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自律地追求更少——打破“成功是失败的催化剂”咒语

为什么一些成功的人或组织不会自动变得非常成功?对于这个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解释就是“目标明确悖论”,这可概括为四个阶段:

阶段1:当我们目标明确,目标明确会让我们成功

阶段2:当我们成功成功会给予我们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阶段3:当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这些机会将分散我们的努力。

阶段4:当我们努力被分散,我们最初成功的明确目标会被破坏。

所以很离奇的,如果对这个结论再总结一下,那就是:成功是失败的催化剂。

这个结论并不稀奇,我们可以在那些曾在华尔街炙手可热但最终倒闭的公司中看到这样的现象。在《How the Mighty Fall》一书中,Jim Collins曾探讨这种现象并发现这些失败有一个关键原因:“盲目地追求更多”。公司和职业生涯总是因为盲目追求,最终失败。

先说个避免盲目追求成功例子:Enric Sala曾是著名研究所的教授,他当初认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达到他想要的高度。所以他离开了学术界跑去“国家地理”工作。当他在新的领域上获得成功,一些来自华盛顿的新机会再次让他感觉迷茫,他的成功阻碍了前进。几年后,他再次改变了自己的职业方向,真正追求自己想要的:他成为了一位国家地理的探险家(同时也是海洋生态学家),用很大一部分的时间到最偏远的地方潜水,并使用他在科学和交流方面的专长影响全球政策。而他最终找到理想工作所付出的代价是:对他当初遇到的很多好机会说“不”。

我们怎么做才能像Enric那样避免“目标明确悖论”并坚持我们上升的势头呢?有三个建议:

第一,使用更极端的标准

想想当我们使用广泛标准(“或许我在未来的什么时候能穿上它?”)时,我们的衣橱会变成怎样——被很少穿的衣服给堆满。如果我们买衣服的时候问自己,“我真的很喜欢这件衣服吗?”那我们就能够消除这种杂乱无章并拥有更多的空间去拥有更好的东西。这样的方法同样可以在我们的职业选择中用上。

要实践更严格的标准,我们可以看看自己大脑中复杂的搜索引擎。做个练习:如果我们在脑海中搜索“一个好机会”,搜索结果会如何?相信我们会发现好几页我们想过和做过的事。而搜索“哪些符合我的天赋”和“什么事对这个世界意义重大”这样的问题呢?通常来说,这样的搜索结果不会有太多页,但这就是练习的要点:我们并不需要找大量的好事情去做,我们需要找到的是我们所能贡献的最高点。

Enric就是找到自己热爱的,符合自己天赋的,同时还对世界有重大意义的工作的少数人之一。他所能贡献的最高点就是保护原始海洋环境、帮助建立国家公园,可以说意义重大。

第二,问自己“什么是不可或缺的?”

问自己“什么是不可或缺的”,将除不可或缺以外的想法都清除掉。当我们给予自己清掉那些不重要事情的权力,我们就会开始变化,就像是找到解锁人生下一关卡的钥匙。想要成功,从清除开始:

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审视。人们总倾向于混乱,如果不是我们自己弄的,我们的桌子通常不会变乱。同样的,我们的生活变得混乱也是因为我们长期积累的想法。几乎我们所有的追求和努力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期限。一旦接受这些目标想法,他们就会无期限地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事实上,我们应该找出心中的哪些想法是真正重要的,然后去追求它们,并将剩下的通通扔掉。

在你加上新的追求之前,先把那些旧的做完。这个简单的规则可以保证你不随便去做一些没有价值的事,也不会因此放弃你现在正在做的有价值的事。

第三,注意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

禀赋效应又可称为“损失厌恶”或“分离厌恶”,意思是一旦我们拥有,我们倾向于对事物给予更高的评价。其中一项来自Kahneman,Knetsch和Thaler的相关研究中,研究团队在实验中将消费对象(如咖啡杯)随机分配给了一半的人,而另一半的人则分到了和咖啡杯相同价值的钢笔。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应该会有一半手持咖啡杯的人和一半拥有钢笔的人进行物品交换。但实验结果显示,实际交易的数量远少于理论。因为物品的拥有权,人们并不想和别人交换自己的东西,这就是禀赋效应。拿自己的实际生活举个例,想想看,当你想把书架上一本多年不看的老书送人的时候,你是不是突然觉得这本书在你心里的分量重了?

针对禀赋效应,Tom Stafford 提出过一个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让目标明确:不再问“我对这件事有多重视”,而要问“如果我本来就不拥有它,我愿意付出多少去得到它?”面对职业机会也是一样的,我们不该问“我有多重视这个机会”而应该问“如果我并没有获得这个机会,我会愿意牺牲多少去得到它?”

如果成功是失败的催化剂,是因为成功导致了“盲目追求更多”,那么简单的解毒剂就是“自律地追求更少”。这不是胡乱地拒绝,而是有目的地、慎重地、有战略地去消除那些会节外生枝的不重要的事。这并不仅仅是每年一次的计划会议中的一部分,还应该持续进行,不断简化和专注。这不仅可以让你摆脱时间上的浪费,还会让你愿意拒绝一些看起来很棒的机会。很少人会有勇气用这样的原则生活,但这或许就是那些成功的人和组织与非常成功的人和组织的区别。

Via hbr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催化剂  催化剂词条  咒语  咒语词条  自律  自律词条  打破  打破词条  失败  失败词条  
攻略

 快速融入团队的五个步骤

当项目经理来到一个组建已久的团队时,项目经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降兵。团队常常会本能的排斥一个新人,尤其是一个来指指点点,告诉我们这里不对,那里也不对的讨厌鬼。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