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的非常重要的会议,它吹响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提出了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5年多来,我国民生领域改革取得巨大进展,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中,我国社会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探索出有效路径。我们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找准新时代社会建设的着力点,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开创新时代社会建设新局面。

  习近平同志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提出了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推动新时代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5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新时代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减贫脱贫、医疗健康、社会治理等重要民生领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民生领域改革取得巨大进展,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逐步扩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不仅远远超过物价增长速度,而且超过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大众消费活跃时代开始到来。2017年,我国居民家庭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已经降到30%以下,通信、教育、旅游、休闲、健身等新兴消费快速发展。我国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逐步缩小态势,中等收入群体总规模已达到3亿多人,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

  人民安居乐业,在经济增速换挡期保持了就业稳定。近年来,我国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和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去产能产业的就业安置任务繁重,同时国际经贸形势的深刻变化对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采取一系列更加有效的促进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2013—2017年,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这一历史较低水平,2017年农民工总数超过2.86亿人。就业工作取得如此成就,为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准脱贫成效显著,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即将全部脱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取得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为国际减贫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2013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湖南考察工作期间,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5年多来,中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创了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2013—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人。2018年,全国又有125个贫困县通过验收脱贫,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到2020年,我们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这是一项世所罕见的伟大减贫工程,将深刻改变我国农村贫困地区面貌。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劳动力素质显著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我们党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用法律形式保障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当年GDP的4%,同时采取各种措施普及和扩大各层次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创造新的人口红利。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新增劳动力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45%,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以上,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才强国夯实了基础。

  建成世界上最宏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健康水平普遍提高。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拉动世界社保覆盖率提高11个百分点。截至2018年6月,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25亿、1.91亿、2.3亿,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口超过13亿;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11.5亿,覆盖全国82.81%人口。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7岁。

  满足人民多方面美好生活需求,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防控重大风险、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最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这一系列有步骤、有布局、有重点的重大举措,赢得了人心、凝聚了共识、稳定了预期。

  新时代社会建设探索新路径

  习近平同志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中,我们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路径。

  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教育是促进社会流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和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的重要途径。5年多来,我们进一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努力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适应城乡家庭对子女幼儿教育、学前教育需求日益增长的现实,努力为每一位适龄儿童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是民生之本,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5年多来,适应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深刻变化,我们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创造新的人口红利。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就业,推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妥善做好去产能企业的职工安置工作。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持续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收入分配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5年多来,我们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深化农村改革,拓宽农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努力让广大农民普遍富裕起来,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5年多来,我们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全面建设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5年多来,我们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努力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精准脱贫瞄准特殊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贫困人口内生脱贫动力,巩固扶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5年多来,我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5年多来,我们大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努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新时代社会建设积累新经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社会建设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在统筹推进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精准脱贫、医疗健康等方面都作出深刻论述和全面部署,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尤其是注重补齐民生短板,解决好事关民生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离开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使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都做不了。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统筹推进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防范各种重大风险,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把平安中国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让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核心价值。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冲破一切利益固化藩篱,大力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严格规范和监督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行为,坚决扭转被群众诟病的各种行业不正之风,调整理顺利益格局和收入分配秩序,扫除一切欺凌百姓的黑恶势力,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和拥护。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全国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深化  深化词条  台阶  台阶词条  推动  推动词条  改革  改革词条  全面  全面词条  
改革史话

 孔子修订《春秋》的意义

 《春秋》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春秋》也是儒家的经典“六经”之一。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都有自己官方记载历史的系统,并且形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