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白鹿原》读后感

陈忠实老先生已于年前仙逝而去了,我很是感叹了许久,也痛惜了大半个月。大约西北黄土地上的作家,都活的很累吧!

路遥不到五十岁就撒手人寰,远的如柳青,现又走了陈老先生。路遥之英年早逝,留之《平凡的世界》,乃是用整个生命浇筑而成,用生命换来了黄土地上最为厚重的一部巨著。今之去不少书店,其作品仍然立于架上,购者时有。其二乃是《白鹿原》,陈老先生去世之后,各大书店纷纷推出其书的纪念版,我也怀着沉痛的心情拿到一本。虽然家中已有,只以此缅怀我心中伟大的作家吧!

痛悼之余,我想借用其追悼会上的一副挽联作为这篇文章的引子,也表达对陈老先生的深沉敬意:长安犹存白鹿原,人间再无陈忠实。

整部作品篇幅宏大,时间跨度也长,大体是从武昌起义前夕到新中国成立近五十年时间,地点在陕西关中平原上的一个小县城所管辖的一个原(后来也叫仓)。陕北一带把山丘沟壑地带统称为原,在这个聚居地有白鹿两家大姓,所以叫白鹿原。故事就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漫长的时间段里展开。

主人公白嘉轩本性忠厚善良,有着传统中国农民所具有的仁义礼智信的特点,典型的耕读传家之继承者。农民所具有的韧性、憨厚,都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从父辈之手继承了祠堂之主之位,也就是族长一职。自此尽自己一生都在为白鹿仓乡民的利益而奔波。在他所主事之际,正是中国近代史上多事之秋,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各路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场。他应付一场又一场,场场都是死里逃生。(小说对这些事件都写得极为惊险动人)纷繁复杂的世事也把这位主人公磨炼的处事不惊,镇定自若。女儿是共产党,侄儿是山大王土匪,儿子却是国民党县长。他都经历了,最后也都看淡了。哪边胜了,他都心平气定,哪边败了,他也神情自若。在他心中,成败只不过似村头上演的戏,散了也就完了,明天还得继续下地干活,还得为仓里的粮食奔波。以致到了后来,儿子当上县长在戏台上讲话时,他也木然了。

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旧时代社会的变迁,以及关中平原上农民勤劳、悲惨生活的缩影,还有农民所具有的仁义质朴等本性,对悲惨命运的抗争,挣扎,不甘于屈服等。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事例,在作者笔下崩裂出来,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多彩的波澜壮阔的画面.

青年时,白嘉轩敢于冒险,有一股冲的劲头,交农事件他发鸡毛信,放出三声铳子号召农民们起来和县政府反抗,最终取得胜利,为民众争取到了实际的利益。体现了他的勇,遇事不低头,不屈服,虽然他为富产交得起租子,但他为其他穷苦的乡民考虑,眼光长远。另一方面,他身为族长,也有一种豪迈的气魄,大无畏的英雄情怀。虽然这件事最终由长工鹿三完成,他却是主事者。风波之后,政府低头,却来了个秋后算账,鹿三被抓进大牢要砍头。他摒弃诸多情感障碍,只身到县大狱换回了长工鹿三,体现了他的义。虽然在最后关头捡了一条命回来,但其义却令人钦佩不已。他对读书人从来都是恭敬有加,请来教书先生为白鹿仓子弟习五经。每次用饭,他都请先生上座,从不以一个富豪大家自居。先生要走,他亲送十几里路之外。体现了他对儒家礼仪的尊敬,身体力行。白鹿原上饿殍遍野时,他只身到土匪处借粮。土匪敬他仁义,毫不犹豫的给他。回到原上,乡邻们得救了,但丰收之后农民的狭隘意识体现出来,竟然不愿意归还粮食了。还是他力排众议还粮,表现出了一个男子汉的言而有信,大家风范。国共斗争期间,原上也是风起云涌,谁家住山头,他都不会排挤另一家。无论是共产党的农会,地下组织,还是国民党的县政府,党部,哪派得势,他都是中立。中庸之道,智,也表现在他身上。

纵观全篇小说,基本上都是体现着白嘉轩的儒家传统的一个旧时代的农民。仁义礼智信,他都身体力行了,遵循并实践着。干任何一件事情,他的脑海中都有标准,即使枪顶在头上,也不能改变他的立场。

当然,作者也不是把他塑造的标准的完美的英雄主义,也有普通人的情怀。例如白鹿原上他第一个植种罂粟并发财,用不正当手段获取了鹿子霖那块有白灵鹿的宝地,孝武差点饿死在道边他不闻不问,等等,说明他也是一个思想感情复杂,具有小市民一时的普通人。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却毫不含糊的英雄式人物。从他对白鹿原闹瘟疫一事的处理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当跟随了大半辈子的妻子叶莹也被瘟疫夺去性命之后,这个本就佝偻着腰的老人走起路来腰与地面几乎平行了,与腿快成90度了。当别的村民都去田小娥的窑洞前祭奠叩头,烧香祈求保佑时,他把来劝他去的人大骂一通。因为瘟疫据说是非正常死亡的田小娥的冤气所凝结的。关于这一点他的妻子也在生前明确的告诉他,田小娥会来索她的命。但我们这位英雄式的人物在房中想了三天三夜之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造七层砖塔来镇压其冤魂,类似雷峰塔镇压白娘子一样。因为他是族长,大家不敢有所异议,半月之内白塔遂成。他更绝,把冤魂尸骨架火烧成灰埋于宝塔之下。还说绝不给婊子立贞洁牌坊,而要让她永世不得翻身。果真,白鹿原的瘟疫此后永绝,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领袖式英雄人物。当白鹿原一半人死于瘟疫之时,他能拒绝众人要为田小娥立牌之议而修塔镇压之举,确实不是一般之人能做出来的。由此看来,白嘉轩如果有更好的机遇,他绝对是关中平原上一个响当当的领袖人物(是一个值得历史大书特书的人物),放在哪个环境之中,都不是泛泛之辈。

历史上的关中人向来都是大碗吃面,大碗喝酒,大声吼秦腔,走起路来也是大踏步,说起话来震得你耳膜疼。一句话,关中人豪爽,大气,不做作,不偷奸溜滑,似乎永远代表着正义的一方。秦始皇的大秦以此地为基业而并吞六国,傲藐世界的汉唐帝国,都曾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一千年前曾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统领着那个时代。只不过,一千年后到如今,却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这片英雄的舞台上,诞生着一代又一代的黄土地儿女。他们继承了祖上皇家的大气风范,冲锋陷阵的豪气干云,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侠骨义气。仁义礼智信已在他们身上渗透到骨髓中去了。

白嘉轩站在混乱的历史潮头,始终保持着自己清楚的思路。任何事都不能违背他做人的信条,要有自然形成的制度,道德公约来规范他自身及治下的仓民们。在这一点上,宗族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村中有偷盗,偷汉子之类的事件都交由宗祠会议来商议决定,人们也能心悦诚服。而白嘉轩作为族长当然也理所当然地要带好这个头,做一个标准模范出来。儿子与田小娥偷情之后,他毫不犹豫的分家另过,把这个认为败类的儿子逐出家门,任其自生自灭。虽然他自身由于各种原因,娶了七房老婆,但从来没有与哪一个女人传出风流韵事来。走在村里,正在喂奶的妇人慌忙回避。罂粟蔓延开来的时候,他厉行禁止。遇上干旱时,他按残酷的仪式来祈雨。种种的一切,他都饰演着一个正派人物的形象。确实,他也真是这么一个人物,他是关中平原上最优秀的继承老祖宗基业者的代表,也是令后代们引以为傲的人物。

白嘉轩虽然是一个可以达到富农级别的人,但是他一生都在土地上劳作着,随着长工下地,把长工当做自己兄弟来看待。长工干什么他干什么,长工老了干不动了,他让儿子养着。他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劳动。他让儿子读书,自己干活,达到耕读传家。可以说,他完全没有任何地主大老爷的架子,遇事能先想到别人。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这种人,正是作者着力塑造的理想人物,寄托着人类最优秀品质的标准关中农民形象。当然作者也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他按他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来塑造,希望他能为当代人树立一个榜样,把每一个人物当他身边的人来描写,为当代人树立一个心中永远的楷模。为这个时代正一正风气,扬一扬清气,让人们不只单纯追求物质,而也要有精神层面的东西。虽然写的是小说中人物,但也表达着作者对当下的社会思考,并且白嘉轩也是作者为拯救时下风气开出的一剂良方。

白嘉轩身上体现出来的儒家传统一面,也正是当今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现代人身上所缺乏的。作者亲睹之后,又做了思考,认为用中国传统的国学文化可以做一拯救,或许能够回归本真。这也是本书最为深奥的一层,也许是作者最为真实的写作本意吧!但能看出来能想到的却是寥寥无几吧。

时代在大踏步的前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视标准,但两千年来中国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却是深深的印在国人的心中。所以,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白嘉轩的人物形象有他积极向上的一面。他种罂粟富裕之后,发现原来这是害人的东西便立刻弃之不种,并且严厉呵斥乡民不准卖给商铺,要给药铺作为治病救人之用。说明他虽然以不义之财而积累了一些资财,但认识却很明确。一旦清楚之后,立刻摒弃,即使那是金山银山。也在警醒当下致富之人,发财之路要有正当门路,千万不可取不义之财,有一夜暴富的想法。所以,白嘉轩是作者笔下最标准的理想化的关中农民形象,也要求当下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人学习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正义的东西,尤其是在现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潮流下更是如此。由此我想到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一个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健壮,也只能做麻木的看客和示众的材料,而要改变他们愚弱思想状态的,那时当然首推文艺的。”也许陈老先生也想用他的作品来警醒处在滚滚红尘中的人吧!可惜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多读书了,改玩电子产品了,这或许是陈老先生始料未及的吧!但是,先生终归还是抱着拯救世态的心理来塑造白嘉轩的。毕竟,好的文学作品是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亡的,反而更会散发出久远的墨香。

民国之际,纷乱繁复,关中平原虽处内地,但也匪、兵、痞祸害不断,白嘉轩立身于其中,久屹而不倒,自有其过人之处。深厚的儒家传统,家教底蕴,做人的根本,为人处事的顶天立地,还是值得我等敬佩的。虽读作品六七遍,每次都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确实这个作品所蕴藏的东西非同一般。初观是看热闹而已,只觉得情节很扣人心弦,动人心魄,似看《水浒》。再观又觉得像《三国》,还有很多计谋。二十年之后而观之,却是深奥无比的《红楼梦》了。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都好像在似语非语,似露非露了。

常于黄昏之际伫立于家乡的田野之畔,俯瞰沟壑纵横的卯卯梁梁,思绪遥飞到白鹿原之上。我的家乡与白鹿原地形地貌相差无几,千沟万壑,而于其中显出一大片田地来,养育着世代的男人和女人们,上演着一出或悲怆或欢喜的舞台剧来。远处苍茫的山沟沟之间,你仿佛看见一个头戴瓜皮帽,身穿棉布长袍,脚踏方口黑绒鞋,正在努力锄地的农民来。偶尔抬头望一望日头,用袖子擦一擦汗水,他就是白嘉轩。旁边是背着一个旱烟袋,眼睛浑浊,衣着朴素,同样在锄地的人,不错,他就是长工鹿三,不时和他主家叨上一两句。远远的天际边,一只浑身雪白,眼闪灵光的白鹿正向他们奔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白鹿原》读后感  白鹿原  白鹿原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白鹿原》读后感词条  
笔记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

小时候,我不喜欢读书,觉得浪费时间,有那时间还不如玩会儿电脑,看会儿电视呢。一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我连看都没有看就扔在了桌子上。一次放学回家,停电了,特别没...(展开)

笔记

 《阿特拉斯耸耸肩》读书笔记

《阿特拉斯耸耸肩》,这部大块头的书买了近一年了,却没有勇气打开。趁着这个假期。终于,终于抽时间读完了它。如果我能在十五六岁的年纪读到这本书,也许人生将会是不同的...(展开)

笔记

 《澜本嫁衣》读后感

《澜本嫁衣》这本书我始读于一个失眠夜晚,想借此来催生我的睡意,读到了三小节,因为人物的接连死去,我差点读不下去。若不是朋友赠我并说这本书不错,也许我是看不到结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