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山东省会为什么不是青州?明朝为何要将省会从青州迁往济南?

如今在山东,若是有青州人拍着胸脯说到:“我的祖宗曾经富过”。他么其他地块也只能静静地看这他装X了。虽说如今的青州市,仅仅只是山东潍坊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但是要知道,在明朝初年的时候,青州可是山东省的省会。从那个时间起往前推移1500年,在大多数时间里,青州都是山东地区的行政首府和军事中心。

大禹时期分天下九州,青州名列其一,这就不必说了。汉武帝时期,将全国分为十三刺史部,其中就有青州刺史部,驻地在今青州境内,负责今天河北南部、山东北部一带的巡视监察工作。

到了西晋时期——具体说来是公元311年,青州刺史部、齐郡、临淄县,这三级政府机关全数集中于青州“广固城”内。当年还没有“省会”这个概念,但青州实质上就算是山东区域的“省会”城市了。

再后来,“五胡十六国”中的南燕,以青州广固城为都。中华帝国两千年,有一座城市能成为国家首都,在山东省内各地市中,青州是绝无仅有独一份。

隋唐时期,无论是青州总管府、青州都督府,还是平卢淄青节度使驻地,总之,青州依旧稳居地区中心城市,实质上“省会”的地位。

宋金时期,新创了一种地方行政区划,曰“路”,这其实就是今天“省”的雏形,无论是北宋的京东东路、金朝的山东东路,还是元朝的山东东西道宣慰司,其治所,无一例外还是设在青州

明朝初年承袭了元朝的“行中书省”制度,而山东行省的驻地,就是青州

总之,青州作为“省城”,时间绵延至少一千多年。

凭借一千多年的积淀,至今青州境内有广县城、广固城、南阳城、东阳城、东关圩子城、旗城等六座古城遗址;青州博物馆有142件国家一级文物,是全国所有县级综合馆里,唯一一所国家一级博物馆;青州出过800多名进士和12位状元,这个数据跟江南贡院当然没法比,但在整个北方地区,绝对名列前茅,在孔孟之乡的山东,这一成绩也是“学霸”水平,尤其值得夸耀了。

问题就来了,既如此,那么山东省的省会,又怎么搬迁去了济南呢?

01 山东的“乌克兰”

因为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东欧地区有许多地名和词汇来自于蒙语,比如“乌克兰”,其实就是蒙语“边塞”的意思。

1986年时,济南力压运河古城聊城、齐国故都临淄和“红砖绿瓦、碧海蓝天”的青岛,作为山东城市代表,入选了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济南却长期是齐鲁地区的“边地”,可以说,就是山东的“乌克兰”。

此话怎讲?

有一种观点认为,商代晚期帝己征东夷的甲骨文上,卜辞里的“泺”字,就是指的济南趵突泉,这是关于济南最早的文字记载。

这一观点,暂且存疑。但毫无疑问的是,西周开国功臣姜太公受封在齐国,济南地区被称为“泺邑”、“历下”,一直是齐国西部的边防重镇。

史载,从春秋时期开始——

诸侯争齐,多在历下。

历下多事,则齐境必危。

史载的著名战例有——

秦兵次历下,而王建为亡虏。

田广罢历下战守备,而韩信得以收齐。

后世,在东汉光武帝刘秀口中,济南地区是“水陆四通”、“三齐都要”之地。如果打个比方的话,济南之于齐地,大概就相当于函谷关之于秦国,绝对的咽喉要地不假,不过这样的城市,适合做“省会”吗?

因此从刘秀之后,魏晋南北朝,直到隋唐五代,济南城市的名称和行政级别多有反复,但始终成不了一个区域性的中心城市。

直到宋代,事情终于发生了质变……

02 后来居上靠政策:大基建的大红利

唐宋之间,是五代十国的乱世。因为大运河漕运的便利,五代之中有四代是以汴梁(河南开封)做都城的。周世宗柴荣在位时,同样是因为漕运的需求,疏浚河道,从汴京向东北导入梁山泊,继而接通北清河(后世称为大清河)入海,从此开封经山东直到渤海的漕运之道,全线开通。汴梁城里接引这个方向的河道,便是《东京梦华录》所谓的“五丈河”,也就是广济河。

“要想富、先修路”,漕运就是那个年代的高铁和高速公路,大清河口岸的济南,成为了东京汴梁连接山东地区乃至远航出海的重要交通枢纽,经济迅速繁荣起来。

更有利的是,从宋代开始,中国北方有了成规模的煤炼铁产业。济南附近的泰安、淄川、莱芜等地有多处煤矿,而临淄、莱芜等地还有丰富的铁矿,这些地方和济南都有便利的官道相连。一时间,济南既有水陆交通的地利之便,又有煤铁矿产的丰富资源,大炼钢铁,火的一塌糊涂。此后,济南府和济南市也保持了悠久的重工业传统。

到宋徽宗年间,齐州(济南旧称)便被升级为了济南府,下辖历城、禹城、章丘、长清、临邑5县,治所在历城,这个区域甚至比今天的济南市所辖范围还要大。虽然按照宋制,州府平级,但“府”的地位其实高得多,北宋全国有200多个州,但“府”只有十几个,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副省级城市或是计划单列市。

以上,便是日后济南老少爷们口中,所谓“家住济南府”的历史渊源。

济南真正的后来居上,应该是在金元时期。

金朝整治济南泺河,开凿小清河东向入海,从此济南泺口成为繁华的水陆码头、盐业中心,济南漕运之利更盛;元朝将隋唐大运河裁弯取直,其中济宁——聊城——临清——德州一段在山东境内,成为新的经济大动脉,也可通过大清河、小清河与济南构成水网运输体系——济南吃到了政府大基建的红利。

据《元史·食货志》的记载,济南府每年仅盐业收入,就有12752锭,约折合税收60多万两白银。这么说吧,仅一城之盐税,已是澶渊之盟北宋承诺给辽国岁赐的两倍多了。据学者研究,至少在元中期,济南地区的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就已经超过了青州

元末乱世,红巾军、元军、徐达的北伐军……各方势力在省城青州几番争夺。青州遭受战火破坏极大,而济南元军则是举城出降,城市基本没受损。此消彼长之间,历史性的转换即将到来……

03 天下泉城与明府城

公元1376年,也就是大明洪武九年,朱元璋改地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位列全国13处布政使司之一,山东布政司从青州迁到济南济南府、历城县、山东盐运司、督抚军门等各级军政机关也纷纷迁入,山东省的省会从此由青州迁到济南,直到今天。

明代的济南府,统辖4州26县,4州为:泰安州、德州、武定州、滨州,这个规模是济南区划史上最大的,比今天的济南市大得多。

早在洪武四年(1371年),政府就对济南开始了城建大改造,将金元的夯土城墙全部换作砖石结构。如果从那时起算,济南“明府城”已历时640多年,比北京故宫还要久远一些。明朝还采取了免税、移民等政策,大力恢复当地经济。今天的很多济南人,都是那个年代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移民过来的。

改造后的砖石城墙,下部为方条石垒筑,上部是青砖砌成,高9至10米,截面下宽上窄,大约10—12米。明府城最大的特点,是“北门不开,四门不对”。

在中国北方的平原地区,一般来说,城市都是街巷平直的棋盘式布局,最典型的便是大唐长安城。按照等级规制,省会驻地的府城,应为方圆九里。但济南号称“天下泉城”,大量的泉眼和泉池呈不规则分布,街巷不能像外埠那般笔直,特别是,城北还有泉水汇集之地的大明湖,占地广阔。因此济南府的城墙长度,是超出了规制的十二里,城内道路也非常不规则。

四方城门因水势而设:

北门(汇波门)其实是大明湖北侧,一处用来调节水量的水闸,根据湖岸的地势,设在北城墙偏东处,平日并不常开;

西门(泺源门)则在西城墙偏南段,只因此处是趵突泉涌出后,古泺水的船运码头;

南门(舜田门)为了避开古鉴泉的位置,在南城墙中央稍稍偏东。

东门(齐川门)为了避开正东向的茂岭山和燕翅山,承接通往东三府(登州、莱州、青州的总称)的官道,开在东墙偏北处。

这便是古历城县志所谓的:

南居中,东偏北,西偏南,北偏东。

西去南近,东去北近。

谚相传,四门不对。

这样的设计,在民间风水学上是聚财纳气之象,不过也带来一个副作用:交通不便。堂堂一座省府,竟没有一条贯通东西或者南北的道路,西门大街向东,到东城墙根就没了路;东门大街向西,就直冲进了大明湖;南北向的路,到了大明湖边就不通了。

为改善交通,清朝人终于忍不住了,开始了新一轮的大拆大建……

04大拆大建圩子墙

拆城墙,这是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清朝末年,为了方便交通,在明府城的城墙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上各自增开了一个新城门,顺应八卦的方位,分别称为艮吉门、巽利门、乾健门、坤顺门。

但因财政吃紧,四门都没有修城楼。

济南城从洪武年间筑成,直到1860年,为了防御捻军,才开始了新一轮的大扩建,在明城墙以外又加了一圈夯土城墙,这便是后来俗称的“圩子墙”,也叫围子墙。

地球人都知道,土墙不如石墙保险,但同样是因为缺钱,只好一段一段分期改造,后来土围子大部分倒也改了石头围子。不过,大清朝已经日暮西山,清外城的圩子墙比明府城的城墙,要矮一些也轻薄的多。

济南城内,现在还有“南圩门外街”、“东圩根街”等等街名,就是来源于这一圈圩子墙。

清外墙的城门,至今在济南的地名上,还有些许痕迹,像济安街,就是得名于外墙的西北门“济安门”,海晏门街则得名于东北门“海宴门”。

1904年,济南开风气之先,成为国内首家自开商埠的城市,为了从老城区连通新建的商埠区,西圩子墙上新开了“普利门”、“林祥门”。

今日的济南第一高楼,号称“泉城之根”的绿地普利中心,便是得名于“普利门”。而人民商场跟前曾经的“林祥南街”以及西去不远的“林祥大厦”,都是得名于“林祥门”。

济南解放之后,古城墙相继拆除,只留下了个别残迹和一些与之相关的地名。此外清朝修建的圩子墙以外,还有一圈护城河,俗称圩子沟、圩子壕,如今西段和南段保存的比较多,例如济南市区的顺河高架桥、顺河街,这里所顺的“河”,就是西圩子沟。还有就是泉城路和大明湖之间,一小部分传统民居保留下来,便是著名的“明府城”历史文化街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青州  青州词条  省会  省会词条  明朝  明朝词条  济南  济南词条  山东  山东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