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的故事也不复杂,男主查理斯和老婆孩子生活在英国,有着体面的工作,不低的收入,过着常人认为幸福的生活。但是有一天查理斯突然抛妻弃子,远走他乡。人们以为他是和一名年轻貌美的女子私奔了。后来发现查理斯只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画画。他的物质生活变得贫穷,经常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但是他一直坚持创作,他很快乐。查理斯辗转多地,最终在原始的树林中定居,病逝。死后,查理斯的画作被世界认可,价值连城。
刚看到查理斯抛妻弃子,不顾一切去画画的时候,我非常震惊啊,觉得这个男的怎么能这么渣。后来变得有一点理解他。
上周有人问我在看什么书,我说在看《月亮与六便士》。还开玩笑说,读后感就是“艺术家的不正常也是正常的。”对方补充,“艺术家必须不正常。”
过几天我又问自己:什么是正常,怎么定义,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正常?
今天主要谈谈我对“正常”的看法。
个人分析,“正常”这个概念,体现的是“大众”的意思,大众即为正常。
就是按照社会观念,大多数人都会按照A这种方式做事。
而这时候如果有人打破常规,按照B的方式来,他就会被“正常人”视为“不正常”。
比如这个社会大多数人在30岁左右结婚,如果你一直享受单身生活,可能就会有人觉得你不正常;
大多数人会选择生孩子,如果你和你的另一半是丁克一族,可能就会有人觉得你们不正常;
大多数人喜欢异性,如果你是喜欢同性或者双性,可能就会有人觉得你不正常。
“不正常”听上去有些贬义,感觉好像是做错了什么一样。
事实上,上述的例子中,当事人有错吗?
我不觉得。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如何生活的权利不是吗?
我活我的,你凭什么指手画脚呢?
我不结婚碍着你什么事了?
我不想生孩子怎么了,人类真的会因为我灭绝吗?
我喜欢同性或者双性怎么了,没喜欢你或者你家孩子不就得了。
不是每件事都有必要或者可以分出对与错,是与非的。
我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像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一样,
应该采用“求同存异”的原则,而不是想办法“同化”。
“求同存异”意味着尊重,而“同化”代表着对立。
我先给你定性为“不正常”,如果你能“知错就改”,“迷途知返”,加入我们,那你就还是“正常人”;如果你“执迷不悔”,那我们可就要“代表月亮消灭你了”。
平心而论,当你在评价一个人或者什么东西“不正常”的时候,是不是有点歧视、有点威胁的感觉。
再举个例子,前几天马思纯在微博上晒读后感,被人围攻。原因是大家认为她的读后感“不对”。我看到这就笑了,原来现在晒个读后感,都有无数“语文老师”当你在回答阅读理解,给你打分。
“阅读理解”有标准答案,我能理解,考试就是非要有个评分标准嘛。
连读后感都有对错之分?
一千个人读出来一千个哈姆雷特。
再说你又不是张爱玲,你凭什么说马思纯理解的不对?
有网友说,当然,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可是你马思纯是要扮演张爱玲笔下的角色啊,如果你理解的不正确,你怎么能表演的正确呢。
其实还是同一个问题啊,人家表演出来的人物,是人家理解的人物,和你理解的不一样,很正常。和80%的读者理解的不一样,也没什么啊。。
为什么演不出来你想象中的角色,你就觉得人家演的不对呢?
恕我恶意揣测一下,是不是有很多在批评马思纯的过程中找到了优越感。
“明星又怎么了,还不是读不懂书,还不如我呢,装什么文化人啊。”
一群想法一致的人聚集在一起,围攻一个想法不同的人,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
我要是马思纯,我就不会发第二条道歉的微博。
本来没错的事情,为什么要道歉。
作为明星,行动是有影响力的,你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一些不敢坚持自我的“小众”向大众妥协、认错。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家切入点不一样,看到的问题,思考的方式都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不同有什么不行吗?
像我写的这个读后感可能还有人会觉得奇怪呢,
“写的什么啊,乱七八糟的。”
切,要你管。你有自己的想法OK啊,那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怎么了?
当然,有些原则性的事情立场一定要明确。大到国家主权,小到过马路不要闯红灯。这些事情要分对错是因为要维护秩序,防止一个人侵害其他人的利益。
但是对于那些不是非要分出对错的事情,如果大家的审美一致,这个世界会很单调、很无聊吧。
所有人都住一样的房子,连装修都是一样的。
买的车子、穿的衣服、戴的手表都是一样的。
那这个世界就成为了加工机器的流水线,不再有人类的生活了。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潜在歧视,下次在开口评价“不正常”之前,试图用其他的词替代,比如“独一无二”、“与众不同”。
“他们是丁克家庭啊,还真是与众不同呢。”会比你说“他们不正常”好很多。
当然,阴阳怪气地说反话就没劲了。
最后引用一句Beyond乐队《光辉岁月》里的一句歌词作为结尾:
“缤纷色彩显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