京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以及参加一系列重大多边外交活动,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贡献中国智慧,让中国理念逐步成为国际共识。
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总干事穆勒说,中国在推动建设一个更好世界方面正在发挥“催化剂”和“方向引领”的重要作用。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说,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就全球化问题阐释的立场,“为我们带来了阳光,……使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
——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各国共享机遇、共谋发展提供重要机遇。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指导下,经各参与方努力,“一带一路”已实现从理论设想到创新实践的重大跨越,进入到全面展开阶段,成为中国迄今向世界提供的最重要、最成功的公共产品。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说,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贷款和先进技术,而不将自己的利益强加于别国或进行贸易扩张,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这样评价“一带一路”倡议:“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使人们团结的倡议,一种使人们相信自由贸易能够让大家受益的倡议,一种使人们相信有可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到不落下任何一个人的倡议。”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大国的强国之路,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中国方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