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冰糖葫芦是谁发明的?冰糖葫芦创始人竟然是一位皇帝?

冰糖葫芦的确是一种民间非常流行的零食,而且是属于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小零食,里面的山楂酸酸的,但是配合外面裹着的糖,咬一口又酸又甜,吃起来也的确是非常美味。不过,这样一种奇特的美食,你知道它是谁发明的吗?不同于其他很多找不到发明人的美食,冰糖葫芦竟然是一位皇帝创造出来的,这个皇帝是谁呢?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裹着酸……”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美食了,特别是老北京糖葫芦特别好吃,一吃根本停不下来。那么,糖葫芦究竟是谁发明的呢?

冰糖葫芦其实与南宋光宗皇帝有关。话说宋光宗在位期间有这么一年,他最宠爱的小媳妇生病了,病情也是来势汹汹啊,没有几天就不能下床走路了,每天是茶饭不思,日渐消瘦。更令我们皇帝生气的时宫里面的一群太医平时吃自己的用自己的,关键时刻不管用,名贵药材用了一大堆,小媳妇就是不见好转,这可急坏了皇帝老儿,于是就就开始寻求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张贴了一张皇榜。

这么一天,一位长须飘飘,鹤发童颜的江湖医生看完皇榜后,当下潇洒的揭了。于是在一群侍卫的簇拥下来到宫里为皇帝的小媳妇治病。宋光宗一看,这仙风道骨简直就是老神仙啊,爱妃的病有治了。只见这位高人把脉后沉思片刻,要来笔墨后行云流水般写下了治病方子。皇帝兴冲冲拿来方子一看,立即大拍桌子,差点把高人拖出去砍了,简直是胡说八道的老骗子。原来方子上面说,让患者每顿饭前吃几枚和冰糖一起熬过的山楂,过几天就会好了。还好皇帝的小媳妇想试试这个方子。

没想到小媳妇第一次吃了这冰糖山楂之后,竟然胃口大开,开始正常饮食了,没几天病就痊愈了。这位高人接受重赏后又飘然离去,消失于民间。

从此以后,皇宫里面经常将山楂和冰糖一起熬制食用,宋光宗和他的媳妇们都很爱吃,这个方法传到民间后,老百姓为了吃起来方便,就将山楂穿成了串,就成了我们现在吃的冰糖葫芦了。

宋光宗赵惇,为何会在自己毫不知情的状况下,变成了太上皇,还得从赵惇做太子时说起。赵惇小心翼翼地在东宫作了十几年太子,年过不惑,却仍不见孝宗有将皇位传给他的意思,终于有些耐不住了。一天,他向孝宗试探道:“我的胡须已经开始白了,有人送来染胡须的药,我却没敢用。”孝宗听出了儿子的弦外之音,答道:“有白胡须好,正好向天下显示你的老成,要染须药有什么用!”

绍熙初年(公元1190年),已登皇位的宋光宗,独自率领宫中嫔妃,游览后宫聚景园。大臣们对此议论纷纷,认为高宗在世时,孝宗凡出游,必恭请高宗同行,而如今光宗只顾自己游玩,不理他的父皇孝宗了。

看到这样的奏章,宋光宗极为恼火,恰逢此时,孝宗遣宦官赐玉杯给光宗,光宗正余怒未息,手未握稳,不小心打碎了玉杯。宦官回到重华宫,将事情的经过掐头去尾,只禀报说:“皇上一见太上皇的赏赐,非常气愤,连玉杯都摔碎了。”孝宗心中自然不快。

另有一次,孝宗游东园,按例,光宗应前往侍奉,可到了家宴之时,仍不见他的踪影。一向搬弄是非的重华宫宦官,故意在园中放出一群鸡,命人捉又捉不着,便相互大呼:“今天捉鸡不着!”当时,临安人将乞酒食于人者称为“捉鸡”,宦官们显然语带讥讽,暗指孝宗寄人篱下的处境。宋孝宗虽然佯装不闻,但内心的愤怒与痛苦可想而知,毕竟宋光宗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连对父亲起码的礼数都没有,作为父亲,岂能听之任之?

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十一月,李皇后趁宋光宗离宫之机,杀死了他宠爱的黄贵妃。光宗闻讯,虽万分伤心,却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将痛苦埋藏于心。

次日,宋光宗强打精神,主持祭祀天地的大礼。在仪式进行过程中,祭坛黄烛突然引发大火,差点烧伤光宗;随即,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祭坛上的灯烛全被浇灭,祭祀被迫中断。

接连两次精神上遭受如此大的刺激,宋光宗“心疾”加重,精神疾病彻底发作了,对太上皇孝宗的疑惧也日甚一日。每到一月四朝的日子,他就托词不去,有时明明事先宣布过宫请安,可又临时变卦,言而无信。后来,他干脆以孝宗的名义颁降免去过宫请安的诏旨。如此行为无疑有损天子“圣德”,大臣们纷纷上奏,劝谏宋光宗要尽人子之道。

宋光宗偶尔也心有所感,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十二月到次年正月,他三次赴重华宫朝见,但不久又故态复萌,数月不过宫问安。朝野上下,市井街头,对当朝天子的不孝之举,议论纷纷,太学生们也加入了劝谏的行列,上百人上书,要求宋光宗过宫问安,而光宗依然故我,根本不理睬外间舆论。

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宋孝宗得病,宋光宗仍一次也没有过宫探视。亲生儿子冷落自己到这种地步,孝宗心中充满了失望、在悒郁悲伤中,病情急转直下。五月,宋孝宗病重。太学生们听说宋光宗此时竟然还在后宫玩乐,并不过宫省亲问疾,便写了一篇《拟行乐表》,其中两句说:“周公欺我,愿焚《酒诰》于康衢;孔子空言,请束《孝经》于高阁。”辛辣地讽刺了宋光宗的不孝无德。

与此同时,群臣因宋光宗不从劝谏,纷纷上疏,自求罢黜,居家待罪,“举朝求去,如出一口”,宋光宗统统下诏不许。宰相留正等大臣再三恳求,请光宗过宫探视孝宗病情,宋光宗不但不听,反而拂衣而去。留正紧拉宋光宗的衣裾,苦苦进谏,光宗仍不为所动,自回内宫,群臣只得恸哭而退。

都城百姓对宋光宗的强烈不满至此也达到了顶点,不加掩饰地表露出来,曾经藏在心里的愤怒,如今“勃勃然怒形于色矣”。群臣在此事发生前,还只是私下里议论,而如今,个个“嚣嚣然传于道矣”。

六月,宋孝宗驾崩,宋光宗仍然不顾百官奏请,连丧事也不肯主持,只得由太皇太后吴氏代其主丧。实际上,宋光宗内心深处仍然畏惧着孝宗,他不相信孝宗已死,以为这是一个篡夺自己皇位的圈套。他不仅安居深宫,宴饮如故,不为孝宗服丧,而且担心遭人暗算,时刻佩剑带弓以自卫。

然而,正在这位不孝的皇帝终日提防自己父亲的时候,他却万万没有料到,皇位已经被自己的儿子悄悄地取代。绍熙五年七月,嘉王赵扩在太皇太后的支持和大臣赵汝愚、韩侂胄等人的拥立下即位,是为宋宁宗。宋光宗和李皇后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无奈地成为太上皇和太上皇后。

别看宋光宗在皇帝位上没有什么作为,但他却做了到现在都颇为知名的二件事情:

其一.冰糖葫芦:绍熙年间,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直至今天都还有的“冰糖葫芦”。

其二.双重喜庆:宋光宗于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封为恭州(今重庆)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被立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受孝宗禅让,即皇帝位。同年八月,他赐令升恭州为重庆府。这就是宋光宗在这里先封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的由来,重庆由此得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词条  创始人  创始人词条  发明  发明词条  皇帝  皇帝词条  竟然  竟然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