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的逻辑架构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乡土社会的特征,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变迁原理,是一本引导我们观察社会、研究人事、学习表达的重要学术著作。
这本书从表面上看,从一个章节自然推衍到下一个章节,环环相扣,节节相生,圆润融通,从头到尾难以分清何处是分界。如果只是随着文字依次读下去,每一章节也都读得津津有味,内容清楚。但回头审视全书,我们会有一个疑问:《乡土中国》是按照一个怎样的逻辑顺序安排整本书内容的,各章节间似乎联系密切,又似乎难以断定其内在逻辑关联。其实,这正是初读本书的真实感受。
下面我们来简单剖析一下《乡土中国》的逻辑架构。
这本书有一个论题核心,这个核心就是:村落。乡土中国是以村落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作者在第一章“乡土本色”中就指出其三个特色,即土地属性、人空关系固定、熟悉社会。这三个特征决定了乡土社会的其他属性,因此,作者在第一章立下了论题的核心,即“村落”这一特殊的乡土社会的形态。
“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实际上不是谈文字的问题,而是分析“熟悉社会”的基本内涵。之所以要用两章来分析,是因为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是人、空关系,村落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无空间阻隔,无需文字;一是人、时关系,人具有记忆能力,凭此可以口口相传,直接准确,也无需文字。
以上是对村落乡土社会基本特征的简单分析。这应该是一个意义层次的分界。
角度一: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主要包括“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等四个章节。这四个章节的层次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差序格局”是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探讨人与人的关系的,在这个“圈子”里,个人是圆心,以此为起点向外辐射状展开,书中用水波作比,道理一样。这个圈子是单向性发展关系的结果。这样的社会极为复杂,因为每个人都有若干圈子,如何来协调统筹这些圈子,那就是东方与西方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拥有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统领,这就是“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的内容。这一章节,是与差序格局的社会形态紧密相关的,但从论述角度来看,与上下章节稍嫌不够协调。“家族”是从村落的团体组织角度分析人与人的关系,而“男女有别”则是对这一团体的特征作出剖析。因此,从整体上看,这几个章节由外而内,层层深入。
角度二:维护社会关系的原理。主要包括“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四个章节。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如果把“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一章放到这一部分似乎更合适,因为这一部分主要是从维护乡土社会这一视角展开研究的。
“礼治秩序”一章先总体上论述维护乡土社会安定的基本工具就是“礼”,具有仪式感的“礼”让乡土社会从人的内在精神上接受约束,接受这个约束的前提是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的需要。“无讼”则从礼与法的对比中透视乡土社会传统礼法的特殊性。“无为政治”从“横暴权力”“同意权力”的实施条件出发,提出乡土社会不具备横暴权力所需要的经济要求,也不具备“同意权力”所需要社会分工前提,于是,乡土社会沦为“无为而治”的状态。最后的“长老统治”则指出维护乡土社会的主要因素是教化。这一部分则清晰地剖析了乡土社会得以稳定存在的原因。
角度三:乡土社会变迁的本质分析。乡土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作者从“血缘与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三个层面剖析了乡土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血缘与地缘”,指出依靠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乡土社会在慢慢地向适应商业化社会需要的地缘关系转变;“名与实的分离”,则指出维护乡土社会稳定的长老统治因不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而被加以“注释”,而这个“注释”让长老统治徒有其名而不具其实。最后从人的欲望与生存在从相洽“印合”状态将慢慢走向自觉的“需要”的规划的社会形态中去,乡土社会依靠欲望去生活的状态也要慢慢离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本书也是基本按照阐释核心概念、梳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特征、探讨维护社会关系的方法、指出乡土社会的变迁因素这样一个逻辑顺序展开的,逻辑结构非常严密。整本书阅读,首先应该把这个整体框架理清楚,胸有整本书才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阅读意识,通达全书的脉络才能从任何一个章节入手皆可自然圆通。
附: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