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武圣关云长使用的武器真的就是我们想象中的青龙偃月刀吗?

大家都知道由于后人的一些戏曲,评书以及一些艺术演绎的刻画,将历史上的有些事物和人物的形象已经做出了较大的改变。三国时期被称为武圣的关云长的形象已经在艺术的熏陶之下形成了固定形象,青龙偃月刀,长胡子以及赤兔马成为了关云长的标准形象。然而在真实的考古学中出土的一些三国时期的文物,以及三国时期的史料中记载,从来就没有发现过有青龙偃月刀这种兵器的存在。

偃月刀最早见于文献记载是在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官修的《武经总要》一书,《武经总要·器图》“掩月刀”的形状绘图与后世传说的关公青龙偃月刀几乎一样,只是刀身上没有青龙纹饰罢了。从历史年代上讲,他也不可能以青龙偃月刀为兵器。三国时期的刀大多为窄而直的环首刀,其长度在一米左右,有坚厚的刀背和单侧刀刃。总而言之,正史上的关羽使用青龙偃月刀的可能性很小。

唐代郎士元的诗作《关羽祠送高员外还荆州》中有如下描写:“将军禀天姿,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亦可旁证剑是关羽所用的主要兵器之一。但我们知道,作为骑马的武将,使用的主武器应该是很长的,剑只能作为副武器。那么关羽使用的是何种长兵器呢?很多当代历史学家认为,关羽使用的长兵器应当是长矛或戟,环首刀与剑为副武器,但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也不尽然。

其实三国时期是存在长刀的。南朝梁时的陶弘景所撰《古今刀剑录》记载:“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及羽败,羽惜刀,投之水中。”这是反映关羽用刀的直接记载。在《灵异志》还有一段记述,“双持二刀,皆长七尺,驰马运刀,所向披靡。”同样是留下勇猛之名的武将,同样使用双刀。因此关羽所用的“万人”双刀,很可能是类似陈安的那种七尺长刀。

至于以《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的“刺颜良”(我们暂时不考虑刺可能为“剌”的误写)认为关羽不用刀而用长矛,其实也有些武断。汉朝骑兵多使用直刀,而非后世的弯马刀,正是因为直刀既能进行劈砍,也可以进行穿刺。穿刺会给敌人带来更加严重的伤害,一击就可以使敌人的战斗力丧失。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可以“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在正史中将不太可能。正史上的白马战斗是曹操率兵对颜良部队进行的突袭,双方已经处于交战状态,而关羽的“斩首行动”属于突击,务求速战速决,因此关羽不一定具备下马砍颜良脑袋的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关羽多半需要在马背上完成所有工作。这样一来,这一条记载不但不能得出关羽同时使用环首刀和长矛的结论,反而旁证关羽使用的长刀。

我们知道汉代骑兵已经普遍装备环首刀,而这种环首刀有种加长版本,也就是仪刀。由此可见,关羽、典韦、陈安这样的猛将所使用的长刀就是应该如仪刀这样的长刃环首刀。可以相见,对关羽、陈安这样的猛将来说,马上双持这样的长刃刀,是多么具有杀伤力。而这也正可以对应关羽“万人敌”的称呼。

那么关羽使用青龙偃月刀的形象又是如何出现的呢?在后人心中,关羽已经不再是一个历史人物了, 而是一个万众崇拜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必然会有一个完美的形象,也要有一个个性鲜明、威武霸气的兵器才行。再加上历史上的关羽很可能用过长刃刀。所以明清时代的小说家就可能将长刃刀理解成了长柄刀,于是将那个时代的偃月刀设计成了关羽的兵器,并取了一个很威风的名字———青龙偃月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关云长  关云长词条  青龙偃月刀  青龙偃月刀词条  想象  想象词条  武器  武器词条  真的  真的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