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读高中的时候,作文多要求写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什么的都整得像八股文,得按老师要求的章法来。论点、论证比较好办,论据则只能找些名人名言或者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事例,否则就不够有说服力,拿不了高分。
那时还没进入网络时代,作文素材实在少得可怜,再加上咱一向过目就忘,记不了几句名言,每逢作文时便得搜肠刮肚,痛苦万分。
穷则思变啊。没办法,咱只好杜撰了。比较常见的做法,是根据引证论点的需要,煞有介事地编上一段话,冠以某名人的说法,比如“某某某曾经指出......”,“某某曾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们......”,等等,居然从未露馅。这也难怪嘛,这世上名人几多哪,名人啥时说过啥话,咱客串一回名人,谁能闹明白啊?再说了,老师也有点小虚荣心嘛,学生能白纸黑字写那儿,你要是不知道出处,岂不显得自个儿学识短浅了?
最好笑的是有一回考试作文,这招咱玩顺了手,一时兴起玩了把大的,即兴杜撰出段“名言”不说,索性又杜撰出了个名人“东欧早期社会主义学家--劳兹斯基”。结果,作文照样拿了高分。
过后这篇高分作文照例拿来给同学们传阅交流,终于有个同学忍不住偷偷问咱了:劳兹斯基是谁啊?
咱心头那个洋洋得意啊,到最后也实在没憋住:就是“老子自己”呀!