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是书评,我觉得还算不上,顶多算是记录一下这一刻的想法吧。没有那么好的文采,见解也不是那么明晰透彻,所以一向比较胆怯为看过的电影或是书籍写一些评论。但是这次,我觉得如果不写些什么算是对不起自己看过这本书了……
和多数人不一样,我是先看完电影才来读的书。看了影评,大家都在说电影没有把原著拍出来类似的话。我觉得,可将电影与原著相融合。电影更像是楔子,先勾起观影者的兴趣,再激起人们想要去阅读原著的冲动。将角色用鲜活的形象表现出来,引人入胜。(我是这样的hh)
我是前天看完的电影,看完后总觉得意犹未尽,家里正好有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我索性深夜就读了起来,断断续续地用了两天读完
我印象中的阿富汗一直战火纷飞,恐怖分子猖獗一时,但在读者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阿富汗。
我知道了原来阿富汗本国有普什图人和哈扎尔人,两者都信仰伊斯兰教。而普什图人为逊尼派,哈扎尔人为什叶派。大部分的普什图人都看不起哈扎尔人,觉得他们低人一等,是阿富汗的“垃圾”。后来塔利班对哈扎尔人的残忍屠杀,让人心痛。阿富汗人喜欢夸张的说事情,比如他吹嘘自己的儿子将会成为生物学家,但事实是,他儿子可能仅仅只是在生物考试中取得了及格的分数。阿富汗人的风俗有放风筝?,一到冬天,孩子们会放飞风筝,天空中有几十支风筝,而你需要凭借娴熟的技艺在空中割断对手的风筝,被割断的风筝会掉落下,一群孩子就去追逐风筝,能拿到他,放在家里那是一种荣誉。
阿富汗在被侵略前,首都喀布尔一直是阿米尔和哈桑心中最美丽的家园,繁荣的街道,卖风筝的风筝铺,充满香气的烤羔羊,馕饼,蔬菜饼。
阿富汗在人们心中一直被“9·11”“恐怖分子”“恐怖袭击”等字眼所笼罩,大家闻风丧胆。新闻报道到处是难民危机、恐怖分子猖獗。却殊不知阿富汗曾经也是这么美丽和平,繁荣的雅德梅湾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连绵不绝的山脉,孩童在街道上追逐打闹。后来,苏联的侵略,塔利班的暴政毁了这一切。现在的阿富汗被战火蹂躏,街上到处是难民,喀布尔早已面目全非,就像阿米尔多年后重回故乡时,他觉得自己像个游客。正如书中所说“在阿富汗,有很多儿童,却没有童年”“战争,让父亲变成了稀缺品”如今,作者也只能用文字来怀念阿富汗人以往的美丽家园,充满欢声笑语的快乐童年。
废墟中的阿富汗
我在网上搜这本书的创作背景,令我高兴的是哈桑这个孩子并没有原型,而作者却和阿米尔的人生轨迹差不多,从喀布尔移民到美国旧金山。这一路崎岖坎坷。我宁愿哈桑这个孩子没有原型,如果有,那简直是噩梦,太令人窒息心痛。但我想,在阿富汗,可能有千千万万的孩子远比哈桑更加可怜,他们可能还未长大看看这世界就夭折,或胎死腹中。童年失去父母,颠沛流离,甚至于饿死在街上。全世界的祈祷,希望这世界和平,不要再有战乱。还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一个干净祥和的家园。
《追风筝的人》诉说着温情与残酷,美丽与苦难,它不仅仅展示了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史,一个国家的苦难史。希望这本书能够解除人们对阿富汗的误解,去掉有色眼镜,在作者笔下的文字间去了解这个国家,这个伤痕累累的国家。
昨晚看到哈桑写给阿米尔的那封信和被枪决那篇,我哭了很久,泪水止不住的往外冒,发自内心的心痛。
回想起那纯真可爱,忠诚憨厚的面孔,他是那么善良,对自己伙伴的好甚至几近于苛刻。“为你,千千万万遍”我认为,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情感是友情、爱情、亲情相互交织,五味杂陈,甚至于高于这些情感,再度升华。
他们之间的情感本身存在着不平等,主仆关系,哈桑既把阿米尔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又把阿米尔当成不能违抗命令尊敬的少爷。这一切,不是因为自己是哈扎尔人,不是因为奴性,而是因为爱。“哈桑曾经深爱着过我,以前无人那样待我,日后也永远不会有。”
父亲被一分为二,一半是阿米尔有地位、有名分的那一半,另一半是哈桑没有地位被歧视、不被承认的那一半。但令人讽刺的是,阿米尔却继承了懦弱胆小欺骗,而哈桑继承了勇敢纯真无畏的那一部分。也许是命运弄人,阿米尔自1975年冬天的那场风筝比赛后,在痛苦自责悔恨中度过了26年,他亲眼目睹哈桑被那群畜生伤害,自己却袖手旁观,他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他渴望哈桑能够打他、骂他,希望哈桑发泄出内心的伤痛。但哈桑不会那样做,他知道,他往哈桑身上砸石榴,试图激怒他还击,而哈桑只是拿起石榴往自己头上磨碎,问阿米尔这样会不会感到好受一些,那心疼的眼神…阿米尔对自己的懦弱感到愧疚,他把钱和手表偷偷藏到哈桑枕头下面,诬陷那是哈桑偷的。而当爸爸问起哈桑时,阿米尔希望他揭穿自己,这样他内心好受些,为自己赎罪。而哈桑看了看阿米尔,低下头回答“是”。随后哈桑便和阿里离开了阿米尔家。那是哈桑和阿米尔此生最后一次相见,可能他自己都没想到。26年后,拉辛汗电话告诉阿米尔来到巴基斯坦。“这里,有你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在那里他告诉了阿米尔真相,哈桑还是总是问起阿米尔少爷,他渴望见到他,他娶了妻子法莎娜,生了一个儿子叫索拉博,那是取自哈桑最喜欢的英雄故事里的人物名字。哈桑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亲弟弟,而索拉博是他的亲侄子。哈桑和妻子拒绝搬出阿米尔曾经的家,塔利班人将他们拖到街上开枪打死了他们。最后,留下的,是哈桑自学文字写给阿米尔的一封信和一张与索拉博的宝丽来照片。
和煦的阳光下,父子两人共享天伦之乐。时光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
哈桑走了,但他的一部分留在了喀布尔。那就是索拉博。
阿米尔此后的举动,是令我感到欣慰的了,这一次,他终于没有怯懦,从巴基斯坦前往故土喀布尔,带回侄子索拉博。
“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在1975冬天那场风筝比赛后去为阿米尔追回风筝时候说的。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一次,是阿米尔为索拉博追回风筝时说的。
过去,我懦弱,无法弥补你的伤痛,现在,我想给索拉博最好的一切,我要赎罪。我要带着你的一部分继续活下去,让他变成一个有出息、自由快乐的人!
26年来第一次放起风筝,那个哈桑最爱使用的古老技法“猛升急降”,哈桑是全喀布尔追风筝最厉害的人,人们说他是在追风筝的影子,而只有我知道,并不是那样,他只是……知道。
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
追哈桑,追童年,追回索拉博的微笑,追回我过去这26年。
追吧,不管那风筝于汝而言象征着什么,大胆的追吧。
感谢在这段被困在家中无法出去的日子,让我静下心来读完了这么优秀难以忘怀的一本书,书中的伤痛教会人成长,书中描写的阿富汗带我领略这片饱经沧桑的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