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钟搞定
提高智力的方法
炫先森今天与大家分享的书,是《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这本书会让我们了解到个体的无知与错觉,帮助我们认清集体的理性与非理性。
人类创造了复杂的社会,但人类的个体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少得可怜。比如,问你马桶的工作原理、拉链的工作原理,你能详细解释清楚吗?除非你是相关专业从业者,否则一定会傻眼。那,无知的我们为何仍旧生活得好好的,并且创造了复杂的社会呢?这得益于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共同体中——我们擅长从周围的人、事、物上获取经验和智慧。但是,我们又难以分清知识是内在掌握的还是取自他人的,这便造成了知识的错觉,以为自己掌握了很多知识。
对无知、知识的错觉、知识共同体的了解,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他人与社会,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更理性地面对技术、更有可能走向成功。
这本书的作者一共有两位:史蒂文·斯洛曼和菲利普·费恩巴赫。这两位都是大学教授,且都是非常知名的认知科学家。斯洛曼长期致力于研究思维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对因果推理、判断和决策等认知相关问题有独到见解;费恩巴赫的研究重点是揭示认知科学如何影响社会问题,如政治、基因科学及消费者如何决策等。
博学的真相
我们怎么就无知了
?
当我们了解了一丁点不足挂齿的知识时,就觉得自己像专家,就开始高谈阔论了。有时候还真把别人唬住了。这又加深了我们的自以为是。
实际上,对于很多事情,我们看似了解,实则无知。不信?看看下面这个实验:
我们对拉链很熟悉吧——比如,衣服上的拉链、袋子上的拉链。
1到10分,你觉得你对拉链的了解程度可以打多少分。
——想必很多人会打5分以上。的确,拉链作为日常事物,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既然如此熟悉,那么请问,拉链是怎样工作的呢?拉链的运作原理是怎样的?能否详细描述拉链的所有步骤,越详细越好。
——你是不是愣住了。是的,我们是很熟悉拉链,但也仅仅是熟悉,可对其工作原理毫无概念啊。
那好,现在请重新评估对拉链的了解程度。1到10分,你觉得你对拉链的了解程度可以打多少分。
——这次,恐怕大家都不好意思打5分以上了吧。
拉链可以替换成任何事物。比如,钟表、缝纫机、飞机、汽车、马桶等等。如果我们不是相关行业的从业者,被问到这些事物的工作原理基本上都会傻眼。有些即便是从业者也有可能傻眼。
——不是很熟悉吗?不是很了解吗?怎么问到其工作原理,就傻眼了呢?
被打脸了——我们常常对自己的理解水平感觉良好,但当要说明白、讲清楚某样东西时,我们才会红着脸地发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就是个体认知的真相——除了我们精通的几个领域之外,我们都很无知,至少比我们以为的要无知很多,却浑然不觉。
那如何揭开“无知”的“真面目”呢?要求详细解释具体事物的运行原理就可以被打脸了。也就是说,一旦要求我们说清楚、讲明白某个事物的详细原理,我们自以为很了解的假象就会被揭穿。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这就会导致“解释性深度错觉”。“解释性深度错觉”是指,不需要去详细解释事物的运行原理,所以就不会揭穿我们很了解的假象,也就会给我们制造一种“很懂”“很了解”的错觉。
比如上文的拉链实验,如果不要求我们详细解释拉链的运行原理,那我们就会产生“解释性深度错觉”——产生对拉链很了解的错觉。利物浦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给实验对象展示了一幅车架部分组件缺失、没有链条和踏板的自行车示意图,让实验对象补全缺失的部分。测试结果是,就连专业的骑手都没有补全缺失的部分。
好吧,我们都很无知。但是,那又怎样?不照样生活得好好的吗,无知有什么问题吗?
生活的真相
我们无知怎么还
生活得好好的呢
?
NO.1
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就够我们生活了
无知的我们仍旧生活得好好的,首先得益于我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就够我们生活了。
什么是抽象思维能力?它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我们来看两个大家都会遇到的案例:
假设我们手上有同一个朋友的两张照片,一张是她17岁时的毕业照,一张是她32岁时的结婚照。虽然“女大十八变”,两张照片从视觉上难以找到相似之处,但相信我们仍旧可以看得出是同一个人。对此,大家没有异议吧。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案例:比如,广播里传出了一首我们非常熟悉的歌曲,那么无论它音色高低、用什么乐器演奏、哪怕几个音符错了,我们一定都能听得出来这首歌。
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让我们做出正确判断的绝非细节,也绝非记忆,而是某种非常抽象的东西。
我们都知道这种抽象的东西很重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这样做:
⊙当我们听到一句完整的话时,我们会本能地提取句中的核心意思、潜台词或者引申的含义;如果不是做会议记录我们几乎不可能会逐字逐句地记住原句。
⊙如果我们是一名咖啡机修理师,也不太会记住每个咖啡机的颜色、型号和性能,而是记住各个部件之间如何连接如何工作,这样就可以修理好每台咖啡机了。
⊙如果我们是一名咖啡师,只需要掌握怎样制作咖啡即可,至于咖啡机内部的运行原理则可以选择忽略。
也就是说,心智非常善于取其所需去其无用。而心智取的这个东西——我们可以称之为抽象的思维,也可以称之为事物的运行规律,这就够我们生活了。
再说得极端一点,有时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OK了。可上文不是说,这是无知的表现吗?你可以把它理解为饽论。其实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事情可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会酿出大祸,这一点我们在下文会详述。
你可能会问了:我们可不可以把世间万物的详细原理了解透彻呢?哦,那你会被知识淹死掉吧。本书中,作者介绍了一个患有“超忆症”的人。“超忆症”即过目不忘,患病率屈指可数。这位“超忆症”患者说自己的脑袋像是个垃圾场,因为它无法归纳、总结和理解。可见,要那么多细节干嘛呢,储存细节无益于有效行动;掌握全局概貌、总结归纳出事物运行规则以及深层次的规律才有益于有效行动。
总结一下:想要做出正确且有效的行动,需要我们有能力从感官接收到的信息洪流中攫取更深层、更抽象的信息。具备了这项能力,哪怕是无知或一知半解,我们照样也可以生活得好好的。理解这一点,对理解知识的错觉至关重要。
NO.2
无知的我们仍旧生活得好好的,还得益于我们生活在“知识共同体”中,而这一点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深远。
假设你和朋友一起准备晚餐。你的厨艺非凡,朋友是一位调酒师对红酒有研究。这时,邻居路过你家门口说,小区门口的红酒坊新上市了几款上等的红酒。请问,是让朋友去买红酒,还是你自己去买红酒?答案显而易见是让朋友出马买红酒。原因很简单,你对红酒“无知”,但朋友对红酒“专业”啊。
再假设,如果你想买红酒,但这位对红酒有研究的调酒师朋友不在身边。请问,你会怎么做?答案也毫无疑问,当我们遇到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事情时,通常会打电话给熟悉的朋友,向他们请教。
看吧,我们“无知”,但只要身边有人“知”,我们就会无师自通地拿来使用。即便身边没有人,但有网络啊。网络比人更强大。我们很多人一遇到问题就上网搜索。
无论是借用别人的知识,还是上网搜索获取知识,都会给我们造成一个错觉——我们博学多闻——我们会本能地模糊自己内化的知识与外界得到的知识的边界。得克萨斯大学的心理学者阿德里安·沃德发现,当进行互联网搜索时,人们在认知方面的自尊心,即他们对自己记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感觉也随之改善。此外,如果人们在互联网上搜索了他们不了解的事情,之后他们被问及是在哪里找到这些信息的,他们多半都不记得了,并回答说自己一直都知道这些信息。其中许多人完全忘记他们曾在互联网上进行过搜索。他们将功劳归于自己而不是网络。
你可能会说,既然生活只需要具备抽象思维能力,而我们又生活在“知识共同体”中,那无知就无知呗,干嘛非要把每件事弄得一清二楚。你的确很无知。因为你没有认识到抽象思维的弊端和“共同体”的副作用。抽象思维弊端不胜枚举,炫先森在这里不再赘述。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共同体”所带来的副作用。
无知的代价
警惕“共同体”的
副作用
NO.1
在“知识共同体”中,技术算一份子。技术越来越先进,我们生活得越来越方便,这看似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但也别高兴得太早。
我们以GPS为例来看看这个事情。如果你是一名司机,且使用过GPS导航系统,那一定有被技术坑过:GPS导航把你带到了“断头路口”、水里、悬崖边。
⊙2012年3月,三名在澳大利亚旅游的日本学生,就用GPS导航把车开进了太平洋。
⊙2009年5月31日,法航447航班从巴西里约热内卢起飞,飞往巴黎。在技术帮助下的成功航行让飞行员信心满满,掩盖了他们理解上的错觉。所以,此次途中,飞机出现故障,飞行员手忙脚乱完全不知道怎么办。最终,飞机坠毁大西洋,机上228人全部遇难。
⊙……
为什么技术与我们不能达成共识?甚至还有些容不得我们讨价还价。原因在于,技术不具备与人类“共享意向性”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当多个个体协同作业时,汇集起来的群体智慧远远大于每个个体的力量。比如,众多个体的蜜蜂通力合作,可以完成一个复杂的蜂巢;测量师、挖掘机师、搭架工、水工、电工、泥水匠、窗户安装工等个体的通力合作,可以建造一幢高楼大厦。本书作者说,“当认知劳动被分化时,效能和功率将获得爆炸性的增长。”——认知劳动分化是当今社会运行之基础。
在劳动分化个体通力合作提升效能这件事上,人类又具备一项其他机器和动物都不可企及的能力:共享注意力。
什么是“共享注意力”?简单来讲就是,人类不仅可以共事,还知道彼此正在共事这件事。但是,其他机器和动物却不行,比如蜜蜂,工蜂并不知道自己是工蜂,雄蜂也不知道自己是雄蜂;工蜂虽然干着保护巢穴、采集花蜜和花粉等工作,但这是进化而来的天然行为,工蜂自身并不知道这些。
人类共享注意力,就可以共享彼此的知识。而一旦知识被共享了,人类便可以共享意向性。共享意向性是指,共享欲望、愿望、希望或谋虑等需求。共享意向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能力、合作共事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最重要的才能。人类学研究专家托马塞洛曾做过一个实验,一名成年受试者在与儿童共同完成任务时中途放弃,儿童会鼓励受试者继续下去;当他对黑猩猩做出同样的表现时,黑猩猩从未试图鼓励受试者。实验显示,孩子们为了获得参与感而想要参加游戏,黑猩猩则无法领会参与的意义所在。
回到技术这一话题。技术不能与我们达成共识,原因就在于技术不能与我们共享意向性。在可预见的未来,技术不会成为知识共同体中人类的平等伙伴,它仍然是一个工具。虽然技术无法取代人类,但可以把人类连成网络,这个网络说明真正的超级智能就在人群中。
那我们该怎样避免技术带来的伤害?监督它?无奈没人能掌握和控制现代复杂技术的全部知识,而且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得愈加复杂。作者建议,通过众包的方式来规避技术的隐患和无知的风险。
最成功也是最为我们所熟知的众包平台是维基百科——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共享自己的知识。但要使众包机制有效,仅仅有一个庞大的共同体是不够的,共同体中还要有必要的专业知识。
NO.2
“共同体”决定着我们的态度和立场
胡萝卜素是一种对人身体非常有益的化学物质,它进入到人体后被分解,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儿童无法在日常饮食中摄取足量的胡萝卜素,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据估计,每年有50万名儿童因维生素A缺乏症而失明。于是,科学家开发了一种能自然产生胡萝卜素的转基因水稻品种。但是,这一行为遭到了反对转基因的人们的反对。2013年,一群抗议者破坏了一块即将收割的能产生胡萝卜素的转基因水稻田。
你或许会说,向人们宣讲科学,就会让那些反对转基因的人们放下偏见。这样做,真的有效吗?我们来看看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教授们做的一项实验。
教授们找来了一批反对给孩子注射疫苗的父母,这些父母认为注射疫苗会让孩子患上自闭症。
然后,教授们将这些父母分成4组:
教授们给第一组的父母分享了很多没有注射疫苗从而患上各种疾病的案例;
第二组的父母观看了很多患有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的儿童照片和视频,这些儿童因为没有及时注射疫苗才导致生病;
教授们给第三组的父母分享了一个患麻疹感染的孩子的感人故事;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向第四组的父母发布了官方声明,此声明义正言辞地说清楚了注射疫苗的好处,与不及时注射疫苗的潜在恶果。
结果显示,无论采取哪种方式,上述4组父母均没有被说服,仍旧坚持不给孩子注射疫苗。其中,在观看了病恹恹的孩子的照片和视频后,一部分父母越发坚信注射疫苗会引发自闭症;听完患麻疹感染的孩子的感人故事后,很多父母越发坚信注射疫苗会引发不可预知的恶果。
专家分析后认为,摆证据、讲道理、说事实均不能改变我们对科学的态度,我们的态度(不仅仅对科学的态度)取决于一系列语境和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导致我们在很大程度上难以被撼动。“一系列语境和文化因素”就是我们上文说的“共同体”。也就是说,我们的态度、认知取决于我们生活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彼此的信念、认知、理解都深深地交织在一起,让我们改善某个认知就是在挑战我们的身份认同。从这个角度来看,仅提供一点点关于转基因作物、疫苗、进化或全球变暖的信息,是不可能改变我们的行为。
如果你对此还不能理解,我们不妨这样举例: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铺天盖地随处可见,但是很多人仍旧在抽烟,而我们也仍旧在抽二手烟。原因就在于共同体对抽烟的态度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身处其中的个体就很难改变对抽烟的行为。这样的例子俯首即是。
作者说,倘若不改变共同体的共识,或不能让多个共同体中的学习者联合起来,培养科学素养的尝试就无法见效。
NO.3
个体也会反作用“共同体”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但与当局统治相向,被当局判刑,最终被迫走上了刑场;耶稣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落难于罗马人之手……
20世纪初,很多统治者极力通过宣传和恐吓的方式,来消除独立思考和政治对立,从而建立统一的意识形态。在他们看来,建立统一的意识形态才能引领一个国家走上真理之路。如今来看,绝对的正统无疑是错误的,建立绝对的正统酿出了许多无法挽回的悲剧。由此可见,20世纪初,这些极力要建立统一的意识形态的统治者以及他们的追随者,都陷入了“解释性深度错觉”:没有人要他们对“统一的意识形态”“真理”等做出解释,所以他们就自以为使用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法。
虽然进入到21世纪了几乎不再有统治者追求绝对的正统了,但当局者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如果陷入“解释性深度错觉”,同样也会引发不堪设想的后果。比如,如果当地政府规定,每户每个月使用10度以及10度以内的电量时,电费会按照成本价收取;如果超过10度以上,电费要翻倍收取。那么,这个电费规定就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小到你们家是用天然气烧水洗澡还是用煤炉子烧水洗澡,大到会不会造成天然气短缺。
我们生活在共同体中,共同体里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就可以引起龙卷风。
所以,不能仅凭个人感受就判断一项政策的影响。我们得抽离自我的思维,从政策本身考虑,这项政策究竟在说什么、它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它落地后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等等。
这个方法称之为因果性解释。因果性解释即,根据因(制定出的一项政策)推导出会导致什么样的果(这项政策会导致怎样的结果);根据结果反推找到酿出这样结果的原因。
⊙下雨天出门没带伞会淋湿衣服,在天性敏感的同事面前说了有歧义的话会引起同事误解……有因至果的推理,让我们预知这样做后会引发怎样的负面结果。
⊙老婆生气,是不是我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老板发飙,是不是我哪项工作没有做到位?有果至因的推理,利于我们找到问题的原因。
作者做了一个实验,采取了上文拉链的那个办法:询问受试者对一些政策的态度:
是否应对某国采取军事制裁
法定退休年龄是否应该上调
不同时段使用电其费用是否应该不同
……
首先,让受试者为上述政策自己所站的立场打分,1分代表非常支持,10分代表坚决反对。结果显示,受试者的立场都非常鲜明。
随后,让受试者对上述政策给出解释,既要解释这项政策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还要预测这个政策落实后会导致怎样的结果。结果显示,所有的受试者给出的解释都非常糟糕,甚至可以说大家都一无所知。
接下来,让受试者对上述政策自己所站的立场再打分。结果显示,很多受试者的立场处于中间值。也就是说,让受试者对政策给出解释后,缓和了他们立场的极端程度——给出说明,让大家不那么偏激了。
如此看来,因果性解释是打破解释性深度错觉,从而改变人们立场或态度的好方法。
为了验证这个方法是否真的好用,作者又做了一个实验。
这个实验与上述政策实验类似,也是让受试者为上述政策自己所站的立场打分,接着不是让他们给出解释,而是让他们说明选择这个立场的原因。
实验结果显示,让受试者说明选择立场的原因,丝毫没有改变他们的立场,也没有缓和态度上的偏激。
我们不难看出,让我们做出因果性解释,会让我们面对知识上的空白,揭开了我们自以为很了解的真实面目,从而让我们不再那么偏激。但是,为所选择的立场给出原因,则没有这个“功效”。
这个实验也再次说明了,因果性解释是打破解释性深度错觉,从而改变我们立场或态度的好方法。
但是,在面对价值观的问题时,因果性解释就失效了,不能打破解释性深度错觉,更无法改变我们的立场或态度。
比如,堕胎。
你是支持堕胎,还是反对堕胎呢?
如果你支持,可能会说,女性有选择的权利,不应该由其他人来告诉她们应该怎么做;如果你反对,或许会认为,没有人有权利决定一个无辜胎儿的性命,堕胎是谋杀,谋杀是犯罪。
不管你是支持,还是反对,态度都不是基于对堕胎政策的因果分析,而是根据价值观来做判断和给出理由。
不会有人说,怎么就不能进行因果分析呢?那你试试看呢,像规划项目的产出一样,放在成本—效益分析的框架下,计算一下堕胎的成本和效益分别是多少,会怎样影响民生和GDP等等。这么做是在挑战价值观,是要被关在囚笼里游街被人泼猪粪的。
再比如,安乐死,同样也涉及到价值观。
作者也做了实验,针对堕胎和安乐死,让实验者针对自己的立场给出因果性解释。最终发现,在给出因果性解释的前后,实验者的态度和立场没有任何变化。并且,实验者并没有感受到自己的解释性深度错觉。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立场判断基于后果的议题,可以通过因果性解释来打破解释性深度错觉,从而改变我们立场或态度;以理由作为支撑的价值观或道德的议题,因果性解释不能打破解释性深度错觉,我们的立场或态度几乎不会被改变。
某些当权人把这一点理解得非常透彻,经常把某些明明是结果导向的政策,打扮成基于价值观判断的样子。对此,我们要擦亮眼睛。
怎样擦亮眼睛呢?在共同体中,我们需要将认知劳动进行分工,让可靠的知情人士或者专家,在特定的议题上站出来说话。可靠的知情人士或专家在他们所擅长的议题上是否涉有一己私利呢?技术如此发达,我们可以通过查阅他们过往经历并评估其是否靠谱。查明一个专家的可靠性远比培养一名专业人士要容易得多,这也是社会上种种问题唯一的解决途径。
聪明的方法
利用“共同体”做出
聪明的决策
NO.1
新时代,聪明的新定义
教科书上说,门捷列夫画出了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因为元素周期表获得了至高的赞誉。但是,经考证,至少有5名科学家创造了类似的周期表,且他们发表论文的时间都早于门捷列夫画出元素周期表的时间,甚至有一篇论文要早7年之久。
显然,没有前人的努力,就不会有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由此,我们可以说,元素周期表实际上是诞生于“知识共同体”中。
其实,不仅仅元素周期表,很多知识都诞生于“知识共同体”中。比如,发现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就曾说过,“没有科学前驱的努力,就没有相对论的问世”。
但是,我们颂扬的往往是个人的力量。我们的电影和书籍将人物偶像化,比如超人可凭一己之力拯救地球。其实,在现实世界,没人活在真空里。侦探们也有其团队,一起开会、思考和行动。科学家们不仅有实验室和在其中工作、提供批判性想法的学生,也有同事、朋友和死对头。这也就是我们上文说到的,知识并非储存在某人的脑袋里,而是在一个共同体中被共享。
一旦认识到个人的认知极其浅薄,而知识是存在共同体中时,我们对智力也就有了新定义。
关于智力的测评有许多,但其结果都是按照甲乙丙丁来排序。这样的测评存在问题,其问题的原因就在于对智力的认知。这样的测评都源自这样的认知:智力是对某人思维能力的测量。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了,知识是存在于共同体中。所以,关于智力的测评,应该从个人对共同体的贡献多寡这个角度进行测量。
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智力,是要看这个人在团队中贡献了多少力量——智力不再是某个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看这个人在所处团队中的贡献。
由此,智力不再仅包括个人的记忆力、执行力等等,还包括与人相处的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倾听他人的能力等等。
所以,当我们为团队挑选队员时,个人能力对团队的贡献远远比他个人本身的能力重要得多。
如何衡量一个团队的表现呢?当然得从团队层面着手来衡量,个人智力此时就无关紧要了甚至根本就不重要了。比如,你想装修房屋,宁可找一些半吊子但能通力合作的工人,也不要请一些各自为政的能工巧匠。同样的,如果你想经营一家公司,小心谨慎和敢于冒险的员工都是不可或缺的,既要有安静坐在办公室里埋头写文件的员工也要有善于交际应酬的员工。
这又延伸了另一个话题: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认为,好点子很重要;我们看客们认为,那些创业成功的公司都是因为找到了好点子。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是处于共同体中,一支有水准的团队远远比一个金点子要重要的多得多。因为有水准的团队,既能通过市场运作机制找出好点子,也能将想法付诸实施,还能利用成员所长对劳动进行分工,从而实现创业成功。
NO.2
怎样变得更聪明
了解到了智力的新定义,接下来我们聊聊,如何变得更聪明。
从自身角度出发,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来提高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一个方面是,我们要认识到,学习的目的不能仅仅是增强个人的智力,还应该学会如何利用他人的知识和技能。而这,才是成功的关键。如上文所述,我们能获取的绝大多数知识和技能其实都储存在别人身上。这个别人当然也包括技术和机器。
第二个方面是,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且是在哪方面无知。找出自己的无知,就是找到自己的知识边界。我们还要认识到,认知劳动分化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和认知,从而造成我们在自己的角色上越陷越深。
德克萨斯大学的一位教授做过一个实验,是通过观察数对夫妻日常打理财务的方式,来分析夫妻两人谁更具有财务决策能力。教授先是计算了日常哪位打理家里的钱财。随后,再对这些夫妻进行财务能力的考评。结果显示,随着结婚时间的增长,负责日常打理财务的那个人的财务素养也相应提高;而不打理财务的那位财务素养偏低。
这个实验警醒我们,对他人的依赖会影响我们的认知,从而影响我们在学习和知识上的获取,进而影响我们的决策以及给我们带来偏见。
上面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给出的提高聪明的策略。如果把决策的全部重担放在个人身上,由个人来承担相应的决策,是偏颇的。
如上文所述,我们生活在共同体中,很多时候我们个人是不做决策的,而是由别人来设计选项,另有一些人呈现这些选项,还有一些人提出建议。此外,我们有时还会效仿他人的决策,比如巴菲特买什么股票我们就跟风买什么股票。所以,应该通过行为科学的力量,来改善我们的决策。这个方法称之为“助推”。
比如,我们点餐通常会先点一个大披萨再点沙拉,但往往大披萨还没吃完就吃饱了,然后就开始懊悔。“助推”倡导自助餐厅把健康的食物摆在最前面,这样可以利于我们先吃到健康食物。
也就是说,一旦弄清楚是哪些奇怪的认知驱使着我们的行为,我们就可以设计环境来让这些奇怪的认知为我们所用,而不是深受其害。
这就是“助推”的意义所在:改变环境比改变人本身更容易也更有效。
具体有以下4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降低复杂度
银行里的理财风险说明,如果能用5岁孩子能听得懂的话来阐述,就会降低我们的理解难度。
第二个方法:简单的决策法则
与其教给我们长篇大论的理财信息,不如直接了当地告诉我们:把赚到的15%的钱存起来;如果你年过半百在选择贷款周期时不要超过15年期。
第三个方法:即时教育
比如,我们都知道失业会导致很多问题:从退休金账户提现、转卖资产、心情抑郁、仇视社会、申请网贷等等。实际上,此前我们接受过或者阅读过关于应对失业的知识。但是,一旦面对失业,我们就会方寸大乱,把之前看到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所以,与其事先教育,不如即时教育。在失业的那一刻进行教育,比如理财教育、心理疏导教育等等,让失业的人能充分了解到每一项的利弊得失。
第四个方法:核对你的理解力
切不可因为掌握了一丁点知识,就把自己当成专家,就轻易地做出决策。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比自己已知更有价值,对我们的成长和决策更有帮助。
炫先森读后感
无知可以避免吗?其实,问题并不在于无知,而在于无知却浑然不觉。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邓宁长期观察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无知行为,并且详细记录在案。他说,人们的无知如此之多令人震惊,但真正震惊的并不是人们的无知如此之多,而是人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无知。
我们生活在知识的错觉中,也并不完全是坏事。比如,对知识量过于自信,让一些人敢于说大话、干大事。罗伯特·斯科特自诩是探险专家,拒绝使用雪橇犬就带队闯南极。最后,他们整支探险队都葬身于南极大陆。
炫先森从本书中获取了三个核心的知识点,分别是:无知、理解的错觉和知识共同体。
无知:无知,但我们浑然不觉;无知不可怕,浑然不觉才可怕。
理解的错觉:我们非常善于将他人的知识据为己有,却分不清究竟哪些知识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是从别处拿来的一知半解的知识。
知识共同体:炫先森认为,这是本书最核心的知识点,也是最大的亮点。我们不仅生活在知识共同体中,我们还比其他生物和机器具备一项特殊的能力:共享意向性。共同体会对我们造成伤害,但如何利用好共同体却是成功的关键。
实际上,这些观点并不新鲜甚至有些陈旧,但本书仍旧值得一读,原因有两点。其一是,我们忙于日常琐事时会忽视这些观点的存在,比如,我们常常就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所以,只有反复提醒才有可能让我们警醒,从而触发我们行动;其二是,认识到这些观点远远不够,还需要融入到我们的认知中去,用本书介绍的理念审慎地做决策,我们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本书中有大量的理论研究案例,使得本书沉稳又扎实,这与作者的出身有关。两位作者都是学者出身,均是大学教授,且在人类行为学方面有长期的研究。所以,炫先森一直都在强调,选书时一定要看作者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