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师兄的文章,感慨颇深,就像一块硬石丢入安静的湖水,激起层层涟漪,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第一代人,作为一个思想传统而且保守的人,对农村的感情无疑是最深的,儿时的天堂,梦中的故乡。虽然,年少在农村也吃了很多苦,受了不少累(习大大知青时经历“五关”,如此生动真实),有位乡亲曾说,“你六岁就干农活,什么时候干到老呢?”但是,而今留下的只有不尽的快乐和美好的回忆,那些成长的苦累和痛苦,早已烟消云散,融入骨髓血脉。山河纵横千里,农村却如此相似。正如文中所说,农村的问题不少,让人牵肠挂肚,忧心忡忡。教育,赌博,留守老人儿童,人口向城市迁离等等,或多或少轻轻重重,都有存在。赌博也不少,但是吸毒似乎是没有,也没听说过,可能缘于中原北方相对保守封闭,也可能是因为贫穷落后没有资本资格吧。
问题生成的原因,可能千头万绪,马克思老人家的社会哲学里可能早已给出了最根本的因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生产关系变革,当生产关系跟不上生产力变革时,必定产生问题。工业化大生产时代,农民何去何从?教育资本化时代,穷孩子何去何从?商业化运行时代,民风民俗何去何从?父子异地而居,家风家谱何去何从?变化太快了,跟不上,真的跟不上。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或许农村也只是个历史的过客,百年之后还有没有农村?真不好说。
但是发展的问题始终是要解决的。发展和稳定,运动和静止,一个亘古不变的矛盾。不要稳定肯定是不行的,社会乱了大家都完蛋;有时间就有发展,谁又能逃得掉呢,只不过是进与退,快与慢的问题。物质和精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个社会逃不掉的问题。
物质生活发展太快了,思想怎么跟的上呢?要解放思想,还要稳定思想,什么地方在解放?什么地方在稳定?农村传承千年,民俗传承千年,文化传承千年,宗教传承千年,信仰传承千年。没有千年的信仰,何来千年的稳定?没有千年的文化,何来千年的民族?基督是千年的信仰,伊斯兰是千年的信仰,佛教是千年的信仰,马克思能不能是千年的信仰?怎样才能是千年的信仰?一个值得我们去探索和解决的课题。
宗教,法律,道德,监狱。我们说宗教是一种统治工具,信仰可能也是,但是能够驾驭思想和灵魂,能够保持社会长治久安,何乐不为?出生即洗礼,信仰方坚定。当它变成我们身体思想的一部分的时候,或许我们自己就是信仰。最后一句,精神何所系,吾心安处在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