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包肉是闺蜜最爱的一道菜,去到餐厅必点。我个人对肉肉不太感冒,但也不排斥。至于为什么叫锅包肉,我真是知之甚少,下面我们一起看下锅包肉的由来。
锅包肉是什么地方的菜
锅包肉属于东北菜系,是黑龙江省哈尔滨的名菜,是清末滨江道署首任道台杜学瀛首席厨师的郑兴文发明的。在中国现代饮食史上,锅包肉让哈尔滨人感到骄傲和自豪,它驰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没有人没吃过,这种菜肴兼有北方菜系的咸鲜,还略带西洋风味的酸甜口,连外国人吃着,都竖起大姆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锅包肉这道菜是哈尔滨人做出来的。下面就和大家说一说锅包肉的来历吧。
锅包肉的由来
锅包肉是着名的东北菜,深受人们的喜爱。当年道台杜学瀛接待外国来宾,为了迎合他们的口味,作为滨江道署首任道台杜学瀛首席厨师的郑兴文冥思苦想才创出了“锅包肉”这道菜。这个故事鲜为人知。
郑家祖籍辽宁省建昌县,郑兴文从小家道殷实,良好的家庭环境让郑兴文逐渐对饮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菜肴的制作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并能对菜肴的色、香、味、形加以点评,被人们誉为“小美食家”。郑兴文6岁随父来到北京,14岁时已对美食和烹调极为偏爱。郑兴文曾在北京一官员家学做官府菜肴,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后,出徒的郑兴文于1881年清光绪七年在北京当时称北平的一条街面上开了一家名为“真味居”的中档酒家。1907年,受朋友举荐,郑兴文带了14个技术过硬的厨子进入了当时的道台府做主厨,专门给首任道台杜学瀛料理膳食。
作为当时北方重镇的府衙,道台府里经常会宴请国外的宾客。由于外国人喜欢吃甜酸口味,北方的咸浓口味令外宾们很不适应。为了讨好外国使节,道台杜学瀛就命府内厨师变换菜肴口味。几经冥思的郑兴文就把原来咸鲜口味的“焦烧肉块”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这一改也就出现了新的菜肴,郑兴文按照菜肴的做法称它为“锅爆肉”,可能是洋人在点菜的时候发音有问题,到了现在就被叫成“锅包肉”了。
辽宁菜中的锅包肉用的是番茄汁,也是另一种风味。
“锅包肉”的烹调方法:
原料:
猪瘦肉150克,胡萝卜20克,姜丝10克,葱丝10克,蒜10克,香菜10克,精盐3克,料酒5克,酱油20克,白糖25克,米醋20克,味精2克,水淀粉75克,植物油1000克(约秏100克)。
做法:
1.把猪瘦肉改刀成约0.4厘米厚的大片,用精盐、料酒、酱油3克拌匀煨口;用水淀粉抓匀,挂在肉片上;
2.把胡萝卜、葱、姜分别切成丝,蒜切成末;香菜洗净切成小段。
3.在碗内加入酱油、白糖、米醋、味精、精盐兑成汁。
4.将炒勺置火上,放入植物油烧至六七成热时,放入挂好糊的肉片炸到断生时捞出,待油温在上升到七八成热时,再把肉片下入锅中,炸至金黄色,外焦里嫩时捞出沥油。
5.原炒勺留底油50克烧热,投入胡萝卜丝、姜丝、葱丝、蒜末,随后下入炸好的肉片,烹入兑好的汁,撒上香菜,颠翻炒均匀后起锅装盘即成。
特点:
色泽金黄,外酥内嫩,酸甜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