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为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泊的第二任寨主,山东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财主。
他平生仗义疏财,为人义薄云天,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喜欢刺枪使棒,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打熬筋骨,是一个真正敢于为民请命的好汉。
传说邻村西溪村闹鬼,村人凿了一个青石宝塔镇在溪边,鬼就被赶到了东溪村。晁盖大怒,就去西溪村独自将青石宝塔夺了过来在东溪村放下,因此人称托塔天王。
后因与刘唐、吴用、公孙胜、阮氏三雄合谋智取生辰纲事发后遭官府追杀,投奔梁山泊落草。因梁山泊首任寨主王伦忌才,不能相容,吴用智激林冲火并王伦后,大家推晁盖为寨主。
宋江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遇险时,晁盖与其他梁山好汉一同劫了江州法场,将宋江,戴宗救出。
这么一个地位高、受人尊重、又兼正义、仪义、刚义等诸多优点集于一身的好汉为啥在108将还没招齐,好戏才演到一半就中场拜拜了呢?
说起来他的中途离场有三个原因:
一意孤行,听不进去别人劝告
在打曾头市时,他死活要领军亲自出征:
1劝:宋江苦劝,不听
“宋江苦谏不听,晁盖忿怒,便调起五千人马,请启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
2劝:吴用公孙胜都劝他不要下山,还是不听
3劝:饮酒之间,忽起一阵狂风,正把晁盖新制的认军旗,半腰吹折。众人见了,尽皆失色。
吴学究谏道:“此乃不祥之兆,兄长改日出军。
宋江劝道:“哥哥方才出军,风吹折认旗,于军不利;不若停待几时,却去和那厮理会。”
仍旧不听,执意下山。
4劝:林冲死劝,只是不听
要说晁盖信不过吴用和宋江,才不听他们的劝阻的话,那么林冲可是晁盖的亲信,可是,当事情出现疑惑之时,林冲也开始劝阻晁盖,而晁盖呢,也是充耳不闻。对此,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林冲谏道:“哥哥休得听信,其中莫非有诈。”……林冲道:“哥哥休去,我等分一半人马去劫寨,哥哥在外面接应。”晁盖道:“我不自去,谁肯向前?你可留一半军马在外接应。”
林冲连劝三次,晁盖只是不听。结果听信敌方馋言,轻易的就走进了曾头市的埋伏圈。被人一毒箭射死。
所以,晁天王的死缘于他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告,一意孤行。为将者,不纳忠言,不听劝告,这不是兵家之大忌吗?古话说得好,听人劝,吃饱饭。
被情绪带跑,不够清醒理智
看到宋江攻打祝家庄,高唐州,连环马,收三山,取华州。一连多次大捷。每一次出征,晁盖想去,宋江都说“您是一寨之主,怎么能让您亲自出征,还是我带着兄弟们去吧。”日子一早,屡立战功的宋江自然收复了很多人心。
晁盖这次一心想证明下自己,也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带了五千人马就下山去攻打曾头市了。
下山之后,又急于打胜仗,也不认真分析,对敌人了解不深。轻信馋言,进了敌人的埋伏圈。
以前宋江出兵时,谁探路,谁探信儿,谁是第一拨儿,谁是第二拨儿,前军、后军、押粮,分的明明白白,自己都坐镇中军。
由此可见情绪管理多么重要。
用人失误
一般打仗都是要带军师的。所谓军师,就是在军中帮你出谋划策的,对打仗来说十分重要。宋江每次出去打仗都要带军师吴用和公孙胜。吴用帮他出了多少点子。
晁盖实力不如宋江,还不带军师,这不是去送死吗?没带军师,加上晁盖本人不是当统帅的料,谋划当然就不周了,这也导致了晁盖误信谗言。
善于用人才能以一敌百。
综上所述,作为长官,要有听得进去劝告的度量,也要有控制情绪的城府,更要善于用人。这是我们从晁盖身上总结出来的。
作者简介:,广告人,职场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