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答 田先生

田先生:

  您好!

  您能回复,实是高兴。不知您是没有全部看完,还是因为我没表述清楚?

  五四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一说身体不好,就是须“加强锻炼”。这个观点固然有道理,但其只看重“魄气”的锻炼,不免有失偏颇。

  其实,胃病是需要调养的。

  国学中“修养”的本意是一个词组而不是一个词,内涵应该是“修炼、养生”,“修炼”亦分内家外家。西方的锻炼与国学的“外家”相近,且仅为外家修炼的一部分①。而国学的“内家”,动静结合。即使是“动”,也是以提倡身体微热而不出汗为度,最多只是微微出汗。因为“汗”、“血”同源,经常出汗有损血。不信,请问老中医。

  而“静”,却是抱定守一,一静而无所不静,而又无所不动,静中有动。动静如何把握?就如同您讲的书法当中的度,做到恰当。而恰恰做到“适度”却很难,但若动静结合,不管“度”把握如何?总比一味的西方式锻炼,效果要好得多!

  再说“养生”,除现在电视武术频道、健康频道等相关频道所讲的道家导引术与医家食疗,辅以药调、按摩外,还得注意“心理调养”等,是一个全面而协调的问题,仅仅是现在的所谓的“加强锻炼”,似乎太显偏颇。一偏,往往会适得其反,您以为?

  当然,国学的“修养”,时间一长,因“悟‘道’”而道德提升,显得言谈举止高人一筹,故谓此人有“修养”,“修养”一词就成了现在人们所熟知的含义。

  附:①这与东西方文明的哲学之根有关:

   西方文明哲学之根为“分”。表现为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分别从物理、化学、逻辑学等学科,来进行所谓的“科学”研究。这固然有利于所谓的科学研究,但不免有失偏颇,你比如说,简单的一个咀嚼,食物在口内是化学反应呢物理反应呢?答案是既有化学反应又有物理反应。只不过能从两方面来看。但它毕竟是同时具备的一件事!

  而东方文明的哲学之根为“合”、为“和”,太极阴阳图,不是一分为二,而是合而为一(请注意:这儿是“而”,而不是“二”),这在您讲书法时也提及,字贵在“中和”,有书卷气。

字,中和了,为最佳境界;人,体内中和了,亦为最佳。

  您也说,书法是艺术,又不是艺术。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五四以来,定性一些中国文化形式,用的却是西方的标准,归类时,显得不伦不类。

  您还说,书法要放到“文化”这个大背景中考虑,书法这样,修身养性又何尝不是?仅简单的“加强锻炼”了事?通过书法,您对“道”,禅悟至深,为何不用到修养身心上呢?

  真的,虽素昧平生,但我衷心的希望您身体安康!

  多罗嗦几句:

  书法要放到“文化”这样一个大背景中考虑,国术又何尝不是?

  仅仅一个长横、一个垂露竖,其笔意又何尝不是八卦当中阴阳鱼的交汇路线?一个横的“∽”,一个竖的“S”。

欧体呢,加入了“方”“圆”结合的哲学理念——典型的国人之涵养外相即为内方外圆。要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书法得根——书法之“法”来源于《易经》,是否如此,仅待商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答 田先生  先生  先生词条  答 田先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