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包拯被叫做包青天,包拯家中其实很有钱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觉得,包拯作为一个公正严明,爱民如子的好官,不仅应该是满脸黑色震慑坏人,而且还自动的给他安上了“清官”的印象,认为包拯应该同样也是两袖清风,家里没什么钱财才对。但实际上,包拯家中的境况刚好与此相反,毕竟包拯生在重文轻武的宋朝宋朝对于文人的待遇可以说是非常好的,那么,包拯究竟多有钱呢?

说到包拯,几乎是家喻户晓,谁都知道包拯是一个大青天,随身带着三口铡刀,专管天下不平事,专铡天下不平人,每闻包公大名,权贵惊心,百姓称快,一千年来有关包公青天的故事脍炙人口,包拯也成了清官的代名词。

包公之所以能成为包青天的原因其实有两个:第一,他个人操守没得说,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第二,是包拯从不贪污受贿,除了本身品行外,他也没有贪污的必要,因为包拯的工资不止是不算低,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高。

我们先说说包拯这个人,公元999年,包拯出生在合肥,包公给后人最深的印象的官职是开封府尹,但其实开封府尹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包拯在主政开封府之前,就已经是龙图阁学士,做过河北都转运使,做开封府尹之后,包拯又做过御史中丞,三司使,这个三司使是五代北宋真正的户部尚书,管理财政的职位,包拯最高的职务就是枢密副使,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此后,又曾任礼部尚书。

包拯有三个称号,一为包龙图,二为包士志,因为他还做过天章阁士志,三为包孝肃,在包拯死后谥号即为孝肃。

包拯官场生涯当中最有名的就是执政开封府,宋朝的开封府就相当于明清的北京顺天府尹,开封府的薪水并不是很高,每月的薪水是三十旦粮食、米、面各半,同时朝廷每月还发放干柴二十捆,干草四十捆。按北宋前期当时的粮价算,每旦米为四、五百文,即使按着高峰值的价格算,三十旦粮也就是三十贯钱,这点钱根本不够官员一家所开销,如果人口再多一些,那连饭几乎都吃不上,但这只是明面上的薪水,而开封府的隐性工资,才是大头。

按照当时的制度,从三品的开封府尹,每月可享受一千五百贯的公用钱,这笔钱是做什么用的呢?这笔钱名义上是用来公事招待的,但实际上到底怎么花,也没人会管。公用钱其实就是朝廷给官员的私房钱,官越大,公用钱就越多,要是做到宰相,每月的公用钱会有两万贯入账。宋朝的普通百姓,最底层的农民,一天打柴能卖上一百文钱,勉强可以养家糊口,捕鱼的就相对多一点,由此可以想象,包拯的一千五百贯钱那是很高的消费标准了。

开封府尹属于朝廷重臣,有资格享用朝廷赏的田地,田为两千亩地,这些地生产的粮食,可用来收租,这笔钱为府尹个人享用,每亩地的租金大约是一旦,那两千亩地即为两千旦粮食,即使每旦粮食按五百文钱计算,这也将近有一千贯钱的收入,另外开封府尹每月还有一百贯的添置钱,及每年二百多斤的木炭,以上这些是包公作为开封府尹可得到的薪水,但在包公众多的职位中,这只是冰山一角。

上面提到,包拯的职位中还有一个是龙图阁学士,而龙图阁学士也是有薪水可拿的,并且薪水丰厚,包拯作为龙图阁学士,每日有一百二十贯料钱,十五贯的添置钱,三贯的饭钱等等,这些小的福利,一年就是一千六百多贯,另外每年还能领到绢三十四匹,绫十匹,罗两匹,棉一百两,这些林林总总的福利加在一起,如果是按年为单位的话,就有两万八百多贯,这还不算两千旦的大米,二百旦的小麦等其余别的东西,若换算成现在的单位,相当于一千三百多万元,如果官员能拿到一千三百多万元的收入,十年就可以成为合法的亿万富翁了,那谁还有必要冒险去贪污呢(当然如和珅似的大贪,就属另外了)。

宋朝之所以很少出现巨贪,不是宋朝官僚有多么高的政治觉悟(当然,还有存在有觉悟高的),而是宋朝当时的国策是拿高薪来换取官员的清廉,宋朝时期官富民穷,政府、官僚、地主、士大夫十分有钱,老百姓却非常贫穷,一遇到天灾百姓第一个遭殃,但这并不影响官僚们的待遇。

包拯自然是清官,但假设包拯没有生在宋朝,而是生在对官员苛刻的明朝,要做到清廉入水还真得从新考量,但凭历史中对包拯品性的描述,在明朝也应该没有大问题。

在以往的文章中,吾家提到过,大宋的朝廷是相当富有的,宋朝用十个官员的薪水就可换取边境的和平,从而摄取庞大的边境贸易。

看似对边境别国的进贡,是软弱的行为,但实际上这笔买卖占便宜的还是宋朝,之前文章提到过,宋朝进贡给边境别国的钱,要比养军队划算的多,不仅可以摄取庞大的边境贸易,还可以提防内部军队首领反叛夺取皇权,但宋朝对军队的弱化,也导致于后期被金国侵略而产生的不平等条约。哎,万事有弊有利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包拯  包拯词条  包青天  包青天词条  家中  家中词条  叫做  叫做词条  有钱  有钱词条  
奇闻

 娘惹是什么意思 娘惹文化介绍

想必很多朋友都会好奇,娘惹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词是专指中国移民和马来人所生育的后代,早期在新加坡和马六甲地区会比较多。当年,《小娘惹》这部剧十分火热,也是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