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拓跋焘受诸葛亮启发发明一战场利器,助他成为一代战神

拓跋焘是北魏第三位皇帝,也是南北朝时期最为著名的军事家之一。拓跋焘在位28年,期间南征北战,最后一统北方,还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汉化改革,使得北魏进一步发展强盛。拓跋焘打仗之所以这么厉害,据说和他发明的一种战车息息相关,而且这种战车还是拓跋焘受到诸葛亮启发才研制完成。相信不少朋友也好奇拓跋焘攻城到底有什么特别的技巧,这次就为大家揭开其中的谜底。

公元5世纪,古代的中国处于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五胡乱中华,民族空前大融合。

这一时期,北魏的拓跋氏逐渐兴起,当传到了太武帝拓跋焘这一代时,北魏变得空前强大,而15岁就做了皇帝的拓跋焘更是把军事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终成为当时的一代战神。拓跋焘攻城略地时非常喜欢使用一种神器——蛤蟆车。

而经过拓跋焘所改良的蛤蟆车在攻城时所表现出来的威力巨大,非常使用,不同于普通的蛤蟆车。南北朝时期,比较流行的攻城神器蛤蟆车主要来自于诸葛亮的打仗套路启发。蛤蟆车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土,可却是当时攻城时的必备品。那么蛤蟆车又是起什么用的宝贝呢?

简单地说,蛤蟆车就是本身装满土然后用来去填充敌方壕沟的攻城器械。冷兵器时期,不管是城池还是堡垒之外都有一道壕沟,又名护城河,想要高效攻城,填满壕沟是常规操作,于是蛤蟆车就应运而生。但是两晋以前还没有这种神器,就连军事天才诸葛亮打仗也只能靠土方法来填沟壑。

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二次北伐魏国,首战就是攻打陈仓。当时魏国的大将军曹真早已预料到诸葛亮必会暗攻陈仓,于是派大将郝昭以千人留守陈仓城。陈仓城虽然不大,可是却修得非常坚固,尤其外围的壕沟非常深,相当易守难攻。

诸葛亮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前来攻城,结果遇到了郝昭的顽强抵抗。粮草不济的诸葛亮需要速战速决,于是命令手下兵士填土而进。

那个时候还没有蛤蟆车,于是诸葛亮只能依靠人工扛土填沟,城上如雨一样的乱箭加巨石打了下来,虽然蜀兵成功填沟,但是死伤不轻。后来的军事家们每当读到诸葛亮攻陈仓这段战例时,都会为如何以最少伤亡来做到填沟而冥思苦想。

陈仓一战是历史比较有名的战役,就连诸葛亮这样的奇才也不能改变人工填土死伤过大的短板。此后,很多著名的军事家与发明家苦心钻研,终于发明了可以解决“人工填土成本太高”的神器——蛤蟆车。南北朝时期,蛤蟆车得以问世。

据《南史·殷琰传》记载,宋将刘面曾经制作蛤蟆车,装上了土,派300兵士推着前去填沟。据《梁书·王僧辩传》记载,权臣侯景攻打巴陵的时候,也推着蛤蟆车填过沟壑。根据史料记载,普通的蛤蟆车就是可以推着前进,上面装满了土的一种攻城填土器械。使用这种工具有个最大好处:面对守城方的射箭、投石、放火,士兵的死伤率下降了不少,毕竟蛤蟆车可以充当保护伞。不过能够把这一神器运用得淋漓尽致的人还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拓跋焘,生于公元408年,是北魏的太武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战神。拓跋焘自幼就聪明过人,长大后文武双全,15岁继承了皇位就显得气度不凡。他经常亲自带兵南征北战,曾灭胡夏、北燕、北凉,打败山胡,降伏西域诸国,驱逐吐谷浑,一举统一北方。

据《宋书·南平穆王烁传》记载:“拓跋焘南侵陈颖,遂围汝南悬瓠城……多作蛤蟆车以填壕。”作为北魏杰出的军事家,拓跋焘一向以善于指挥骑兵长途奔袭作战闻名,但他始终也是一代战神,懂得利用发明创造作战工具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南北朝时期,蛤蟆车已经成了普及率极高的常规攻城必备品。

拓跋焘在原有的蛤蟆车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提高了蛤蟆车的坚固度,这也有利于提高硬扛敌人的弓箭、投石等打击;加大了车的规模,这样就有利于士兵利用其做掩护,减少伤亡,同时还可以装更多的土;提高了蛤蟆车行驶的速度,这样就可以提高工程效率。

拓跋焘在位28年,戎马一生,指挥铁骑击败敌人固然是“家常便饭”,而攻城略地时活用蛤蟆车也是一种常规操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诸葛亮  诸葛亮词条  拓跋  拓跋词条  战神  战神词条  利器  利器词条  启发  启发词条  
奇闻

 瓦坎达forever什么梗 源于...

瓦坎达forever不是什么梗,而是一句台词,出自于电影复仇者联盟,瓦坎达就是一个国家的名字,当时黑豹参加了战争,并且为了鼓舞事情说了这句话。主要想表达的意思就...(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