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本书,本打算先照着书上的方法把这本书的结构梳理出来,没想到直接在Xmind的模板里找到了这个脑图,省了不少事情,那就直接将我读完的感想吧。
此书出版于1940年,当时我们还在抗日战争时期,美帝已经开始在教人如何阅读一本书了,两个画面在脑子里交织在一起,心里不知该作何感想。
说回这本书吧,这本书最让我受益或者说有触动的点有三个:
1、带着问题去阅读
这是第五章的内容,用书里的关键字来讲,就是“主动”;我们应该带着问题去读书,书中给出了四个主要的问题,第四个是我从来没有有意识的去想过的,“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看到这里我是有些惭愧的,又有一种当头棒喝的感觉,我之前读过的很多书都提到过,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目标,我最近在工作中也在反思自己目标导向不够明确的问题,没想到在阅读这件事上也应该这么做
阅读一本书就像是做一个项目,项目做完时,我们要交付的东西就是这四个问题的答案,尤其是最后一个,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2、读者和作者的沟通
这是第十章和第十一章的内容,这两章讨论的内容已经超出了我对这本书的期望了,这不止是在讲如何评断书,这是在讲如何有效沟通,请看下面几条规则:
1)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怎么才能说“了解了”?书里也有答案,“你必须能用几句话,告诉你自己,或别人,这整本书在说的是什么?”)
2)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3)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做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这里强调对“知识”和“个人观点”做区分,是让我特别佩服的一个点,很多时候争论是因为“个人观点”的不同,这种争论是没有意义的)
还有理想化辩论的三个条件:
1)在争辩时就要注意你会带进去的情绪,或是在当场引发的脾气。
2)你要把自己的前提或假设摊出来,一场好的辩论是不会因为假设而争吵的。
3)在争论时应该多一点理性的光,少一点激情的热,每个参与辩论的人至少都应该从对方的立场来着想。
我不知道各位看到这些规则是什么感觉,对我来说,这些规则可以用在和人面对面沟通上了,以后如果读了沟通方面的书,会再回来和这些规则对比一下。
3、如何做主题阅读
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这项活动的难度远远超过了我们常规意义上的阅读,这是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组织、编排知识,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知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借书中的话,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