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大诰》在明末一直在持续刊印,依然具有法律效应。在军士中很普及。《大诰》在朝廷心中的意义很重。这就完全推翻了洪武以后《大诰》不再刊印、不再具有法律意义的普遍认知。值得大家思考和交流。可能这就有人问了,原本打的是八十军棍,这就算拿了《大诰》,才减了十下,减刑的量很轻。十下,在笔者看来,就关系着你是被打死还是打成重伤。
大多数人都对“廷杖”很了解,廷杖的诞生,也是脱胎于军队中的刑棍。廷杖有多厉害,这个无需多言,大家都对此有相关了解。那么,军棍到底长什么样?什么尺寸?官方史料不载。等等,先别喷我。官方史料没有,但是民间有载啊。
民间什么书?明刻本《三国演义》。如下图。
对《三国演义》这样的军事类小说来说,里面的画作基本以明代军事为原型进行创作。下图红框中的人物,手持的木棒,可以被认为是军棍:手持端细,末端粗,以周围人物比例作为参照,大棒的末端有人的小腿这么粗,有大约一米这么长。相信不少读者小时候难免受到父母的体罚。
小竹竿打两下,已然让人无法接受。打军棍的处罚,在明代兵书中,称作“捆打”,在军中,逃跑肯定是不现实的。为什么要绑起来打,笔者推测,很可能是因为防止军士因行刑期间,过于疼痛,防止受罚军士不断挣扎影响行刑。一米长小腿粗的棍子抡起来打到人身上,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大概不需要笔者多言了。
能够存世的事物都有其传世的意义。所以,归根结底,《大诰》之所以能在明军中广为流传,其实就两个字:实用。起码在被捆在凳子上准备打屁股的军士们心中,是十分实用和必备的“免死纸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