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又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从头到尾细读了一遍,这是杨绛先生在92岁高龄时写下的一本家庭式回忆录,倒叙了他们一家三口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与初次阅读的相同之处在于看到深刻细腻处依然会提笔勾画并且抄录,不同之处却在于心境由久久不能缓和的悲凉而变为丝丝扣心的温暖。
才开始了解他们故事的人总会因为书中第一部分“我们都老了”里杨绛先生隐晦表达的那个长达万里的梦而感到气氛沉重,而后越是读到幸福之处越是惋惜,将先生本想记录的多年来的家庭趣事硬生生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纱。头段时间无意间听朋友聊起“我们仨”,凝重的字句他更多是一句带过不会刻意解说,与杨绛先生书中一笔带过的那些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一下不谋而合,接着朋友说这书更适合倒着看,因为看喜不看悲。
印象深刻的这样一段儿话:“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细细想来先生看似平平无奇的愿景却饱含了对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最厚重的爱和理解,求的向来不是钱财富贵、不是权势附庸、不是与众不同,只是至亲的相依相伴,幸福苦难面前他们从来都是一体,却也给彼此最大的空间去做独立的自己。
提及平凡,总有人莫名将“平凡”与“无趣”画上等号,似乎没有大起大落就无法刻骨铭心?这样的有趣自然也不是人人都能抱以享受。先生书中提到与丈夫两人每日在起居室各据一书桌,静静地读书工作互不相扰;工作以余最大消遣就是跟着丈夫四处“探险”,实则就是饭后两人“壮着胆儿”去去平日不常逛的地方遛弯儿,也总能发现一片片新大陆,这就是他们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生活状态。
后来先生接受采访时也提到,“我最大的功劳,是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这也是钱钟书的最可贵处。”彼此借着一颗儿时的童心童趣美化着能见之物,年复一年的日子却也始终踏实舒坦,守着对方心里的那一方净土去容纳更广阔的世界,这就是他们的相处之道。他们的和睦投契自然也为女儿钱瑗营造了一个毫不刻板的家庭生活环境,与父亲母亲的相处从来都是平等而自在的:父亲眼中女儿可以照顾好母亲,这是信赖;母亲眼中丈夫是自己和女儿的好老师,这是欣赏;女儿眼中自己和父亲是母亲的两个小顽童,这是童稚。平等的沟通之下更容易换位思考:即使大我们几十岁的父母也容易脆弱,也会偶尔犯笨、最后会慢慢变老,而家人间从来不是谁一味的包容谁,更多的是需要为人父母亦或为人子女的一番同理心。
“我们仨”——简单的三个字、一本书,书中真切实在的情感使捕捉的每一个细节、叙述的每一件趣事无需过分修饰就可以让人感同身受,但我相信对杨绛先生而言,至亲家人这辈子的缘分却也不是一本从头翻到尾的书物可以道尽说明;只是拥有时则惜福惜缘,在或许平淡的相守中去感受别致的幸福和家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