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0日,联合国发布《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计2015年和2016年世界经济将分别增长3.1%和3.3%。图为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中心主任洪平凡(右)在发布会现场 牛晓雷摄
世界经济五大特征
当前,世界经济虽然已走出谷底,但增长缓慢且下行风险多元化,五个方面的表现可以反映这一总体特征。
一是主要经济体普遍复苏乏力。与前两年相比,2014年几乎所有经济体都呈现为增长乏力、增速放缓的态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14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2%,与上年持平(以下除注明外均为IMF提供的数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为零,一些经济学家怀疑全年增长0.8%的目标能否实现。2014年第二三季度日本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预计2014年转轨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会从4.7%降至4.4%。其中,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速都有所下降;拉美经济增长率也将是十年来最低水平,其中巴西可能只有0.2%;俄罗斯受到西方制裁与国际原油价格影响,2014年经济增长率接近于零;西亚北非发展中国家受战争和动荡而倒退;埃博拉疫情重创西非经济。2014年10月初,IMF总裁拉加德在美国乔治敦大学发表演讲时警告说,世界经济面临以长期低增长为特征的“新平庸时代”的威胁。
二是世界贸易增长率低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世界贸易增速通常是世界经济增速的两倍。但是近两年来,世界贸易增速低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机构介绍,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20年世界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6%。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为3.0%和3.1%。2014年11月27日,WTO通过了《贸易便利化协议》。国际商会预计,这份全球贸易协议将促进1万亿美元的投资和创造2100万个新工作岗位,成为未来世界贸易领域的一大亮点。
三是高债务与低经济增长的“有害结合”仍未消除。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014年10月16日发表专栏作家罗伯特·萨缪尔森题为《股市混乱和全球债务陷阱》的文章援引四位经济学家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08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公私债务占世界GDP的比重已达264%,其中欧元区为257%,日本为411%。东亚地区(不包括日本)在6年内债务占GDP之比从147%升至207%。萨缪尔森认为,各国应警惕高债务与低经济增长的“有害结合”。
四是全球失业队伍继续扩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的《2014年就业形势展望报告》指出,全球范围的失业人数估计达2.02亿人。国际劳工组织2014年5月27日发表报告指出,眼下发达国家的平均失业率仍保持在8.5%左右,高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的5.4%,全球失业率6%左右的水平将持续到2017年。
五是跨国公司全球利润持续增加。跨国公司在全球投资利润继续增加,主要发达国家仍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据统计,美国跨国公司海外利润占全部美国公司利润比例从1950年的5%上升至2008年的40%。2008年至2013年,美国跨国公司海外利润增长了93%,达到创纪录的2.1万亿美元。
协力应对世界经济新常态
一是协力解决地缘政治危机。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内战,破坏了中东地区的政局和社会稳定。石油价格震荡使本已很不景气的中东经济雪上加霜。在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和欧盟两败俱伤,只有美国从中渔利,将其势力扩大到俄罗斯门口。作为世界最大投资和贸易市场的亚洲,也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能否管控分歧、维护亚太地区稳定,是亚洲经济和市场能否继续为世界经济作出重大贡献的重要前提。
二是防止一些国家不合理的财政政策演变成为新的金融风险。从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到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都是虚拟经济恶性膨胀造成的。如今,日本的主权债务已接近本国GDP的250%,但安倍政权仍在进行“一场冒险的货币赌博”。日本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带来的影响很可能波及亚洲乃至世界。各国要协力应对,防止发生新的金融风险。
三是妥善处理财富增加与公正分配的关系。世界经济论坛2014年1月16日发表《2014年全球风险》报告认为,长期的贫富差距是未来十年全球最大风险。全球多数国家贫富差距都在拉大。自2009年年中美国经济复苏以来,全国收入增加的95%进入了占全国人口1%的富豪腰包。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2014年9月15日发表题为“欧洲社会公正指数”的调查报告显示,欧盟28个成员国的社会不公正情况正在加剧。
四是深化全球治理改革和加强国际合作。2008年以来,二十国集团(G20)在世界经济复苏、反恐、应对气候变化和防控传染疾病等领域都在加强合作。2014年11月中旬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G20领导人第九次峰会,确立了未来5年在现有政策水平上二十国GDP额外增长2%的目标。G20人口占全球的2/3,GDP占全球的85%,贸易占世界的80%以上。它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必须建立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作者系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