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日本专精特新企业的经验启示

  在那些中小企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都有类似“专精特新”的概念。除了赫尔曼·西蒙提出的隐形冠军概念,日本经济产业省每隔几年就会为杰出的中小企业颁发利基龙头(Niche Top)的荣誉称号,这些企业的技术实力大多在全球领域是数一数二的。

  所以,研究日本专精特新企业可以给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带来诸多经验启示。

  为何会出现专精特新企业

  无论哪个国家,专精特新企业都有以下共同特点:拥有核心技术;较高的行业准入门槛;在各自所在国家,甚至是全球细分市场拥有很高的市场份额;主要从事加工配套业务,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知名度并不高。

  为了表述方便,我们把具有以上特征的企业统称为专精特新企业

  需要从源头研究,专精特新企业为什么会大量出现?用一句话来解答:这是产业升级和社会化分工发展带来的结果。

  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会带来三方面的变化。一是生产链条的环节不断增加,产业链越变越长;二是每个生产环节的产品多样性不断增加,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产品差异性和附加值不断增加;三是随着分工的细化,工人的熟练程度会越来越高。

  前两点的变化诞生了专精特新企业,第三点提升了专精特新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

  通过对1969年和1983年两个时间点,日本不同用工规模的企业数量情况加以分析,日本的GDP增长率正从每年10%、15%的两位数高速增长向3%、5%的个位数平稳增长过渡。当时不仅是日本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日本品牌美誉度不断上升,并且日本制造从本土走向世界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日本产业结构呈现出什么变化?

  通过参考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到,1~9人规模的小企业在此期间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企业数量从47万家增长到近60万家;20~99人规模的企业从6.8万家增加到8.3万家;受行业发展、竞争情况等影响,1000人以上的龙头企业数量在这个时期不增反降,从800多家降至650家。这些数字说明了产业升级经历了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且小而专、小而精、小而强的企业不断涌现的过程。

  为何专精特新如此重要

  为何日本很早就开始涌现专精特新企业?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专精特新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哪些维度?

  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出版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有名的“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有活力、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四方面因素:一是生产要素,二是需求条件,三是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四是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

  第四个因素指的就是加工配套行业。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国家的制造业领域中是否具备一批技术水平较高、技术能力极强的专精特新企业。它们不只是单独的一两家企业,而是一个企业群体,能够形成庞大的加工配套产业群,这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由专精特新企业支撑的加工配套行业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的12种主要半导体设备,基本被欧美日垄断。其中,60%~80%的零部件均从日本中小企业采购而来。从表面看,虽然半导体行业被欧美日三分天下,但若从供应链的角度看,基本被日本企业掌控。可以说,如果没有日本中小企业的加工配套,全球半导体行业或将面临瘫痪。

  几年前,日本政府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产业省描绘出一幅图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中小企业群,并特意强调了专精特新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当时,日本提出要发展新能源电池、智能家电、机器人等约七八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那么,需要用到大量的半导体、原材料、零部件、电子产品等,如何确保这些中间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测量仪器、制造装备、电子零部件等,它们的质量又是由模具、软件、传感器等设备的精度决定的。而这些设备的质量和精度又由什么决定?它是由一个庞大的掌握基础制造技术、制造业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决定的,它们掌握着锻造技术、铸造技术、冲压机工技术、动力传感技术、切削技术、热处理技术,等等。

  当年,日本政府整理出17项技术并进行专门立法,并且特别指出,掌握这些核心技术的是小企业,特别是那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而不是大企业

  为何不能一蹴而就

  专精特新企业不同于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一般是指处于高科技行业的初创型企业。它们的团队规模可能并不大,但可以借助资本的力量在短时间内获得爆炸式增长。

  相对于独角兽企业的“快”而言,日本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得更“慢”。

  根据2014年收集到的2100家左右的日本最顶尖的“专精特新”企业数据统计,这些企业平均的创业年份是1963年,到2014年也至少有50年的历史了。而且,大部分属于家族企业,其中有些企业已经发展到第二代、第三代甚至更长的时间。

  正得益于这种慢功夫,练就了日本专精特新企业超高的经营质量。这2100家企业的平均员工人数不到200人,但人均销售额却已经达到4000万日元,按当时的汇率计算,已接近300万元人民币。

  为什么专精特新企业很难如独角兽企业一样取得爆炸式增长,为什么前者的发展难以一蹴而就?主要有三个方面影响因素。

  首先,专精特新企业开展的不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而是硬核技术方向的创新。研发周期较长,即使几十年如一日地攻克某专项技术,也很可能只取得一点进步。

  其次,专精特新企业都处于整体产业链中非常细分的环节,很难发挥出规模效应。一家企业很难在较短的时间里,做到几百上千甚至过万的产业规模。

  最后,日本企业和德国企业类似,主要以银行的间接融资为主,而银行贷款需要有担保和抵押。所以,资金供应存在上限,这决定了日本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天花板。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即便专精特新企业有很高的技术水平,或在全球市场保有很强的竞争力,但通常规模不会太大。

  如何造就专精特新

  为什么日本会孕育出如此多的专精特新企业?为什么日本先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会如此之强?

  用一句话解答:这些企业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们成长、发展、升级的每一步,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作为支撑。

  金字塔型体系是日本制造业最基本的产业组织结构。

  在日本,几乎每个行业都有几座金字塔塔尖。比如,汽车行业就是由丰田、本田、马自达这样的龙头企业带动起来的。龙头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生产核心部件,选择把其他业务全部交给一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再逐级层层分包,有的甚至下分到五级供应商。越往下走,企业的专业化分工程度越高,企业的规模也相应越来越小。

  这种金字塔型分工体系有什么特点?对专精特新企业又有哪些意义?可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第一,上下游企业、客户和供应商之间是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因为不需要过多考虑营销业务,可以专注进行生产和研发。

  日本的岛田制作所是一家只有4个人的钣金加工小作坊,年产值却可以达到9000万日元,人均2000多万日元。可贵的是,这么小的企业还在努力培育自己的供应商队伍。目前,该企业有三个固定外协:A工厂只有两个人,做冲压;B工厂有三个人,做涂装;C工厂有两个人,专门做丝网印刷。

  第二,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存在高密度的知识交换。

  只有28人的北野精机规模不大,但它生产的都是高精尖产品。比如手机屏幕的新材料,主要由日本几家大工厂供货,主要的生产设备都出自北野精机,每台售价约2000万元人民币。这么小的团队,为何能够进入如此高精尖的领域?

  创始人解释了两个原因。一是在日本经济刚起步的20世纪50年代前后,北野精机开始和大学实验室合作,随着这些实验室的发展,毕业生又进入各大研究机构。由此,实验室网络不断扩展,通过定期与实验室负责人进行交流,并寻求协同创新,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技术。二是拥有一群合作时间非常长的供应商伙伴,大家平时一起吃饭、打球,当然也离不开切磋技艺。在几十年如一日的高频率交流碰撞中,企业的经验和技术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第三,金字塔的底部是相互联系的。在某个行业中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可以运用于一个全新的领域。

  实际上,美国新冠疫苗的原料来自日本一家仅有800人的酱油厂。有几百年发展历史的酱油,怎么和疫苗产生联系?

  从底层技术看,酱油要用到酿造工艺,由此会接触到大量的微生物,这是一个非常前沿的生命科学领域。谁也没有想到,在传统酱油酿造过程中积累的技术和知识,有朝一日可以运用到疫苗原料的生产中。

  综上可以看出,不要轻视传统行业,不要认为凡是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高科技行业就要腾笼换鸟,实则并非如此。其实,很多传统行业底层技术的应用场景是非常丰富的,只要持续做好一项底层技术,并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很可能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机会中,进入一个全新的高科技领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日本专精特新企业的经验启示  日本  日本词条  启示  启示词条  经验  经验词条  企业  企业词条  
海外经济

 2019,世界经济五大看点

 201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动力减弱,增速出现放缓迹象,给世界经济前景蒙上阴影。面对多种变数,主要国际经济组织纷纷下调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