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范翊君:浅析美国智库的运作之道

  智库,是指对政策进行研究同时又影响政策的机构。绝大多数智库都是非盈利机构,所以美国和加拿大都给予智库免税的待遇。智库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公民社会组织(有些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第二类是大学下辖的研究所;第三类是政府支持的智库;第四类是企业或商业组织支持的智库,第五类是政党或个人的智库。

  智库不是象牙塔,其研究要满足外界的现实需要。并且与各国各行各业都要保持密切的互动,要主动出击,建立关系网络,在智库“十年磨一剑”绝对不是主流,当然这样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应对突发事件抢速度,工作节奏快,行政事务多。智库的工作人员因此可能少了些自我,多了些从众。

  谈到智库,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谈到美国,往往会和常春藤大学联系在一起。可是研究型大学和智库有着本质的区别,研究型大学作为象牙塔,要和现实保持适当的距离,思想上和选题上都要避免迎合;很多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填补学术空白,或者满足学界小圈个别人的兴趣爱好。对于研究的评价标准是有没有意思,是否扎实,而不是是否解决什么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大学的学者,要能够保证把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分给学生。智库研究人员没有这种义务,当然同时也少了很多幸福感和满足感。

  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麦甘教授2012年1月的一项研究,中国已经以425家智库排行世界第二,仅次于拥有1815家智库的美国。在美国地图上,作为首都的华盛顿又以393家智库独占鳌头。当然数量不等于质量,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库上,中国任重而道远。美国作为智库发展的重镇,有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中国学习。

  在麦甘教授的研究中,他排列了世界前30位智库。当然他的这项研究只是一家之言,政策圈未必认同他的排名。有一些排名甚至很有争议,比如排在第7位的大赦国际、排在第8位的透明国际和排在第9位的国际危机集团。笔者在这里选取排名第一的布鲁金斯学会和排名第15位的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作为分析样本。

  布鲁金斯学会

  布鲁金斯学会是华盛顿地区历史最悠久的智库之一,始建于1916年。它的宗旨是为了为加强美国的民主、促进美国人的经济和社会福利、安全和机会、促进一个更加开放、安全、繁荣、合作的国际体系提供创新和可操作的建议。布鲁金斯学会声称自己是无党派,但一般均认为其具有很强的民主党背景。

  布鲁金斯学会有5个主要研究领域:外交政策、治理研究、都市政策、全球经济和发展、经济研究。拥有11个研究中心,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东北亚政策中心、桑顿中国研究中心、萨班中东政策中心。布鲁金斯学会还拥有2个海外研究中心,一个在多哈,还有一个就是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办的布鲁金斯清华中心。

  布鲁金斯学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私人基金会,2011年一年就获得了来自基金会的3700万美元的捐款。作为布鲁金斯学会长期的赞助伙伴,洛克菲勒基金会一次就给布鲁金斯学会旗下的都市研究项目1000万美元的捐助。比尔与美林达盖茨基金会为布鲁金斯学会非洲发展项目一次性捐助1200万美元,此外该基金会还给布鲁金斯学会全球贫困的圆桌会议捐款100万美元。位于纽约的卡内基公司则是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领域的大金主,卡内基公司资助布鲁金斯学会的博士后项目,用来培养下一代关键领域的学者。公司资助方面,微软为布鲁金斯学会提供资金甚至包括办公需要的软件和电脑设备。而美国电话和电报公司也是布鲁金斯学会主要的捐助者,美国电话和电报公司负责对外关系和立法的高级副总裁从2000年起就一直担任布鲁金斯学会的董事。

  布鲁金斯学会2011年资产41万美元,负债5万5千美元,净资产35万美元。根据下列图表,可以发现布鲁金斯学会侧重外交政策和经济政策项目,其主要资金来源是申请的资助。就募款能力而言,布鲁金斯学会在美国智库中似乎并不突出。

  布鲁金斯学会与中国来往较多的主要是东北亚政策中心、桑顿中国研究中心和布鲁金斯清华中心。东北亚政策中心主任为卜睿哲,该中心每年分春季和秋季两期访问学者项目。秋季招收中、日、韩和蒙古学者,春季则招收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越南学者。候选人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并拥有6-8年相关经历。2012-2013年访问项目的研究主题是自然灾害:准备、应对与国际合作。桑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是前美国国安会亚洲事务主任贝德,该中心研究员阵容极其强大,包括老资格的中国通李侃如、前助理国务卿帮办柯庆生、前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波拉克、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中国经济的诺顿、研究中国精英政治的李成和研究中国能源的唐斯。布鲁金斯清华中心现由社会学和人口学教授王丰担任主任,值得注意的是该中心没有外交政策方向的专家。布鲁金斯学会主席桑顿却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当客座教授,他在清华EMBA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这使得他成为美国智库高层中最了解中国的人。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是根据美国国会一项纪念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的法案,于1968年建立。位于美国政府机构聚集的联邦三角地铁站附近。它和美国和平研究所一样,办公楼也是由美国政府提供的,因此是华盛顿极少数几家需要过X光安检才能进入的智库。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还是位于美国华盛顿中心地带的史密森学会的一部分。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宗旨是为了弘扬威尔逊总统的理念-为理念和政策提供一个沟通的桥梁,鼓励对国际和国内事务的研究、探讨、交流和合作。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的运作资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政府,所以它没有党派归属,不从事政策游说工作,这和华盛顿其他一些知名智库有着本质的区别。

  作为一个智库除了其宗旨,最能体现它的特色的就是董事会。翻开美国智库董事会的花名册,大多是政商学界精英。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比起其他智库,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背景。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的董事会里有美国现任国务卿希拉里,国会图书馆馆长,国家人文基金会主席,美国国家档案馆馆长,还有史密森学会会长。因为这层关系,国会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会在借阅上给予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特殊关照。

  威尔逊中心项目人员极为精干,一般常驻的研究人员多为在该领域经验丰富、人脉很广的资深人士。威尔逊中心与中国交集较多的是中心下属的三个研究项目:冷战国际史项目,基辛格研究所和中国环境论坛。冷战国际史项目主管奥斯特曼,这个渠道是国内冷战史权威沈志华先生开辟,华东师范大学与该项目有合作协议。

  基辛格研究所主攻中美关系,主任前驻华大使芮效俭,副主任前驻上海总领事史伯明。此二人皆为汉语流利,熟悉中国文化和人情的外交官,属于华府智库中国研究人士里的红军(接触中国)。芮效俭出生于金陵大学一个美国传教士家庭,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在1991年-1995年期间出任美国驻华大使,2001年退休。他不仅仅是美国国务院一位资深外交官,更是在美国各个政府部门对华研究圈子内享有盛誉。史伯明曾是1972年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美国的口译员,2002-2005年期间出任美国驻上海总领事。

  中国环境论坛主任吴岚,她主持中国环境论坛,研究中国的环境问题在美国各智库中还是非常少见的。吴岚既熟悉美国研究中国环境问题的人士,又与中国环境保护部和国内各大学的学者关系良好。

  作为智库,最重要的就是要出有创见、有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因此除了常驻的研究员之外往往还需要新鲜血液来进行头脑风暴。每年威尔逊中心邀请20-25位国际访问学者在中心做为期9个月的研究,他们包括学者、政策圈人士、记者和公共知识分子。入选基准是已经获得博士学位,并且有独立著作。并且威尔逊中心为这些学者提供最多达到85000美元的补贴。2012年威尔逊中心招标的课题有三大类: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地区权力转移、美国作为全球领导的挑战。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安全中又分为跨国犯罪、气候变化和资源紧缺、城市化和移民、恐怖主义四个小题目。在地区权力转移则分成专制转型、新兴力量和地区秩序这两个小题目。美国全球领导力的挑战则分成美国竞争力和创新、美国社会合同的未来:政府作用和未来的经济、能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和未来前景。

  资金是作为一个智囊得以成功运营的基础。2012年威尔逊中心接受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作为其全球赞助伙伴,2011年则接受了多家企业作为全球赞助伙伴,包括美铝、波音、JCPenny、可口可乐、默克和美联航。而次一级的赞助伙伴则有思科、谷歌等IT巨头以及日本国际合作银行、香港恒隆地产这些亚太机构。2010年给威尔逊中心捐款达100万美元以上的包括卡内基公司、麦克阿瑟基金会、美国国际开发署、美国国务院和挪威外交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多家机构包括前任特首董建华组织的中美交流基金会、香港董氏基金会都给威尔逊中心捐款五万到十万美元不等。海峡对岸的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则是长年的捐助机构,一次捐助十多万到二十五万美元不等。

  威尔逊中心拥有资产超过1亿美元,扣去负债700万美元,净资产仍然过亿。归根到底,财大气粗、背靠美国雄厚资源和影响力是美国智库成功的秘诀。智库的投资当然有回报,美国智库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传播美国的理念,为美国各界出谋划策、输送人才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论

  智库作为独立的政策研究机构,在美国体制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的“旋转门”机制保证了智库成员从研究者到政府官员的转变,也有从政府官员回到研究岗位上的。在我国国情基础上如何发展智库和扩展智库的影响力需要探索。

  智库是独特的,首先它不同于政府的政策研究室,智库相对独立性确保它可以对政府政策进行质疑。其次它又不同于大学的研究所,智库不是象牙塔,它的研究就是为现实服务,甚至可以说是功利的。智库的工作人员没有教学义务,但是却需要广泛地与社会各界互动,敏锐地捕捉前瞻性、动态性、对策性、预警性的课题。

  办好智库最重要的无非就是人和钱。美国智库大多拥有豪华的研究阵容,其研究人员比起美国政府的相应部门来说也是毫不逊色。其次是财大气粗,美国发达的私人基金会和为数众多的跨国公司使得美国智库能够得到众多财力支持。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自然需要一大批智库来发出中国的声音、争夺国际舆论的议程设置。

  当然这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美国  美国词条  浅析  浅析词条  运作  运作词条  
海外社会

 瑞典老年人如何安度晚年

 由于长寿和生育率低,瑞典早已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超过65岁退休年龄的老人占到全国千万人口的约20%,面对如此庞大的老人群体,瑞典却在联合国...(展开)

海外社会

 苏共的文化领导权为何脆弱

 〔摘要〕苏共以强烈依靠意识形态的方式唤起民众革命,继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的执政党。但是,它最终却因失去民心而失去政权。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形态制度安排是如...(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