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是近期最受关注的一部电影,因为该片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剧情选择了一段战争中鲜为人知的惨烈故事。很多观众在看完后,都被感动的不行,但有些剧情实际上运用了艺术手法,导致有观众问《金刚川》是不是真实故事,那下面就准备和大家讲讲《金刚川》的背景,以及影片中的细节。这场战事是身为中国人永远都无法忘却的。
金刚川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对其中部分细节进行了改动。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在指定时间到达,向 金城前线投放更多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以血肉 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木桥。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暗流涌动的金刚川上徐徐展开。
电影一开始是一段一分钟的纪录片介绍故事背景,紧接着是邓超带领的连队支援工兵连修桥的故事,配合着吴京和张译的插科打诨,第一段故事结束。片中邓超的口音是亮点,片中最大的笑点包袱也是邓超贡献的。片中邓超和被李九霄吐槽一着急就蹦出江西口音,自己一个字都没听懂,让邓超把舌头捋直了说话,邓超用江西话辩解自己的口音没问题并问旁边的一个小战士能听懂自己说什么吗?结果小战士果断地回了句“不渴”,电影院院里顿时哄笑一片。
电影是用三段故事来叙事的,等三段故事讲完了,观众才发现这三段讲的是同一个故事,只是把一个故事从三个不同的视角来解读了。对导演的这个设计,网上还是有一些争议的。
有人说这是在模仿诺兰的《敦刻尔克》,但是有点东施效颦的感觉,因为诺兰是出了名的会在时间线和多维空间上下文章,《敦刻尔克》讲的是同一个故事,分三条故事线,每个故事拥有不同的时间长度,分别是一周,一天,一小时,把三个故事平行剪辑造成假象,再用拥有强烈诺兰式风格的音乐对影片的情绪和节奏产生强烈的推动和渲染。在视觉和听觉还有逻辑方面都能让观众有着前所未有的体验。
而《金刚川》在这方面模仿的意味太浓,并且三个故事都在重复一件事情,对情节没推动作用。虽然大家都知道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但是电影你不能真的一个事情拍三遍给观众看啊,会让观众产生疲劳,还会让故事失去悬念。
然而客观分析,这本身就是一部带有任务的献礼片,从开机到上映都只有两个月,属于一个规定时间的命题作文,而在两个月时间能将电影拍成这样,管虎足够优秀了,对于三个角度解析一个故事的叙事风格,笔者觉得稍嫌火候不够,但是诚意在,所以值得买账。
最后,这个片子很催泪,真的。我们的先辈们都太不容易了,吴京牺牲时、张译牺牲时、战士们用身体架桥时都有听到身边有人啜泣。而当片尾英雄们骨灰回国时的片段出现时,那是个延时催泪炸弹。看完了之后,一方面,震撼;另一方面,感恩。
金刚川中的细节
《金刚川》,把整个故事聚焦在了“金刚川架桥”最为紧急的,最后半天。
管虎、郭帆、路阳三位导演打破常规,采用了三个不同视角的方式叙事:步兵、炮兵、美国空军。编剧葛瑞在接受《今日影评》采访时说到,“这三个视角之间彼此没有交叉,是完全平行的一个状态”。
什么意思?同样的一个事件,同样的时间节点,三个导演各认领了一个兵种,从他们各自的视角去展现这场战争,短短的半天攻坚修桥,成为了仿佛洋葱一层层剥开的罗生门。
它们就如同拼图一般,最终拼凑出一幅细致具体的“金刚川架桥”完整图景。
而正因为是拼图般,一块一块慢慢抖落,露出,展开,这场战争的所有细节,得以安放,可以一片一片,掰开了,揉碎了,庖丁解牛般,无比细微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大部队顶着树叶做的伪装,在树丛里掩蔽,哨声一响,你会发现整个树丛突然动了起来。
当敌军飞机在上空飞过,他们一动不动,只是轻微扬起头,转动眼珠时刻警惕敌军的一举一动。
战士刘浩,身上带着一股冲劲儿,还有一点孩子气。
他会仔细盯着停靠在手臂上的蜻蜓看;隐蔽时,会翻过身来仰面对着天空,用手瞄准从空中盘旋而过的敌军飞机。
这些细节,都是近乎于静止的,但在轰隆作响、炮火连天中,它们的存在,细腻动人。
动态的细节,也足够燃。
排长张飞不停地确认着剩余炮弹数量,因为我们的炮不够先进,炮弹也不够,得数着打……他们必须坚守到最后一刻,掩护大部队顺利渡桥。
美军战斗机从天而降的炮火,和他嘶吼着摇手臂的律动,形成强烈的节奏感。
与此同时,工兵们竭尽全力抢修着被一次次炸毁的桥,一分一秒都不敢耽误。
他们的工作看起来最不起眼,但连接的是整条“生命线”,即便物资接近于零,也必须完成任务。
他们是直接暴露在敌人面前的那一波人,当敌机来袭,听到命令才迅速从桥上、河里向两边撤离找地方隐蔽,敌机一走,又要火速回到岗位继续。
没有桥,就建;桥炸坏了,再修。
他们身处不同位置,担负不同的任务,但有个共同的目标,就是预告片中念白里说的:“那年我们十七八岁,唯一想的,就是通过那座桥。”
为此,他们拼尽全力,甚至献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