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古代大夫和郎中有什么区别 大夫和郎中的由来

说到医生这个词,在现代上面有很多说法的。当然了,在古代的话,其实并没有医生这个词,但是随之最早的时候就是“大夫”或者是“郎中”,大家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就可以看到。那么在古代大夫郎中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古代大夫郎中有什么区别

郎中:一种官名,如郎中令;或为医官。大夫:音读“戴夫”,民间称民医的叫法;读大夫时意思是一种官,而且职位很高。

2、大夫郎中的由来

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唐玄宗时期编撰的《唐六典》中,其中有文记载:“医生四十人”,但在这里的医生,也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医生,而是指一些学习医药的学员。

到了宋代,随着我国社会的空前发展,医药事业也随之水涨船高,当时的朝廷设立了太医局和御药房,并设有官员专门负责宫廷内的医疗工作。

在民间,朝廷也设立了专门的疾病治疗机构,称为惠民局,由朝廷派出的官员负责百姓的疾病治疗。其中,负责治病的官员根据医治的专科性质又分为食医、疾医、金创医,分别负责百姓的食物安全、疾病治疗和受伤后的救护。

也就是从这时起,人们把医生这个职业称为“大夫”或“郎中”。

其实也简单,在宋朝以前,大夫郎中都是官职名,各个朝代都有使用,但各个朝代的对于官阶的使用又不统一,以宋朝为例,朝廷有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一级官员称为尚书,二级官员称为侍郎,三级官员称为郎中,四级官员称为员外郎。

太医院在朝廷的编制大体虽然与六部平级,但毕竟分量不一样,为了区分,太医局的一级官员就称为大夫,二级官员称为郎中

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为了表示对医生的尊敬,开始以“大夫”和“郎中”这样的高级医官名称来代指医生,并将这种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一种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在我国民间北方人普遍称医生为“大夫”,并且还将“大”字的音读成[dài],以与官职里的“大夫[dà fū]”相区别;而南方人则普遍将医生称为“郎中”。

3、医生为什么叫大夫

春秋时期的大夫,分上、中、下。到了秦汉有所谓谏大夫,唐有御史大夫,但均不是医官的称呼。

宋朝开始设大夫以下的官阶。医官中最高级别是大夫,随后是次郎,就是郎中,第三级是医救。后世的人们,因为大夫是医官最崇高的职位,所以把大夫作为对医生的尊称。医官中有郎中一职,帮老百姓称医生为郎中

在古代,不管是人们的习惯还是笔记小说里面,大夫郎中是有区别的,通常设馆治病的称为大夫,从草药店或者是街上喊包治疑难杂症的,称为郎中

所以,后人称医生多数叫大夫,而不是收郎中,就是这个缘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郎中  郎中词条  大夫  大夫词条  由来  由来词条  区别  区别词条  古代  古代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