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哈佛大学应对“炸弹威胁”的做法及其启示

  2015年11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中午12:23分,哈佛大学通过网站、邮件以及脸书等社交平台,告知全体师生员工,收到一个未经证实的炸弹威胁,哈佛大学剑桥主校区的科学中心、佛楼、爱默生楼、塞尔堂4栋建筑物受到影响。随后,4栋建筑物的所有人员被紧急疏散,执法人员进入现场,并封锁了校园的所有出入口,经过5小时仔细搜查,未发现炸弹并宣布恢复校园正常秩序。

  哈佛大学应对炸弹威胁事件的过程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政府和大学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反恐工作。政府与大学基本上坚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反恐理念,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各部门一接到炸弹威胁信息,丝毫不敢马虎,立马封锁路口,对整个校区实行戒严,中断各类教学活动,紧急疏散人员,开展炸弹风险排查工作。坚持应对炸弹威胁的各类信息高度公开,确保所有师生及时获悉。经过统计,从收到威胁信件到专业防爆人员进驻现场进行排查的短短5个小时内,学校先后8次通过校园邮件和短信系统向师生员工通报信息,不间断地告知相关人员事件处置的进展情况,坚持整个事件过程及时、透明、公开,让师生对事件应对进展了如指掌。高效运用即时通讯技术,使信息传播更加畅通和快速。大学管理部门在整个事件应对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网站、短信平台、网络社区、脸书等现代通讯技术功能,形成全方位危机信息传播体系,及时准确传递信息,为师生的心理稳定,消除恐慌情绪起到重要作用。适时利用多种沟通传播渠道,引导公众理性疏散并指导如何及时避险。大学管理部门在公布事件进展信息的同时,配发了大量遇到恐怖袭击如何疏散、如何避险、如何及时报告等自救措施的提示信息。警察局和哈佛校园网站专门制作了遇到恐怖袭击时的“逃、躲、斗”三字应对方法的自救视频材料供公众学习。大学管理部门及时开展心理安抚工作,并对因反恐带来不便表示歉意,消除了师生恐慌情绪,增强了反恐信心,这更加有利于管理部门争取公众对应对措施的理解和支持。政府反恐力量反应快速,执法部门与学校安保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应对。当天,反恐警察、消防、学校安保、空中警察等根据反恐预案,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形成地面空中、校内校外立体的反恐安全网,经过近5小时的排查,逐步消除炸弹威胁的隐患和风险,从中足以看出平时政府执法部门与大学校区反恐工作的配合默契。

  哈佛大学应对炸弹威胁的做法,对夯实基层防恐工作基础,提高基层社区反恐能力有重要的启示。

  政府反恐部门应加强与重点基层社区之间合作,夯实基层社区反恐工作的基础。从哈佛应对炸弹威胁的过程来看,政府执法部门与大学社区的合作非常成功和有效,这与它们之间平时的合作和演练是分不开的。今后,反恐部门与重点基层社区可以根据大城市基层应急单元建设的要求,将反恐工作嵌入到基层应急单元管理工作中去,加强反恐部门与重点基层社区的反恐方案制定、交流和演练,增强基层社区(尤其是敏感单位和部门)公众参与度,提高基层社区与公众反恐的实战经验和能力,为应对可能遇到的恐怖袭击活动做好应急准备。

  提高反恐工作的信息透明度,增强公众对反恐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就哈佛应对炸弹威胁过程可以看出,尤其是在基层社区恐怖行为防范或者反恐过程中,应坚持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地公布事件进展情况,有助于消除公众的恐慌情绪,引导公众理性、有序、高效地避险和应对,对提高基层社区和公众积极应对恐怖活动的能力有很大的裨益。

  加强基层社区反恐信息化渠道建设,加大基层反恐信息化通讯技术开发的投入,提高公众参与反恐工作的效率和便捷度。恐怖袭击活动防不胜防,唯有动员更多公众参与,才能形成高效反恐的安全网络。当前,应加大基层社区反恐信息化通讯技术开发的投入,增强信息传播渠道的效率和便捷度,培育公众有效利用各种信息化渠道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及参与反恐工作的能力,动员基层社区和公众积极参与反恐工作的网络。今后,反恐信息传播技术和渠道可以进一步提升,发挥即时通讯技术(如微博、微信、局部区域短信群发等)的功能,让公众更加便捷地获取反恐方面信息或传递相关信息等。

  加强基层、社区和个人的反恐宣传和教育,提高基层、社区和个人防范和抵制恐怖袭击的能力。可以通过学校、各种传统和现代媒体及社区传播工具,运用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宣传和教育手段方法,加强恐怖安全防范与应对的意识、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明确基层社区和公众反恐的社会责任,提高基层和公众对恐怖活动的风险识别、防范、自救等方面的能力,形成全社会高度重视反恐工作的良好环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词条  炸弹  炸弹词条  启示  启示词条  应对  应对词条  做法  做法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