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法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公众参与

  城市规划与建设影响着城市的未来发展,与民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20世纪50年代,法国建立起以中央集权为特点的城市规划体系,并同时规定市民参与、公众咨询为规划决策的必经程序。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公众参与并非法国的独创,其基本出发点是:如果居民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有共同的愿望,且他们可以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下进行密切合作,那么将可以在极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并改善环境。

  20世纪70年代,法国开始出现由政府或私人企业发起的,带有参与性住区特色的实验性项目,这些项目就是现今参与性住区的前身。巴黎的首批参与性住区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然而因为管理与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如今仍然具有活力的参与性住区已所剩无几。位于巴黎美丽城的杜比松圣路易社区,便是至今仍保有活力的80年代巴黎参与性住区的代表。

  1983年,15个家庭决定买下美丽城的一块土地并在此建设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园,这就是最初的杜比松圣路易住区。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开发商对这里感兴趣,因为这里原来仅有作为洗衣房的一些棚屋,周围的建筑也很老旧,经济潜力十分薄弱。在最初的四年,居民作为整个住区的中心,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自己家园的设计与建设中,这15户居民就投资和建设问题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不下百次的会议与协商。

  从此杜比松圣路易住区开始变得生机勃勃,这里所有的建筑设计都充分考虑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协调。每一户家庭都有两个大门,并在庭院和公寓之间设计了一个下沉的公共空间,建筑师是在接受了居民关于可能出现的离婚或与下一代合住的意见之后,才决定了这一可以将建筑一分为二的设计方案。同时,公共空间的形式也十分多样,每个楼层有公用的花园、洗衣房和公共生活房间:这里有厨房、乒乓球桌、投影机和舒适的沙发,居民可以在这里享受周末时光。正是由于居民在设计和建设阶段的积极参与,杜比松圣路易住区才能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共同生活后仍然充满了活力。居民利用这些公共空间定期举办戏剧、音乐会等活动,周边的社区协会也会在此举行会议或组织活动。这与国内许多由规划师单方面设计的社区公共空间,建成后却无人使用的尴尬情况完全不同,这更体现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阿卢尔法(Alur law)的推动,在近20年的空白期后,法国迎来了又一次的参与性住宅热潮。2003年,法国成立了SRU(Solidarity and Urban Renewal),更进一步强调了公众参与在住房建设中的重要性,也给参与性住区赋予了新的内涵: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发展的目标。新时期的参与性住区不仅是一种新的住区建设方式,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共同生活的方式。

  2010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第一届全法“参与性住区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参与性住区”这一概念。这一将公众参与与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理念的新型住区规划与建设模式,开始成为法国如今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范例。

  2010年,巴黎政府也开始重新大力推动参与性住区的建设,这一政策背后包含了对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三方面的综合考量。

  经济方面:巴黎房地产市场的压力巨大,社会性住宅存在极大的供需不平衡。而参与性住区的建筑成本较普通住宅更低,房地产开发商的风险与负担被大大降低,并且作为最终用户的居民参与到设计、材料的选择等多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优化了建筑物维护、管理的成本。从利益角度考虑,许多地块因为太小不能保证开发的经济效益而被开发商放弃,这种现象在巴黎尤为突出,但是对于参与性住区而言,这样的小地块却更具优势,更加灵活。

  社会政策方面:现代的住房形式在极大程度隔绝了人与人交往的可能性,邻里间社会关系变得十分冷漠。参与性住区能满足许多人重新构建社会关系网络的愿望,让社区生活邻里和谐,并共享空间与生活服务;同时也可以缓解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孤独老人问题。参与性住区将社会关系、文化、世代的丰富性和邻里友好团结作为最大的社会目标。

  生态方面:城市环境的压力随着城市人口增加日益严峻,而居民行使决定权,可以从施工方法、材料、生活必需品等多方面缓解环境压力。同时,面对城市日益扩张的压力,参与性住区在建筑布局方面有诸多思考,有利于增加城市密度,限制城市扩张,减少出行需求。

  基于上述原因,2013年10月,巴黎市政府通过了一项有利于参与性住区的决 定 (DLH 222),决定表示将于2014年4月启动“巴黎2014参与性住区”的方案征集。此次方案征集对象为巴黎19区与20区的3个街区,总计有30个地块,其中27个作为纯居住使用,另外3个为混合功能。

  每个街区的施工可能性是通过初步可行性研究评估所确定的,这样候选团队能够快速针对某地确定建设方案。虽然每个地块都由不同的团队分别进行开发,但巴黎市政府在最初就对每个地块的最佳建设密度有所要求,以保证建筑形式的多样性,特别是在建筑质量和环境方面。

  从公众参与的形式与特点上看,“巴黎2014参与性住区”主要以“周末参与”“公开研讨会”“卡片公示”等活动,来实现不同群体人群的参与和沟通,这些多样的活动基本都具有以下的特征。

  首先,工作会议往往是紧张且快节奏的,时间通常在4—6天,并且被安排在正式项目开始的数月之前,与此相伴的还有实施评估。常见的讨论会都是在周末举行,这样更方便居民的参与。

  其次,组织各个学科、各个行业的代表聚集在一起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并具有极强的合作精神,将所有的利弊进行没有偏见的综合考量。且以上所有的工作讨论会都是由一组与项目没有特别利益关系的人领导。这将给所有讨论与协商提供一个中立的平台,并让结果的可信度提高。最终成果还会以公共演讲和书面报告的形式,被广泛共享和分散。

  “巴黎2014参与性住区”还十分强调公众分享这个参与性住区的主要特征,通常可以共享的,包括会议室、花园、洗衣房、DIY工具等公共空间;吃饭,聚会等分享时刻;甚至小型服务:如拼车,保姆,故障排除等。当然,这样的分享列表可以根据居民的愿望囊括更多元的内容。

  居民若想要参与到巴黎的参与性社区项目,有许多的方式:法国目前许多的参与性住区团体都在寻找新的成员,居民可以通过邮件订阅列表,来定期了解社区的在建项目和新项目的公告,或是向参与性社区的居民协会申请加入。当然,30个居民也可以自发创立一个候选团队,这种情况下居民将获得参与性住房协会的帮助,同时还会有专业人士进行指导。

  整个“巴黎2014参与性住区”方案征集主要围绕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评审团由来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政府机构与市民代表组成。截至2016年2月,第2阶段的评审已经结束。虽然最终建设方案还没有选定,但参与性住区的优点已经十分明显:不仅可以降低生活管理成本与能源成本,通过居民自主协商还可以降低日常管理的成本,而且还可以分摊投资的责任与负担,并强调社会和时代的多样性,以及环境的友好性。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单方行政决策模式已经失去存在的土壤。欧洲是公众参与的策源地之一,尤其是法国在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方面有许多经验。希望以上对以公众参与为核心理念而产生的法国巴黎参与性住区项目的分析,能够为解决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问题打开新的思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法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公众参与  法国  法国词条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词条  公众  公众词条  参与  参与词条  建设  建设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