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一场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必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党的领导不断得到加强,基本适应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保障了各项事业的发展。但也要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对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现行行政体制仍然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深化改革需要政治勇气和坚定决心,也需要政治智慧和足够的知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需要善于研究借鉴国际上公共治理方面的有益成果,顺应时代发展和变革潮流,同时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现阶段国情与实际,不盲目照抄照搬,从而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从这个意义上讲,潘小娟教授的新著《比较行政体制》一书,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帮助。
潘小娟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一直从事行政体制改革与公共管理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可以说伴随和见证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潘教授治学严谨,富于创新,有着很深的学术造诣,迄今已发表了许多引起广泛影响的学术著作和文章。《比较行政体制》一书是她多年来以外国行政体制为主题开展教学研究累积的成果,凝聚了她对各国行政体制比较研究的不懈思考和心血。通览全书,感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别比较突出:
一是为我们思考和研究比较行政体制提供了一个较新的理论框架。区别于传统的按国别展开的行政体制比较研究,作者更加注重从行政体制的基本内涵和内在逻辑入手,以行政权力为核心,以行政体制的构成要素为基线和主要内容,分析比较了各国行政权力的运行、内外部关系及其所处的环境。这些要素包括行政领导体制、政府首脑与中央政府、中央政府职能和机构、地方政府、中央与地方关系、行政管理模式等。全书围绕这些构成要素进行谋篇布局,阐释基本原理,描述客观事实,勾勒发展趋势,逻辑体系严谨,内容条理清晰,结构系统完整。这对于我们溯本求源,从理论层面上去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行政体制、行政权力的本质及其构成,从而更好地去思考和推动改革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是把握了行政体制的个体差异和影响政府治理的共性因素。一个国家的行政体制受到其所处环境的影响,深深扎根于本国的文化和传统,其形成和发展是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特征的行政体制,具有各自的特色。同时,各国政府在治理经济社会的过程中,也面对一些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在行政体制上有着一些相通的特征和共同的影响因素。《比较行政体制》一书,选取代表性的国家,采取解释性的视角,既考察了这些国家行政体制的具体差异具体情境,又注重从差异中寻找共同点,归纳提炼出了各国行政体制中一些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这有利于我们更加辩证地看待和吸收借鉴各国行政体制中的有益经验。
三是既有制度层面的静态比较分析,又考察了体制的动态演进和发展趋势。实践是发展变化的,改革也是要与时俱进的。各个国家的行政体制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的调整和变革。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各方面体制已比较稳定,但面对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也在不断地调适完善。《比较行政体制》的一个很大亮点在于,不是单纯地对各国行政体制作静态的比较,而是着力拉长比较的视野,更加注重考察体制的历史演变进程,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每一章的最后一部分,对涉及该章主题的改革发展趋势作了描绘分析,真实全面地反映了不同国家行政体制和行政实践的现实。这可以帮助我们以更加全面的视角来审视行政体制的改革和演变,从而寻找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最佳政府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