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苏联的《布列斯特条约》,很多人觉得这个条约是一个非常屈辱的条约,很多人也非常的好奇,为什么这个苏联会签下这么屈辱的条约,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
1917年12月3日,在十月革命中刚成立的苏俄政府,以退出战争为目的和德国展开和平谈判,德国方面要求苏俄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乌克兰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
德国提出的这一屈辱条约在苏俄政府内部,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一派认为应该发动战争给无礼的德国人以教训,而另一派希望签订屈辱条约以空间换时间,给新生苏俄政权以发展的机会。在经过一系列的权衡利弊之后,苏俄政府最终还是和德国签订了重新讨论后的屈辱条约,即《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稍稍有一点历史常识的中国人,就不会对卖国条约这个词感到陌生。毕竟,晚清以来百余年的屈辱历史,使得我们对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这样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极其敏感,这也是前一段时间G7会议公告激起国人强烈愤慨的源头。
但鲜为人知的是,号称战斗民族,以强硬和刚猛自居的俄罗斯人,也曾在历史上面对德国(德意志帝国)签订过非常屈辱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辛丑条约》在它面前就是个弟弟。条约中有割地,有赔款,有利益让渡,其内容之苛刻,让人难以想象这竟然是当年苏维埃政权在做出巨大让步后与德国签订的“和约”?
【注,合约由14部分组成,其中包括:1、苏俄需要支付给德国60亿马克的赔款;2、苏俄要割让给德国近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地,其中被占领区有占全国煤炭开采量的90%,铁矿石的73%,54%的工业以及33%的铁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红色苏维埃政权成立。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所领导的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是一个堪称地狱模式的开局。
在国内,沙俄时代的旧军队已经瓦解,而红军仍处于初创时期,力量弱小;大片土地荒芜,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大批工人失业,生活必需品奇缺;资产阶级、地主、富农阴谋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社会动荡。此时的红色政权如同风暴中抖动的烛光,没人看好他的前途。
国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正打得不可开交。以沙俄、英法、美国为首的协约国联盟和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拼得你死我活。东线的战场形势明显不利于苏俄(实际上,整个一战德国人的重心都放在西线,这也证明德国人确实能打)。同时,英法、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对新政权虎视眈眈。资本家眼中的苏维埃和十字军眼中的异教徒能有什么区别?
苏维埃当家人列宁对此洞若观火。在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后的第二天,他就亲自起草并颁布了一项《和平法令》,呼吁尽快结束战争。而这一决定被英法美三国毫无悬念地拒绝了。在他们心里,苏德互相消耗才是东欧最美的风景。反倒是两线作战的德国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表态愿意进行和平谈判。对此,美国驻俄大使弗朗西斯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报告中说:“阻止俄国退出战争的唯一希望,要看能否破坏目前苏维埃政府正在同德国举行的单独谈判。因此,我们应当不惜力量来破坏这种谈判。”
最终,水深火热的苏维埃俄国和两线作战的德意志帝国经过漫长的拉锯,于1918年3月3日在布列斯特签署了由14条正文、5个附件和7项补充条约组成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这个条约对于苏俄有多么苛刻?
条约使苏俄丧失了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全部位于富庶的东欧地区;同时包括了相当于全国将近一半的6200万人口, 75%的煤矿业, 73%的铁矿业, 54%的工业以及33%的铁路。此外,苏俄还要赔偿给德国60亿马克,分五年还清。
我没有查到当时苏俄详细的经济数据。但从后来斯大林被迫采用暴力手段为部队征粮的情况看,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的苏俄如果真的要清偿这笔赔款的话,估计也就只剩下半条命了。
现在大家看明白了,这《布列斯特和约》就是妥妥的苏俄版《二十一条》啊!每当看到这里,战斗民族的光辉形象顿时在我的心中减色不少。
因为这个条约内容实在太烂,无论是当时还是后来的苏联时期、俄罗斯时期,俄国国内和国外学者围绕和约的巨大争论一直存在。
争论一:《布列斯特和约》是一个卖国条约吗?
单单从和约内容看,割富庶之地、巨额战争赔款,这份条约对当时苏俄利益出卖之严重,比我们晚晴至民国所经历过的各大卖国条约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让曾经被俄国欺负的我们恍惚间有了“原来你小子也有今天”的感慨。
在当时,苏维埃政权内部对此条约的态度大致分为三种: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布哈林(后被斯大林定为叛徒、枪决)反对签订和约;托洛茨基(就是那个被斯大林暗杀的托派分子祖师爷)则主张不战不和。其中,列宁的主和派始终无法取得多数(估计很多人也没有勇气支持他)。由于负责谈判的托洛茨基没有接受德国方面的最后通牒,局势进一步恶化。面对德国所施加的巨大的军事压力,最终列宁以辞职相要挟,托洛茨基也进行了妥协,和约得以签订。
人常说,国难当前,主战者未必勇,主和者未必怯。当时的布尔什维克所面临的就是这么个情况。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三种观点中,列宁的主张所面临的压力最大,承担的风险最大,背负的骂名也最大,甚至后来出现了列宁是“德国奸细”的传言。
但实际上,当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就如同大海上漂浮的一叶小舟。在列宁眼里,如果能够通过和约的签订,停止战争,给新生政权以喘息的机会,这个和约对于苏维埃政权就是有意义的。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列宁能够最终争取到托洛斯基的支持,也是向他反复强调了这一主张。退一步讲,即使不签这个和约,那些当时可以称为苏俄精华的土地、人口、矿产、工业、铁路等资源就能保得住么?
另一方面,布哈林拒绝签订和约的态度看似大义凛然,一身正气,但实际上这种选择很可能导致前线俄军的崩溃。当时与德军对峙的俄军中,已经有大量官兵因为厌战而做了逃兵(沙皇都退位了,还打个屁)。而苏维埃政权自己的武装力量红军直到1918年才正式组建,还相当弱小。布哈林的强硬并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和军事后盾,打嘴炮的味道更浓一些。两相对比,托洛斯基的观点更加务实,这也很可能是他最终被列宁说服的原因。
这样说来,即使将这一和约定义为卖国条约,也有很多无奈的成分在里边。
争论二:列宁是否预料到了8个月后同盟国的失败?
由于军事上的溃败,德国于1917年11月11日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该和约尚未完全实施就成了废纸。1922年,苏联与德国魏玛政府签署了拉帕洛和约,正式废除了《布列斯特和约》。
如果把占便宜的好事比喻成天上掉馅饼,估计砸到俄国人头上的这个大馅饼大概是鱼子酱馅的。苏俄捡了这么大一个便宜,列宁晚上做梦都要笑醒。那么问题来了,列宁在力主签订和约的时候预料到了同盟国的失败了吗?
到目前为止,我没有见到任何文献资料可以证明列宁在推动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时已经预见到了战争的结局。起码从当时的国际局势和战场形势来看,虽然美国的介入增加了同盟国取胜的难度,但恐怕没有人能够预料到当时仍在东线处于攻势的德意志帝国仅仅8个月后就彻底失败了。更何况和约谈判之初,在苏俄拒绝德国苛刻的要价之后,德国随即以打逼和,迅速出兵基辅,迫使苏俄不得不于2月24日重启谈判并接受了更加苛刻的条件。这种军事态势下,恐怕最乐观的人都难以作出德军会在年内投降这样大胆的判断。
退一步讲,就算是列宁高瞻远瞩(伟人确实眼光长远),凭借其深刻的洞察力预见到了形势的发展,他对自己的判断有多大把握?胜利远在天边,和约近在眼前。白纸黑字的和约绝对是对苏俄权益实实在在的出卖!如果列宁仅凭自己的判断就把和约的签订视为对苏维埃政权的救赎,那么这次救赎更像是一次赌博,他几乎赌上了多半个俄国,这个赌注未免太大了。伟人不是赌徒,我更倾向于当时列宁心中是一个“拖”字诀。
同盟国虽然在和约签订后暂时停止了进攻,但仍然保留大量的军队在东线和苏俄军队对峙,双方毫无信任可言(这和二战中《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是多么相似!)。一方面,苏俄暂时松了一口气;另一方面,布尔什维克还要对西方处处留神,真心不容易!最终,德国还是违约了,德奥军队还一度进攻苏俄,如果不是同盟国在西线的战败导致行动草草收场,欧洲历史很有可能重写。
另一方面,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国内有忠于沙皇的旧贵族和白军,有资产阶级的力量,有反对革命的封建地主和富农,还有同在社会主义的红旗下的孟什维克。更重要的是,很多政治势力手中都有武装!对列宁和他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来讲,集中精力摆平这些反革命势力远比对外战争更重要、更紧迫!攘外必先安内对他来说确实是现实的选择。
和约签订之后,国内很快出现了列宁不想面对、不愿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局面,那就是:所有国内政治势力都将苏维埃视为叛徒、卖国者,民族的罪人!大批的俄国民族主义者倒向了高尔察克领导的白军,而白军也不失时机地在随后与红军的军事斗争中给自己披上了民族主义的外衣,使红军在政治上陷入被动,让列宁有苦难言。这是《布列斯特和约》带给新政权的巨大的副作用。
国外方面,《布列斯特和约》让协约国方面产生了被出卖的感觉。这也好理解,群殴变成了单挑,你是英法你肯定也生气。而德军两线作战的困境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东线撤离的部队在西线给英法两国军队造成了更大的杀伤,这笔账自然被英、法、美等国记在了苏俄的身上。加上本身对于无产阶级政权的仇视,英法对于苏俄的行为出离愤怒。战争只是时间问题。
更令人震惊的是,1917年退位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于当年被灭门。尽管很多文献表明列宁并没有下达行刑的命令,但新政权无疑要对此事承担责任。要知道,当时的欧洲各国之间即使是发生了战争,也从未发生过针对战败者皇室成员的灭门屠杀,政治斗争的失败者更多是被幽禁致死(拿破仑也不例外)。而此时的欧洲国家大多还是君主制,互相通婚使得各国国王/女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血缘关系。
我们不难想象,这一事件给各国君主和资产阶级政党留下了多么恐怖的印象!无论是出于保护自己和其他皇室成员的目的,还是为在西线战死的士兵报仇,还是为了将反封建的革命势头扼杀在摇篮中,所有的西欧国家都有着足够的理由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很快,针对红色政权的新的武装干涉战争就爆发了。
参考资料:
1.《列宁与布列斯特和约》 曹廷清
2.《布列斯特和约质疑》 赵冠峰
3.《评苏俄两次对德让步的意义》 付际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