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党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让老百姓幸福的追求落实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和衷心拥护。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这一重要论断彰显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阐明了党的事业与人民群众幸福的内在联系,对于更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让老百姓幸福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
让老百姓幸福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品格,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品格。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让老百姓幸福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1946年3月,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的随行记者这样描述延安,“在延安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中国人民如何,世界人民如何。‘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这些都是口号,但又包含着比口号更深的含义,代表着一种极深的感情,一种最终的信念。”正是坚持人民立场,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品格,我们党才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体现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追求老百姓的幸福。”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98年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进史,就是一部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过上幸福日子的奋斗史。
实现中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实实在在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都是紧密相关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都要体现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可以说,让老百姓幸福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只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生活;只有人民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生活,全社会才会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让老百姓幸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最持久最深厚的动力。让老百姓幸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为我国发展明确了奋斗方向,也为我国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让老百姓幸福,发展是硬道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发展回应人民期待,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特别是贫困发生率已经由2012年的10.2%下降到2018年的1.7%,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老百姓幸福,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一切为了群众,就要以百姓心为心,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一切依靠群众,就要发动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要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将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诉求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习近平同志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老百姓幸福,关键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需要通过更加平衡、更为充分的发展补齐民生短板,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满足全体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期盼。
把让老百姓幸福贯穿治国理政全过程
让老百姓幸福,就要千方百计办好老百姓所急、所需、所盼的实事,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我们党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老百姓幸福生活密切相关。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294元,同比名义增长8.8%,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8793元,同比名义增长8.7%。经济高质量发展正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创造更多优越条件、打下更好物质基础。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习近平同志指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才有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问题导向,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公共服务项目优先安排,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等问题”。让老百姓幸福是具体的、实在的,必须体现在人民群众衣食住行上,落实到民生问题的解决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让老百姓幸福的必答题,认真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民生工作,增进人民福祉,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想方设法促进就业增收,让人民群众“钱袋子”鼓起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让兜底保障强起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努力增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满满当当的幸福感。
(作者为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