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堵点少了,获得感才会多

  最近,一则新闻让人眼前一亮——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新华社、中国政府网启动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分领域分批次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群众办事的100个堵点难点问题。据报道,首批堵点将重点围绕教育、身份证明向社会征集。群众可结合自身所遇到的涉及学籍、学历、学位、身份等方面的“奇葩证明”,以及为开证明往返多地的经历填写问卷。所征集的信息经大数据分析后,将选择群众反映最强烈的20个堵点问题,推动有关地方、部门限时解决。

  曾经一个时期,诸如旅游需要证明“你妈是你妈”、卖房需要“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兑换残币要看孙女“撕钱”证明、村民讨牛被要求做DNA证明“你家牛是你家牛”等“奇葩证明”,在让人脑洞大开的同时,也广为群众诟病,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办事堵点的“怒怼”,大力清理“奇葩证明”已成社会共识,刻不容缓。

  好办事、办好事是人民群众的深切呼唤。党的十九大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写入党章。让办事群众满怀期待地来,心满意足地归,一直是党和政府努力的方向。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越少,满意度就越高,获得感、幸福感就会越强。反之,如果沟沟坎坎太多,“软钉子”太多,群众办事不便捷,满意度自然也就高不上去。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近年来,为了实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因“事”制宜出台了多种举措。如,江苏推出“不见面审批”,浙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上海提出“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等等。同时,各地大力整治“只微笑不办事”“不贪不占也不干”“能推则推,能躲就躲”等作风问题。这些举措,提高了办事群众的获得感。

  但办事堵点难点问题点多面广,解决起来依然任重道远,需要久久为功。有的地方办事流程繁杂,群众盖个章得跑多个部门;有的部门分工不明确,工作人员相互“打太极”“踢皮球”;还有的工作人员怕麻烦,习惯于躲群众。许多“奇葩证明”依然存在,“工作人员动动嘴,办事民众跑断腿”的现象仍然未得到根除。此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可谓是一场及时雨。疏解办事堵点,就是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堵点难点问题问卷调查是民意“探测仪”,不仅要收集好群众反馈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如何推动有关地方、部门限时解决。各地各部门要拿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政务服务,问民意、汇民智,从群众中汲取好点子、好办法,打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变“群众跑”为“政府跑”“网上跑”。担当尽责真正强起来,堵点就会少起来,群众获得感自然多起来。(李长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堵点少了,获得感才会多  获得  获得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