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风裹挟着细微的凉意,轻轻漾起启真湖水面的涟漪,《楚辞》中那个“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的湘水女神,提着裙摆向我走来。情怀悠悠荡着,随意栖在一朵云上,就此酣梦。
叶子褪去深绿,染上金黄与火红,在月牙楼边的亭子里,木椅上置琼觞两盏,读一本汪洋恣肆的《庄子》,歆慕于“曳尾于涂中”,顿感天地宽阔,神思遄飞,为文中洋溢着的浪漫主义所深深折服。
日从藕舫转,月向迪臣落,夜里秋霜悄悄地爬上了碧瓦,断断续续的竹笛声从不知名的地方传来,捧着一本线装《诗经》,吟一句“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只觉岁月缓缓,山川草木,无一不美得让人心动。
但其实,走近经典并不容易,也不是一开始的相遇就有这么美。
我们和它们,中间流淌着一条千年的时光长河,以至于我们在这端仰头遥遥望着它们时,觉得它们就像是端居高堂的圣女,不可亵渎,难以亲近。
它们大多鸿篇巨制,卷帙浩繁,以文言文的形式展示,且有不少生僻字,如《尚书·夏书·禹贡》中出现的“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便是看着就让人头大,对于我们这些国学功底尚弱的普通读者就像是天书一般,磕磕绊绊查出字音字义后,也难以摸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所蕴含的情感、想表达的意思,自然只觉味同嚼蜡,进而可能讥笑经典也不过如此。
从木心《从前慢》中提及的“车、马、邮件都慢”的慢时代,到如今充斥着快餐、快递等的快时代,在钢筋水泥铸成的繁华城市里,倾向于碎片化阅读的人越来越多,走近需要潜心研读的经典更是难上加难,我们与经典之间的沟壑在不经意间加深加大。
然而,不读史,不足以知春秋往事之趣;不读诗,不足以感山川草木之灵;不读经,不足以解圣人哲思之慧。经典,永远是艺术长廊中一朵瑰丽奇绝的花,优雅从容地盛放在人类文明史里。
于是,怎样以更好的方式读经典便成了我们关注与思考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读经典》应运而生,它是顺着时代潮流而生的、一本融汇名家研究成果与心血的书,高屋建瓴地对我们如何读经典作出有建设性意义的指导,引我们在走进古人的世界的同时,把握好经典的现代意义。
本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分,胸涵浩然的经中包括了四书五经、《说文解字》等,高处眼亮的史中包括了《国语》、《战国策》、《水经注》、《资治通鉴》等,心游意骋的子中包括了《老子》、《孙子兵法》、《世说新语》、《山海经》等,绣口造梦的集中包括了《楚辞》、《古诗十九首》、《文心雕龙》等,涉及的经典范围广,有相当高的指引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此书约请的作者是每人负责一本书,他们都是博雅专精、沉浸在一部经典中数年的专家学者,正是他们的横溢才华、研究心血保证了书的高质量,凝缩的不到四千字都是精华。
当我看到书的封面时,我就被深深吸引了。近五十部经典的名字排列,营造出古色古香的氛围,右上角的一轮明月让人轻易地一晃神想起“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正式翻开扉页前,我看到了书的反面,看了后便只想手不释卷了。它采取连线的别致方式,将《左传》定义为“不是兵书,却记载了492次战争”,将《礼记》定义为“才不止冠婚丧祭,是古代文化百科”,将楚辞定义为“不止山川与香草,它是情怀之归处”,这样不仅仅激发了我们读者的阅读兴趣,还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让我们对经典有一个大致而清醒的认识。
知人论世是书中贯彻的一个关键理念,每个学者都会先就成书背景、作者其人简单分析,再展开接下来的阅读建议。如“怎样读《汉书》”一文中,学者先介绍了班固的身世与成书经历:备受赏识与牵连入狱的起落交织在班固的生命中,《汉书》经班彪、班固、班昭、马续四人之手,前后历时三四十年,足见著书之不易。再如“怎样读《世说新语》”一文中,学者着眼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告诉我们,魏晋风流并非无源之水,而是由汉末的人文精神演变而来,社会坍塌、礼教松弛、经学无用、思想解放、士风通脱等一系列的变化是魏晋风气出现的社会基础。孟子曾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知人而后论世,晓境方可研书,如此,可以拉近我们与经典的精神距离,更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与社会价值。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给予我最大启发的,是刘毓庆教授的“怎样读《古诗十九首》”一文。我钟爱于这篇文章,大抵是出于我本人对古代诗歌的一腔热爱之情,“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的哀婉离愁,“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怅惘迷茫,“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的深情款款无一不让我魂牵梦萦,然而当我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才了悟:我之前将注意力都放在了诗句上,只知其遣词造句之平淡奇绝、情真意切之纯净美好,空知流于表面的浅层意思,却不知其时代背景与士子的真实心声。
一是要还原背景。通过诗中出现过的“洛”、“上东门”、“郭北墓”等可以推出组诗的地理背景是东汉的京城洛阳,通过“荡子行不归”、“游子不顾返”等可以确定这是一个客居京城的群体,通过“先据要路津”之功名欲望、“路远莫致之”之团圆渴望、“何不秉烛游”之及时行乐的情感再联系上述推测可以发现,作者应是东汉末一群为追求功名客居洛阳的落拓书生。这样条分缕析、层层递进的分析与思维方式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在这之前,我只知囫囵背诗,却不知要在时代背景下看到诗背后蕴藏的一代士子的心灵颤抖。
二是要探寻诗人心灵。一直以来,我都深觉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在汉末风雨飘摇之夜,我们听到了诗人们从传统的价值观的藩篱中冲出的生命,要求抛弃虚假的人生模式,追求世俗人生意义的呼喊。但这无法掩盖士子内心的剧烈痛苦,即他们生命不能获得圆满的痛苦呻吟和理想幻灭。进取无望的黑云笼罩在汉末士子的心头,他们将生与死联系在了一起,但这并非尽是消极的。“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从表面上看是颓废的,但深层来看却以肆无忌惮的感情充分肯定了生命的意义。
三是要观其艺术价值。它突破了传统的四言句式,宣示了五言诗时代的开辟,不拘泥于一字一句,而是“以自然之眼观物,自然之舌言情”,酣畅淋漓,展真性情。刘教授对它总体的评价便是“平淡中,见奇绝”,论工拙、摘佳句不适用于这类浑然天成、不经雕琢的古诗。一句“上言长相思,下言远离别”已足够好,何必再添文人气。
总的来看,《怎样读经典》是我乐于向所有有需要的人推荐的一本极具实用价值的书。我会在朋友哀叹《盐铁论》不知所言时,适时地推荐《怎样读经典》。书中为《盐铁论》下了个定义:历史上一场大型的辩论会,首先为我们破除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解,即认为其所论是以盐铁国营为主的财经问题,其次介绍了《盐铁论》的主线与背景,再从政治史、经济史、学术史、社会史的角度分别分析了阅读时应该注意的要点,最后提供了推荐的注本,便于读者自学。
我会在同学吐槽《公羊传》艰涩难懂时,温和地推荐《怎样读经典》。曾义教授直言道,“要真正深入其中,绝非通过个人独处时的沉思所能到达”、“如果只靠个人的沉思,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也很难真正领悟其中的妙处”。他主张我们先从徐彦疏入手,认为部分读者从《左传》入手的路子是不值得提倡的。特别地,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建议我们集合一批有志于读《公羊传》的同道,一起研读一起讨论,这样会更有利于我们坚持下去并觅到乐趣所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怎样读经典》也很难尽善尽美。当我用批判精神来考量这本书时,我发现,站在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受限于篇幅的提纲挈领只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怎样读经典的总体思路,当我们翻开厚重的原著时,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我们自己一点点克服,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对经典的敬重是很难坚持的。
而且,这本书也难以面面俱到,还有很多经典是没有收录进的,正如编者在说明中写到,“当然,就范围而言,非不可以扩大之,比如将50种的数量增至100种、200种,但这只好留待将来了。”
但瑕不掩瑜,它很好地做到了引导读者更好地读懂经典,逻辑清晰地指导我们如何理解其现代意义,先读哪篇后读哪篇、读书时的注意事项等,是我们循循善诱的领路人。在经过学者们的疏通后,再读经典时如感脉脉春风入我怀,翩翩然似与故人重相见。说实话,我读《怎样读经典》,总有一种心弦被触动、钻研精神被点燃、任督二脉被打通的愉悦感,像看到料峭山风中满坡春花盛放,在我的精神花园里雀跃起舞。每句话,都是一束光,直直照进我的内心,增进我对经典的理解,给我以更从容地游骋于经典中的力量。
有所侧重地读罢《怎样读经典》,我合上书页,支枕听秋叶簌簌声,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沉沉夜幕下,我在日记本上用娟秀的字迹认真地写下:
“我愿做个载酒江湖,不随流俗的落落狂生,踏雪寻梅,只为清欢,人格如天边皎月般高洁无埃,如高山上的积雪般纯粹无尘。
我愿做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温润书生,时吐粲花之论,每多七步之章,举手投足间尽是诗书风雅,一言一行里彰显高尚品格。
我愿做个折笺衔花,温暖明媚的玲珑女子,知世故而不世俗,不妄自菲薄,不怨天尤人,守一池莲荷,在花香里不慌不忙地悠然走过。
我最愿的啊,就是醉在经典的丛林里,浅笑嫣然,思追古人,走在曲径通幽处,在月下轻轻叩响木门,和国学来一场没有上限的纯粹恋爱。”
社会上浮躁之风盛行,而经典是留待我们栖息的宁静温婉之地。当我在洒满阳光的午后,于图书馆一角沉浸于经典时,我看不见车水马龙,听不见市井喧嚣,拥有的,仅是一颗活泼泼的赤子之心。
温柔的风卷着我的喃喃细语拂过群山,希望你能听见我的声音——
“亲爱的经典,你好。”
“初次见面,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