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处不达观,刘姥姥是红楼梦里最大的警醒
(2018-10-18 21:28:52)
本文转自:新浪博客
作者:焦彩霞
刘姥姥是一位苦命的农村老婆婆,出场时已是古稀之年,是个积年的老寡妇,指靠两亩薄田度日,跟着女儿、女婿生活,为女婿一家的生计操劳。在很多人眼里,刘姥姥只是一个粗鄙的、攀附亲戚、打秋风的农村老妇人,其实,我们细细品读下来,刘姥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充分体现了她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人,一个活得最通透、最彻底的人。下面,就让我们随着她的步伐,一起感受曹公所赋予她的人格魅力吧。
一、初进荣国府
年关将至,家中贫寒,连过冬的吃穿都没钱置办,女婿狗儿只会唉声叹气,刘姥姥提出让狗儿找王家救济,狗儿不肯去。刘姥姥看不下去,又不敢顶撞,于是,刘姥姥说出了一句在我看来感天动地、极富有劳动人民大智慧的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
刘姥姥从王家二十年前跟贾府的关系上打开缺口,自告奋勇地去荣国府“拉赞助”,这一点,比天天躺在炕上睡大觉、指望天上掉馅饼的狗儿强多了!于是就有了刘姥姥的一进荣国府。
刘姥姥带着孙子板儿,以一个来自底层社会、贫困穷寡妇的身份来到巨门豪宅,找昔日的王家二小姐,如今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管事掌权的家长之一——王夫人寻求救济。
我们看到,刘姥姥称呼仆人不是大爷,也不是老爷,而是太爷。我们都知道在封建社会,县官、县令才是县太爷,从称呼上就能看出她的小心谨慎,给人一种现在农民进城办事或到政府部门求救助的低眉顺眼,放下自尊心和脸面换取物质上的帮助,生活实苦、令人辛酸!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刘姥姥抬高荣国府仆人的身份,说明她是一个懂得变通的人!
大作家福楼拜曾经说过:“语言就是一架展延机,永远拉长感情。”可见,说话是一门大学问,高情商的人,总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刘姥姥见到王夫人之前,先和周瑞家的聊天,把王夫人好好地夸了一番,说王夫人当姑娘的时候就很会待人接物,办事利落爽快;又夸周瑞家的能干,说:“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才。” 刘姥姥的夸,是恰到好处的赞美,不是阿谀奉承的油腻。
见了王熙凤,她虽然紧张得不会说话了,但是她的朴实,依然能够感动人,王熙凤一见就她就有好感吧。于是,之后就毫不吝啬的赏赐了她那么多银子。可见,一个人内心善良,有智慧,也是能够给其外貌加分的。
我们都知道,刘姥姥与荣国府的关系是名副其实的“千里之远,芥豆之微”。但她首进大观园就旗开得胜,凭借的是她的聪慧,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夹缝中求生存,把握机会,既与金陵大户建立了关系,又收获了物质上的帮助,顺利渡过了“年难过”的难关。
二、再入大观园
刘姥姥再次来到荣国府是为了报恩。她有着劳动人民身上特有的淳朴和善良,家里多打了两石粮食,就摘了头一茬的瓜果蔬菜送来,堆满了半个炕,以感念荣国府的恩德。
说实话,这些东西对于荣国府不算什么,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刘姥姥“投之以琼瑶、报之以木瓜”的一片真情!
刘姥姥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一个农村老婆婆,这次竟然见到了荣国府的领导集团核心人物、董事长——贾母,并且宛如故友,足以彰显刘姥姥的过人之处!
贾母是贾府的董事长、最高首脑,刘姥姥与“大人物”聊天,既要聊她想听的话,又不能有拍马屁的嫌疑。我们看到刘姥姥的分寸感极强,陪着贾母畅聊三日,其乐融融。
刘姥姥与贾母年纪相仿,虽然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但是对人世沧桑俱有同感,故而惺惺相惜,相互尊重。
我们来看贾母留客:“我正想有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我正想个地里的瓜儿菜儿吃,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里的好吃”。这些都是贾母的真心话。
刘姥姥被王熙凤调笑时,贾母赶忙解围:“凤丫头,别拿他取笑儿,他是屯里人,老实,那里搁得住你打趣他?”
刘姥姥摔倒,贾母笑骂丫头们道:“小蹄子们!还不搀起来,只站着笑。”又关切道:“可扭了腰不曾?叫丫头们捶一捶。”
从曹公的这些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贾母对刘姥姥是真心地关爱有加……
面对这样的照顾,刘姥姥再一次在人情上对贾母作了出回报。其中就有王熙凤捉弄刘姥姥的一段故事。地球人都知道,刘姥姥一句“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令在座的人当场笑翻。还不是为了惹贾母欢心。因为她着实知道贾母的寂寞,她像佛一样,在度化贾母的寂寞。
我想,如果让刘姥姥参加“笑傲江湖”选秀,绝对是独占鳌头!刘姥姥幽默风趣、机智过人,她经历了生活的各种磨难,依然拥有乐观主义精神!
除了贾母,黛玉也深受刘姥姥的影响。整部著作中,我们唯一一次看到了一个快乐天真的黛玉。黛玉整天一副“病西施”模样,愁眉不展、心事重重、敏感多疑、哭哭啼啼。就在这天,黛玉被刘姥姥逗得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这居然是黛玉,真是无忧无虑、开朗活泼!
快乐是可以传染的,黛玉仅有的一次开怀大笑是刘姥姥所赐。黛玉冰雪聪明,很快就成了刘姥姥的大徒弟,道出了经典台词——“携蝗大嚼”,众人又是笑作一团,与刚才的“老刘,老刘”前后呼应、相映成趣!
从表面上看,黛玉是在讽刺刘姥姥,其实黛玉是真心喜欢刘姥姥的,刘姥姥给她带来了进贾府以来从未有过的快乐!
值得一提的是,她知道大家是在取笑她的土气,却贫而不卑、乐在其中!例如:大伙儿给刘姥姥头上插满花,她自己打趣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索性做个老风流。”因此,刘姥姥的喜剧表演是在讨好贾府的主子们,但她绝对不是丑恶人物,她以大家的快乐而快乐!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曹公还有一个巧妙的设计,王熙凤的宝贝女儿还没有取名字,王熙凤让刘姥姥取名,刘姥姥取了“巧”字,刘姥姥解释道:“巧”是一种庇佑,以火攻火、以毒攻毒,可以逢凶化吉。这里,曹公埋下伏笔,对巧姐的命运做了暗示,日后巧姐落难,又顺利脱险,全在一个“巧”字,可见曹公的匠心独具!
人常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二进大观园,谁也没想到,刘姥姥在侯门深似海的地方,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的厚爱,面对大家的捉弄、调笑,一笑置之,这心理素质非常人能比。刘姥姥虽然物质上匮乏,但是早已达到了精神上的小康!
三、三进大观园:
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就像一名侠肝义胆的勇士,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敢作敢当、有勇有谋。
王熙凤虽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但是当初对刘姥姥还是有同情心的,刘姥姥两次进大观园,王熙凤都真心实意地接济她,不曾想,小小的善举使女儿免遭厄运,极富传奇色彩!
荣国府被抄家,“树倒猢狲散”,大多数人唯恐避之不及,作鸟兽散。我们常说:“患难见真情”,刘姥姥一听说,“几乎唬杀了”。
当初刘姥姥眼中的“大户人家,拔根毛也肥死乡下人”的荣国府败落了,她心急如焚。对刘姥姥更大的打击是当年前呼后拥、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贾母去世的噩耗传来,她悲痛欲绝、大哭一场。
“昨日又听说老太太没有了。我在地里打豆子,唬的连豆子都拿不起来了,就在地里狠狠的哭了一大场。”
“我也顾不得你们了,不管真话谎话,我是要进城瞧瞧去的。”
欣赏原著更加生动、感人,生活中最不缺的是锦上添花,最难得的是雪中送炭,于是就有了刘姥姥的三进大观园。
刘姥姥和王熙凤之间的故事情节是三进大观园的重头戏,昔日八面威风的王熙凤如今是“神衰鬼弄人”,刘姥姥看着王熙凤骨瘦如柴、神情恍惚的模样,“心里就悲惨起来”。原著中写道:“刘姥姥急忙走到炕前,嘴里念佛,捣了些鬼,果然凤姐好些”。
我们现代人看来,王熙凤看起来好一些,其实是精神上的一种力量,她此时绝望无助,恐怕有一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感觉。
刘姥姥的到来是她未曾想到的,给她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和温暖,精气神自然会好很多。套用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歌词就是:“刘姥姥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王熙凤的心窝。”
我们常说:人落魄一次,才能识得周围人的真实面目。曹公在这里又一次巧妙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荣国府一帮丧失人性的狠舅奸兄以及邢夫人趁贾琏不在家,准备把巧姐卖掉。这帮人可都是沾亲带故的,平时见了贾琏、王熙凤毕恭毕敬,如今荣国府被查封,王熙凤落魄,他们凶相毕露,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王夫人和平儿心里清清楚楚,却束手无策。在这紧要关头,刘姥姥的出现就像及时雨,又像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高手从天而降,救巧姐于水深火热之中。
刘姥姥得知消息后,马上变卖全部家当,倾其所有,运用她特有的大智慧顺利救出巧姐,这种大气度、大情义,有几个人做得到?
《红楼梦》中几百号人,刘姥姥只进了三次荣国府,远远没有熟络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关系,刘姥姥知恩图报、有勇有谋的形象让人敬佩!王熙凤此时虽重病缠身,但毕竟是荣国府的“CEO”,头脑还是很清醒的。在众叛亲离、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精明过人的王熙凤清楚地看到:荣宁二府的人全都靠不住,只有刘姥姥最善良,绝对不会落井下石。在封建社会,乃至今天,把亲生骨肉托付给谁,都是托付了最大的信任!由此,我们看到了刘姥姥身上那熠熠闪光的人格魅力!
在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大观园里,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在常人眼中只会“打秋风”的农村老婆婆能够深得王熙凤的信任,成为托孤之人,让我们对刘姥姥肃然起敬,也让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吸引力不是容颜、财富,也不是才华,而是给别人传递的正能量、信赖与踏实,是自带光芒的人格魅力!荣华富贵和贫穷弱小都是暂时的,昔日富贵一时的荣国府已成过眼云烟,而刘姥姥因为有了荣国府的资助,已经枯木逢春,成了殷实富足的小康之家,这也是曹公警醒世人之处!
一路走来,我们是不是早已被这么一位不惑、不忧、不惧的刘姥姥感动了呢?在穷困潦倒之时,她虽俯就豪门;在豪门衰败之时,却也能挺身而出,成为《红楼梦》这部巨著重要的收场人物。她无论面对怎样的境遇,都能够达观看世界,我们从她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现代人,我们更应该明白,更应该警醒:不是世界选择了我们,而是我们选择了世界;不是命运给了我们什么样的生活,而是我们自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此文同步发布于珍爱红楼梦微信公众号,静候前来支持。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