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曹操为何杀荀文若?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

说到三国时期的大政治家,大谋略家荀文若荀彧其实真的算里面的前几位的,而且一心想光复汉室,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荀彧投靠曹操就是为了汉室,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投靠导致最后竟然被赐死,其实有的人说是曹操的原因,但是其实怎么能只是单方面的原因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就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解析吧!

荀彧,字文若,出身名门(颍川四大家族中的荀氏家族),最早在四世三公的袁绍手下任职,在普通人看来,袁本初背景显赫,又能折节下士,待文若为上宾。良禽择木而栖,荀彧这只千里马终于遇到了伯乐。

东汉初平二年(公元219年),荀彧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弃袁绍,投曹操。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荀彧的这个决定简直是胡扯。袁绍的事业正值上升期,他兵不血刃地便从韩馥手上夺走了冀州,麾下聚集了一大堆名士才俊。而此时的曹操,还没有经济独立,连一方诸侯也不是。

但荀彧不这样认为,“绍终不能成事”,把自己的未来和整个荀家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个峥嵘未露的曹操身上,他坚定的认为自己有辅佐君主的才华,但前提是遇到值得辅佐的明君。

荀彧的到来可谓恰如其时,曹操大喜过望,为荀彧留下一生最高的评语:“吾之子房也。”

子房我们都知道,他就是为刘邦开创四百年汉世的张良,曹操一句话既提升了荀彧的地位,也抒发了自己的宏伟志向——你荀彧是张子房,我曹某人也志在做高祖的霸业。

实际上,荀彧对于曹操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张良对刘邦的意义。

张良对于刘邦的帮助,只是凭借自己的奇谋韬略。而荀彧是颍川氏族的领袖,在他的背后是荀、陈、钟、郭、辛等豪门大族。在他的引荐下,人才入过江之鲫一样聚到了曹操的身边。

《后汉书》中记录了由荀彧引荐的人才有荀攸、钟繇、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戏志才等,荀彧的眼光独到,举荐的人才很少变节,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曹魏的肱股之臣,为曹操的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以说得到了荀彧一人,就得到了颍川士人的半壁江山。

荀彧投靠曹操之后,在战略上给了曹操很大的帮助。曹操势力在中原之地,东南西北都有敌人,先打谁,后打谁都是有讲究的。战略对了可以各个击破,步步为营,战略错了则疲于奔命,损兵折将。

在曹操和吕布在兖州对峙的时候,徐州的陶谦突然病重,曹操对徐州一直念念不忘,这时看到机会了,想要放弃兖州,转打徐州。这时荀彧说兖州是根本,如果放弃兖州去争打徐州,多留兵少留兵都不合适,而徐州兵多粮多,一旦坚壁清野,一时半会打不下来,反而陷于困境。这才是曹操放弃了徐州,专心解决掉吕布后,收复了兖州

官渡之战

曹操和袁绍决裂,曹操兵力不足袁绍,加上粮草紧张,曹操打算放弃攻打袁绍,荀彧全曹操说:“公有四胜——度胜、谋胜、武胜、德胜”,即荀彧从用人、谋略、军事、品德四个方面,论证曹操有四胜,必能战胜袁绍,这就是著名的“四胜论”。曹操最终以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

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

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土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

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

曹操建都许都之后,将前方的谋略任务交给了郭嘉,荀攸,程昱等,而将后方的行政管理交给了荀彧。一方面坐镇后方负责前线的军需粮草供给,一方面稳定国都防范一切内部反对势力。荀彧一做尚书令,就是十六年,时人亲切的称呼他“荀令君”。荀彧器宇轩昂,文质彬彬,又喜爱熏香,去别人家做客,走后席子上都会留下清香,"荀令留香”也成为了夸赞美男子的成语。

建安十七年,荀彧和曹操开始了决裂。就在前一年,曹操平定了汉中,曹操觉得自己功可以再大一级,可是自己已经是丞相了,再大一级那就只能是加九锡,进国公了。

国公和丞相有什么不一样呢?

丞相虽然是百官之首,但毕竟还是臣子,是汉代的臣子。一旦封为国公就不一样了,国公不再是臣子,可以有自己的国号,自己的疆域,自己的宗庙社稷和自己的臣子等等,在很多汉人的眼里,这就是迈出了篡汉自立的危险一步。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想为曹操请旨进魏公,加九锡。荀彧也明白,董昭等人明显受到了曹操的示意,他们满心以为荀彧一定也会像他们一样欢欣鼓舞。可他们错了,荀彧苦口婆心的劝诫他们,不应陷曹操于不义,其实他又何尝不知道,这本就是曹操的野心。

“本兴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我们当初是为了匡复汉室,平弭战乱才兴的义兵哪!你已经忘记了吗?

从这时开始,荀彧和曹操,君如青山、我如松柏一般的君臣关系破裂了,而一旦破裂,就绝无修复的可能。不久,荀彧的尚书令一职就被华歆取代,转而做了中和光禄大夫,作为参赞军事,随同曹操出征。

此时曹操的账下,早已谋士如云,根本不需要荀彧来出谋划策;而且荀彧也已经年逾五旬,落得一身的病。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曹操已经不再信任他了,不再像当初放心将他放在后方“居中持重”,而是把他带在身边,与其说是参赞军事,倒不如是“监视”。

《魏氏春秋》的记载,说曹操送给了荀彧一个食盒,打开却是空的,然后荀彧便服毒自尽了。

其实曹操都无须为荀彧的死负责,逼死荀彧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他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却终无法装聋作哑,随波逐流,他做不到若无其事的背叛,脱下汉服便食魏粟。

在曹操一无所有的时候,荀彧来到了他身边,曹操对他推心置腹,他对曹操竭忠尽智。他们一起走过最黑暗,体验到最绝望。他以为他是他夜空的星,霸气的王佐。他以为他是他忠贞的主,王道的周公。可惜他们都错了,曹操低估了荀彧的忠节,荀彧高估了曹操的操守。彼此都是太过聪明的人,洞察人心,算尽天下,却唯独看不清自己,算错了对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反对  反对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  
奇闻

 除了张家族长,进过青铜门的还有谁

作为《盗墓笔记》系列中最神秘的存在,关于青铜门的秘密还没有被完全解开。不过就目前放出的信息来看,青铜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能让人长生的地方,而是可以满足人类心中最深...(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