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文字下乡》读书笔记及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点评!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后来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今天分享的是其中第二篇,摘抄了几个片段。公众号已经开通留言,也欢迎大家交流讨论,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将留言公开。
1、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交由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也就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
这一段话说的是知识和智力的问题,作者在《文字下乡》一文中一开始讲这个是反驳一种乡下人“愚”的观点,进而抵制将乡下人“愚”作为文字下乡的出发点。其实抛开文章整体不说,单读这一段文字,理解其意思,就有收获了。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把知识的匮乏和智力的缺陷等同来看,虽然可能在表现上有相近之处。提醒我们要收起自己莫名而来的优越感,保持谦逊;同时也告诉我们与强者的距离并不远,可能差别只是在知识上而不是能力上,保持努力。
2、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而且我还愿意进一步说,但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中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也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所以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这是在《文字下乡》一文中最后的结论。讲到乡土社会中的不识字不能用乡下人“愚”来解释,并且找到乡下人不识字的缘由。文字本身是一种工具,以现在的视角或者有文化的“城里人”看万不可少,可作者却提出了工具本身与乡土生活不相契合的地方。前面费孝通还举了个例子:教授的孩子在乡间小学学习,课程上样样比乡下孩子学得快,成绩好,教员总夸奖这些孩子聪明、智力高。可是,放学回来在田野里捉蚱蜢,这些“聪明”的孩子扑来扑去,屡扑屡失,而乡下的孩子却反应灵敏,一扑一得。此间诸多缘由,最根本的是环境。乡下孩子不像教授们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到处接触到字,没有日常混熟的易于识字的环境。教授的孩子日常不在田野里跑,要分别草和虫,须费一番眼力,也不容易。说来说去,论证了一开始提出的乡下人不识字在于知识上的匮乏而不是智力上的缺陷。
读这一篇让我更觉难得的还有两点。一是作为识字的“文化人”,作者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文字是个好东西,是真正沉下去,站在乡土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进而的指出为什么乡下人不识字,不是充满优越感的说他们“愚”而不识字,而是文字在乡土生活中的不适用或不必要,把《乡土中国》写出了浓浓的乡土气。二是在对文字下乡提出的看法。作者讲“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文字下乡是现代化的工具”。但是又必须“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这是一种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态度,也是在文字下乡已经被提出后对做工作出发点的提醒,要想明白文字在乡土中成长的空间在哪里,而不能仅仅是“开几个乡村学校”、“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工作不是这么做的。
有很多政策是现代化的工具,是必须要推行的,但是把必须当作前提,再去找推行的理由,倘若找不到,还有一个万能的理由,便是主体的“愚”。我们假设从乡下人的角度来看文字下乡,根据作者的分析,在古时候的乡下,文字可能确实并非必须,反而在乡土中凸显了它的缺陷。乡下人觉得不好用,这时候文化人站出来说是乡下人的“愚”让他们不认识字,现在又“愚”到拒绝认识字。但是,文化人并没有告诉乡下人为什么要认识字,单告诉说文字是好东西,乡下人在生活中又体会不到它的好。政策的制定权和解释权都在文化人嘴里,乡下人又有什么办法呢?“所以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也就是说在现代的社会中,乡土人也有极大的流动性,要告别千年不变的人际关系和事物,而在外面的世界中,传统的乡土语言就有了极大的缺陷;再就是农业也要现代化,也有技术的革新。这样在现代的生活和生产中就涉及到了“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文字就有了下乡的必要。但也不能只说现代的必要性,要让乡下人确实体会到现代社会种种对文字的需要或文字带来的好处,才不至于让新设的几个学堂和强迫乡下人学的几个字成为了摆设。
放到今天,城市改造和环境整治几乎随处可见,如果没有考虑到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方向,简单地建几座牌坊,盖几座仿古建筑,把传统和历经时间生长出的产物简单替代,用表皮和形式主义诠释生态和文化,也并不能让现代的“乡下人”表现得“聪明”起来。仿古建筑的基础是城市形象的提升,进而吸引游客或市民参观,从文化上和经济上带来收益。但是不是所有的小街小巷都要统一地仿出个风格来,它们有没有吸引游客和消费的基础,有没有考虑当前脏乱差的缘由。城市老旧危房的整治出新,以贴表皮的形式来提升沿街立面,贴表皮的基础在哪里,居民最迫切的需求是否在外墙的颜色、风格或材质?十年之后,新贴表皮存在的基础在哪里;百年之后,后人是否会疑惑XX风格到底是板材还是什么?顺手举个例子,信息不甚准确,分析不甚专业,只求表达一下意思。
“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