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间,目之所及,皆大美无言。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新华书店,人太多,只能席地而坐,没一会就被管理员“请”开了位置,买回来这本书,最近才细细的品了起来。中国写散文的作家很多,自己也是才开始看起散文。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举目可见的小小悲观,皆在此处”。也许是自己的经历尚浅,浮现在我眼里的是昏黄灯光下,母亲纳着鞋底,看着小孩的慈爱眼神。这可能是奶奶带给我的最初的温暖回忆吧。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不同于老舍先生也不同于丰子恺先生。虽然丰子恺先生的散文也是有一种淡在里面,但是更体现的是因为自己对生活的疏离,世外人的态度而体现的淡,而汪曾祺先生的更体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和细致观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两位作家师从不一样的老师而有的差异。
第一部分写的是人在此处,心寄故人。写了自己的家,亲人,师友。很多都会写到印象深刻的人和事,但是这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老师,沈从文。沈从文是他的老师,也是对他写作影响很深刻的一个人,轻松的家庭环境,加上这样的老师,很容易会造就这样的写作风格。“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有人用这样的话形容过沈从文。他和学生最长强调的是讲在写之后,写作要贴着人物,才会有思想,笔不会散,读者才有共鸣。他训练学生从片段开始写起,主张先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他把学生写的好的稿件寄到报社,多年以来,寄出去的邮费都占了厚厚一笔。他不注重吃穿,生活节俭,常常大笑,像一个孩子。沈从文的文章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的精神。汪曾祺形容他“只有看破一切人事乘除,得失荣辱,全置度外,心里明净无渣滓的人,才能这样的畅快大笑”。这样的老师,想必给他带来了不少的影响吧。
第二部分,食物。直抵人心的是这一番人间味浓。汪曾祺的食物描写会让你觉得身临其境,垂涎三尺,可能是他本身就会做菜的缘故,对食物的描写有不自主的熟悉感和亲近感,由各地不同的食物他引出了一个思考。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之前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也是写到很多食物。食物和我们的文化息息相关,食物也会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千百年来,我们都是通过食物传统情感,熟悉的食物味道,会让你想起当时的心情,传递的不止是情感还有回忆。就像美国的中餐馆,他让人想起熟悉的食物,更多恐怕还是想起家乡的人和雪吧。
第三部分主要是写花,最美不过人间风物。可惜自己是个老“粗”,很多花都不认识,只能边看边查,着实耽误了些功夫。查了才得知很多花原本就是身边常见的,只是不知道花名。印象比较深的是秋葵花,可是是之前自己总是落款秋葵,更有着偏爱吧,秋葵花有极淡的黄色,旁边长着秋葵,风致楚楚,自甘寂寞,却也别出心裁。美景在眼中,更在于各人心里的理解。就像写到沙漠绿洲,不一定是碧绿,也可能只是人居住的地方,绿洲意味着人的生活,人的勤劳,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人的文明。
第四部分,景。更多的是描写山的景致。人生天地间,目之所及,皆大美无言。描写山的场景里,最多笔墨写的是泰山。“泰山岩岩,鲁邦所詹”。诗经《鲁颂》有言。伟大的东西不是谁都可以写的,从某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泰山神是一位女神。古时常有“四方以进香来揭元君者,辄号泣如赤子久离父母膝下者”。一方面当时是指我们不管活得多久,在深层心理中都封藏着不止一代人对母亲的记忆,母亲意味着生。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艰难辛苦,受尽委屈,最需要的也是母亲的抚慰。另一方面,当时社会,群众情感背后隐藏的是对冷酷现实的强烈否定。当然了,名山不只是被欣赏,只是为了促进旅游和消费。如何提高名山的文化层次,如何透过名山提高全民的思想素质,这才是旅游当局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毕竟文化才能兴邦。
最后一部分,是人生看得几清明。写这本书的时候,汪曾祺先生也有七十了,七十古来稀的学者,作为一个回顾和整理写下了这本书。回忆里深刻的有在昆明求学的几年,文化大革命被打成右派,幽默感和生活。这本书里随处可感受到的,便是随遇而安和生活。人世间很多事,想一想,很有意思,把这样想一想都觉得扑哧一笑的事记下来,就挺幽默的。汪曾祺先生应该是个很幽默的人,心存善意,常在微笑中,艰难困苦环境也不丧失生活的乐趣,这才是最深的幽默感吧。“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对生活关心,对人关心,对生活和人持欣赏的态度。这是我通过这本散文,学到的一点皮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