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藤孝在《如何有效提问》一书中,利用三幅坐标图,总结归纳出一个好问题有三个特征,详见:《三幅坐标图,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好问题的三个特征》一文。
好问题的第一个特征是既具体又深入现象的本质。但是我们平常提出的问题,要么过于抽象,要么流于事物表面。如果我们每次在提问题之前,对问题本身有意识地看一看,想一想。根据四象限法则,这个问题位于哪个象限,属于哪一类问题,要怎么修改才能让问题位于第一象限,属于既具体又深入现象的本质的问题。一旦我们养成了这种习惯,那么我们在提出一个新问题后,就会下意识地去和坐标图比对,进而修正自己的提问,我们的提问能力也会水涨船高,得到提升。
好问题的第二个特征与第三个特征,我们提的问题,既是我们想问的,也是对方想回答的;问题既符合谈话时的语境,也符合对方过往的经历。这个一般是针对计划性谈话而言。因为做到这两点,需要我们在谈话之前,做足准备功课,比如调查熟悉对方的成长背景、兴趣爱好、事业成就等,然后再根据对方成长过程中的转折点或是特殊经历,以及谈话的主题设计符合标准的高水平的问题。在收集对方资料的时候,有一个小技巧值得我们注意。如果我们能关注到对方不为人知的行为习惯和行事作风,能提出一般人不曾注意的问题,很容易得到对方“你懂我”的评价,从而获得信任。
里普顿有一次采访知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他在采访之前,审视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所有的电影以及他的成长经历。在采访过程中,简短的寒暄与开场白后,里普顿就根据斯皮尔伯格的作品一个一个地详细问下去,包括部分典型电影创作的初衷或目的,创作手法以及透过电影反映出的思想与观念。
比如,在讨论《横冲直撞大逃亡》这部作品,里普顿提了三个问题:《横冲直撞大逃亡》的摄影导演是谁?他有问过你要以谁的观点拍摄吗?他怎么说?又比如,在讨论《火光》这部作品时,里普顿有一问题是“这部电影当中出现了怎样的光芒”。而他提出这个问题的动机是斯皮尔伯格后面有一部作品叫《第三类接触》,用光表现出了UFO的光线,里普顿想知道这是不是来自《火光》的灵感。
这些问题,如果里普顿在采访前不作准备,不了解斯皮尔伯格的每一部作品,他是绝对问不出来的。
有一点,我们是需要极力避免的,这是一种不友好的行为。在了解了谈话对象的成长经历后,有些提问者为了达到一些视觉上的效果,或是其他目的,喜欢针对对方成长经历中的伤痛点进行提问,让对方在谈话现场回忆起不堪回首的经历,而导致情绪崩溃。我们最好将关注点放在促进对方获得成功的本质性的问题上面。
除了这种根据谈话对象的成长背景、兴趣爱好、事业成就等设计好问题之外,还有一种方法也可以提出好问题来,就是根据谈话的主题设计问题。这种方法适合于需要了解他人针对某件事或某种现象的意见时的谈话。换句话说,就是在主题性很强的访问场合可以采用这种提问模式。
亚历克斯·哈利是一位黑人,同时也是一位具有鲜明立场的采访记者。他在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期间,以黑人问题为主题,采访了一系列优秀的黑人:迈尔斯·戴维斯、马尔科姆、拳王阿里、马丁·路德·金、小山米·戴维斯等。哈利对他们的采访,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关于黑人的本质性问题。比如说,哈利采访迈尔斯·戴维斯,第一个问题就是:你身为一位成功音乐人的同时,对待听众的不友善或是恶劣的态度也成了话题,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没有所谓的寒暄和热身问题。而到了第三个问题,你认为因为自己是黑人所以才招来批评吗?就已经完全进入采访主题了,后面的问题也大多都直接和黑人、种族相关。
哈利采访另一位明星小山米·戴维斯也是这样,先问他为什么总是工作,然后抛出了一个大家都忽视,甚至连小山米·戴维斯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你这样忙碌、想得到认同,是不是因为自己是黑人的关系。进而将话题转移到黑人问题上来,然后再深入主题。
上面说的都是有计划,可以进行准备工作的访谈情况。那如果我们要进行的是临时的,非计划性的谈话,没有时间进行准备,我们又该如何提出一个个好问题呢?
在这种仓促的环境、陌生的谈话对象,我们最关键的是要提出最具本质性的问题,而对方是否愿意回答,是否符合对方的过往经历等要素,可以暂时放在第二位来考虑。如果我们提出的问题既出乎对方的意料,又能让他说出真实的答案,这样的问题就是一个好问题。
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仅仅靠提前准备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我们根据谈话的内容临场进行修正调整与引导。有两点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实现目标,一是通过表明自己和对方有一致或相似的立场,和对方取得共鸣。二是通过加深彼此的共同理解,保持双方对等的关系。
同时,如果会谈万一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或目的,也不要紧。只要能让谈话的双方获得一个灵感,刺激一个新的思路,新的想法出来,那么这次会谈就是成功的,不一定非得得出一个所谓的结论或决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