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侵占东北后,加紧了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扩张,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件,使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的要求,适时地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于1935年10月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名义在法国《救国报》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文件标注日期为8月1日,故称为《八一宣言》。《八一宣言》不仅开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制定之路,也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1935年七八月间,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强调,应在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基础上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人民战线。在共产国际新政策的影响下,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结合国内迫切的形势,适时地调整了自己的政策。《八一宣言》经过集体酝酿讨论,由王明执笔起草,经斯大林和季米特洛夫同意后发表于法国《救国报》。《八一宣言》揭露了日本加紧侵吞华北和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面目,指出中华民族已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抗日救国是全体中国人面临的首要任务。《八一宣言》建议一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的党派、团体、名流学者、政治家和地方军政机关共同成立国防政府,在国防政府领导下,一切抗日军队组成统一的抗日联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愿意做国防政府的发起人,工农红军首先加入抗日联军,以尽抗日救国的天职。
共产国际的指示精神和《八一宣言》的基本内容,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一致赞同,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西安定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会议通过了以《八一宣言》具体内容和政治主张为基础的《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决议指出,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瓦窑堡会议结束后,毛泽东根据会议精神于12月27日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进一步阐明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党的《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决议和毛泽东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它们使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系统化,给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国民党开明将领张学良、杨虎城、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等在《八一宣言》发表后对中共的政治主张表示赞同。1935年底开始,蒋介石便从国内国外两个途径与我党接触,1936年1月,国共两党派出代表在南京进行非正式谈判。不久,双方进入正式谈判阶段,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国防政府、国防军等具体问题进行交涉。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共同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