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大道,必先知史;欲想治国,必先懂史。学史可以提素质、明是非、促前行。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当念好历史这本教科书,孜孜不倦地汲取精神食粮,将历史中的智慧运用到当代实践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接力中,写下我们这一代人的绚丽篇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专程来到甲午海战故地刘公岛,来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蓬莱市,冒雨登临蓬莱阁,推开历史厚重的大门,倾听岁月无声的启迪。他强调:“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食粮。”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学历史、懂历史、成“史”在胸,能不被狭隘的因素左右,涵养包容宽阔的胸怀;能启迪人的智慧,面对困难与挑战少走弯路;能“思接千载,视通万物”,提高决策的大局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领导干部作为发展的“领头羊”,前进的“总指挥”,一言一行都牵动着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更应该多从历史中汲取营养,提素质、明是非、促前行。
以史为师,学真理,提素质。古往今来,涌现出大批优秀的能人异士,也流传了数不胜数的名言佳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教导我们要学会“以人为镜,取长补短”;“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教导我们要注重“体民情、察民意”;“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教导我们要培养“大局意识”,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中去考虑。如此种种,都是前人留下的真理。学历史,就是要吸收这些真理中蕴含的大智慧,为己所用,减少耗费在弯路的时间,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既培养了担当的“宽肩膀”,又增加了成事的“真本领”,为更好地工作、决策增添保障。
以史为鉴,看兴衰,明是非。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经历了无数个朝代的兴衰更替。学历史,看朝代兴衰路,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统统化作当下为政的智慧。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复国路为鉴,可以学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的由盛转衰为鉴,可以坚定对外开放的国策不动摇的决心;以“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导致的灭国为鉴,可以告诫我们为政要以信,讲诚信永远是立身立政之本。几千年以来,兴盛衰亡时有发生,应看到,有些歪路,让一些大国瞬间灭亡,有些经验,让一些小国日益壮大,学历史,就是要汲取前人的智慧,吸收历史教训和经验,多走大路、走直路,促进我们国家和民族更好更快地发展。
以史为鞭,续传承,促前行。中华民族今天所达到的成就,是无数心系天下、公而忘私、为社稷百姓殚思竭虑贡献的先贤志士所打拼出来的。古代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近代有狼牙山五壮士用生命和鲜血谱写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永远不能忘记,当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仍未完成,我们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脱贫攻坚战役还未结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还未解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要还未能全部满足……中华民族从来不乏有志之士,我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学历史,就是要以历史为鞭,鞭策自己不断前行,唯有如此,才能弘扬先辈的精神,传承他们的信仰,努力传好中华复兴的接力棒。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欲想治国,必先懂史。学史可以提素质、明是非、促前行。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当念好历史这本教科书,孜孜不倦地汲取精神食粮,将历史中的智慧运用到当代实践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接力中,写下我们这一代人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