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蜜盐》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阅读感受:为什么要强调母亲的在场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很独特,用“奶、蜜、盐”三个字分别寄喻了孩子生命成长过程需要的不同“养分”。以“奶”作为开始,也就是从孩子的基本需求谈起,强调母亲的“在场”。
0-3岁是孩子聚集“养分”,建立起安全感的关键时期,需要父母的充足陪伴,这样孩子3岁以后才能更好地克服“分离焦虑”,逐渐走向独立。作者在这个观点的比喻特别好,他说“就像一棵树,根扎得足够深足够稳,树木自然就会长得枝繁叶茂。”3岁前是孩子安全感的“扎根”期,父母应该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我曾经也走过这样一个误期:当孩子哭闹的时候,认为不能“一哭就抱”,也不让家人抱,总是等他哭久了,哭停了才抱。现在回想起来会觉得自己好愚蠢。作为双胞胎妈妈,很多时候是力不从心的,我家哥哥比较淘气,很依赖我,晚上都是我带他睡,而弟弟比较乖从小自己睡,每次他哭闹不舒服想要我抱的时候,我几乎腾不出手,我妈妈说就因为弟弟乖,好哄,反而被“冷落”。当孩子大了些,出门去玩,哥哥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得主动、热情、开朗。弟弟则是被动,相对哥哥稍微羞怯一点。首先是因为他自己从小警惕性高一些,其次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没有充分的安全感。关于这个问题,我只能尽可能平衡好陪两个孩子的时间,及时给予回应。
书摘:一个人的母子关系如果存在缺憾,它所造成的失衡、欠缺、饥渴无望感,最终会表现在他与他人的关系上。他往往难以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安全感、期待感,也难以确信他人是否真心肯定、鼓励、支持自己。
母爱缺失所引发的最明显的后果,就是会造成日后我们越是对亲近的人,越处理不好彼此的关系。在现实中我们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处理不好自己跟孩子的关系,处理不好自己跟伴侣的关系,处理不好自己跟父母的关系,都是源于此。
阅读感受:建设家庭的日常生活
“每天将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固定下来,最容易让孩子形成安全感”。我觉得自己这点做得还可以,每天上下班有意识的和孩子打招呼,出门的时候说再见,告诉他们“妈妈要去上班了”,下班回家就说“妈妈下班咯”。切记任何时候都不要偷偷地溜走,也不要因为孩子看见你离开会哭闹就难分难舍一直告别,要让孩子感受到你轻松地和他们“说再见”,他们会意识到妈妈去上班是很日常的事情,很快就会回来了。
我觉得这样效果是很好的,现在麦子们1岁5个月,如果我跟他们说“妈妈要上班去咯”,他们就会主动挥手跟我说“拜拜”。差不多的时间还会在路口等我回来。睡觉前要读绘本,如果读一半就困了,会自己拍着绘本说“拜拜、拜拜”。每天晚饭后逛的公园,去的路上,经过熟悉的路口,都知道那里有什么。等等。
说这么多还是觉得,应该尽可能将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固定下来,尤其是上班族父母,这样孩子就不容易患得患失,他不会时刻担心着你突然离开,或者睡一觉起来你就不见了。
书摘:“一个人如果在童年的时候没有安全感,常常生活在惶恐之中,也很少得到疼爱,他就会形成一种苦相,并且这种苦相可能会伴随他一辈子。
“对孩子来说,父母给予孩子的鼓励越多,孩子就会成长得越好。父母的鼓励不但会让他们感到快乐,还会成为他们愿意更加努力的一种推动力。”
作者用“蜜”对孩子成长中父母的鼓励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我们初为父母,在孩子最初的一年里,更多的是对他生理方面的关注。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在心理方面的需求逐渐变大。当他蹒跚学步摔倒时,想要你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当他自主进食学习用餐具时,可能弄得“一片狼藉”,你有没有坚持微笑地鼓励他、帮助他,还是要求他吃得和成年人一样好?如果孩子一直处于被肯定、被打开的状态,可以激发他主动、乐观、用于探索等品质。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当他们想要撕纸、踩水坑时,我总嫌弃弄脏了地板和鞋子,阻挡了他们发现世界的乐趣。
其实,关于父母对孩子成长的“蜜”,我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能够体会得更深刻。我母亲常说,在我三岁以前也是伶牙俐齿活泼开朗的个性,但是自从我父母忙于工作,我常年待在祖母家,我的性格也渐渐变得不那么活泼。我读书的这几年,我父亲一直喜欢用激将法,现在回想,那些变相的打击其实没有让我觉得有一点激励感。相反,给我留下了一些阴影。我喜欢作者说的这句话“丑小鸭并不是生下来就是丑小鸭,而是从来没有人把它当成天鹅一样去鼓励去期待。最后他就会认同自己真的只是一只丑小鸭了。”在打击教育下的成功,就算最后成功了,内心也是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在亲子关系里,要坚持以鼓舞为主。
书摘:如果有一天父母发现自己的鼓励对孩子无效,并不是因为你的鼓励错了,而是因为你之前对孩子的鼓励太少。而对孩子的嘲讽与打击太多了,也许在孩子最需要你鼓励的时候,你却报以冷漠,而遇到父母空然的鼓励,孩子反而会误以为是对他的嘲讽,是虚情假意,不能相信旦鼓励的有效期过了,就难以发生作用了。所以,那些很晚才意识到鼓励的意义的父母,就需要更有耐心,一直坚持多鼓励、少打击的教育方式,让孩子重新对你产生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